从未来社区看社区迭代与发展:新加坡模式一直在探索中
  发布时间:2021-06-11 09:48   来源:城市怎么办

从居者有其屋的组屋到邻里中心、智慧社区,构成了新加坡模式的发展脉络

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区也融入智慧的元素,逐渐演变发展为智慧社区、未来社区,在科技、人文、交通、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迭代发展。新加坡社区建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下面,就让我们从浙江未来社区建设的视角,一起学习新加坡社区建设模式及其历程,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01

时代背景

20世纪20年代,新加坡作为当时的英国殖民地之一,经济落后,大多数人都居住在陋屋区,房屋短缺问题日益严重。1947年,一份名为《British Housing Committee Report》的报告称之为“世界上最可怕的贫民窟之一”“文明社会的耻辱”。到20世纪50年代,成为自治邦的新加坡仍然面临着严重的住房问题。为此,新加坡在1960年颁布《建屋与发展法》、《建屋局法》、《特别物产法》,并成立建屋发展局(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HDB),推出 “居者有其屋计划”,大量建造组屋。

但初期建设的组屋仅能基本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在规划、功能设施等方面较为落后。此外,由于新加坡多文化、多民族的人口组成形式,新加坡社区居民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新加坡政府提出并实施“邻里中心”计划,将社区治理理念融入组屋的建设与规划中。

02

建设模式及案例

模式一:居者有其屋计划

为解决低收入民众住房问题,20世纪60年代,政府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准,大量建造组屋,扩大廉价住房的规模。到70年代,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开始把精力转向中等收入群体,制定新镇发展规划,推出多房式的套房。此后,建屋发展局更加注重环境的美化和设施的配套,推出了一系列高级公寓组屋,并停止一房式和两房式组屋的建设,开始发展二手组屋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屋出现了设施陈旧、居住拥挤和停车困难等问题。为此,城市重建局负责“组屋翻新计划”,对旧组屋进行清除、修复和粉刷,并更新配套设施。迈入21世纪,组屋建设也更加多元化。

总体来讲,新加坡组屋建设由追求数量转变为讲究质量,不断走向成熟,向更加灵活、多样、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由“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乐其屋”的飞跃,妥善解决了住房这个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

案例一:大巴窑

新加坡大巴窑地区是新加坡建国初期建设的第一批组屋,在经历了第一代新市镇建设对女皇镇的建设后,大巴窑作为新加坡第二个卫星镇于1964年开始被设计和建设。在6年的时间里,大巴窑地区将散落的工厂、村屋和郊区养殖场重新规划更新为12个邻里区块,约15.6万居民,8.5平方公里。组屋的建设也从原本的一房、两房式的小型组屋演变到后期四、五房式的大型组屋,大巴窑由此也搭建了家庭化等更丰富的居住型消费单元,成为一个根据邻区规划概念开发的典型市镇。

交通方面,大巴窑规划采用了TOD模式的优点,邻里中心结合了快速路和地铁站的出入口,集约便利性优化了新市镇中心的公共设施布局,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商业方面,大巴窑共布局了3条商业街,空间内部衔接,交通方便;区域内拥有多家购物中心和百货,从水果、蔬菜到服装、百货,从家电到首饰、眼镜,从餐饮到美发、美甲,涵盖多个业态;低价超市和普通超市同时设立,也可以供消费者选择。

此外,大巴窑还提出建造翻新步行街和民众广场、为行人修建道路顶棚、设置新的自行车架和自行车道以及建立整栋停车楼等,以此扩展更多的绿色空间和无障碍设施。

模式二:邻里中心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包含 “城市规划”与 “社会治理”两个层面的内涵。

从城市规划角度看,邻里中心是 “邻里单位”理论的延伸,是为居民提供社会生活配套设施,服务周边居住区的规划建设模式;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邻里中心是以消除种族冲突、跨越宗教价值、推进邻里守望、发扬社区价值为目的的社区治理理念,是新加坡基层治理的政治密码。

案例二:淡滨尼邻里中心

淡滨尼的新镇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0.61平方公里,规划容积率2.8,其中居住用地面积5.49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约30万人。在淡滨尼区域内有八个邻里中心,每个都拥有5000~-8000套中高层住宅,每一个社区中心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商业中心,搭乘短途公交即可到达学校、公园和娱乐中心;各地还设有小贩中心、商店、诊疗所、羽毛球场、游泳池和图书馆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且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

淡滨尼新镇在规划中运用了合理的功能混合、便捷的交通连接、三级组团结构、分级设施布局等策略。用地混合上,淡滨尼在规划中将30%-40%的土地用于居住和居住相关设施,30%用于工业和商业发展,其余的则用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功能的混合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使得淡滨尼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单一的“卧城”,缓解了长距离交通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公共住房建设成本 。

交通连接上,淡滨尼规划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布设互相衔接的地铁、公交系统。内部空间组织上,淡滨尼新镇创新地运用了清晰的“区域-邻里-组团”三个层级的结构,每个组团占地约2~公顷-4公顷,由4~-8栋住宅楼围合,约能容纳700~-1000个居住单元;约4四个组团组成一个“邻里”单元。淡滨尼根据三级体系分级布设公共设施和商业中心,保证可达性和覆盖率,并与公交站点相整合,进一步促进了就业、活动、居住、交通功能的混合与连接。

模式三及其实践:智慧社区

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新加坡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现代化的社区环境为目标,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如新加坡在组屋区修建装有电子车位监控系统的智慧停车场;在邻里中心安装智慧电风扇,根据环境温度、人流量和自然风势自行启动或者调节风速。软件方如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端口,包括住房申请、税务申报、工作许可、对政府服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开发“一联通”系统,让居民参与城市管理中等。

新加坡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便捷可达为原则和导向,其公共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地铁网络、轻轨网络构成了新加坡公共交通的骨架,公交网络构成了公共交通的支线和末梢。每一个楼群都有公交线路抵达,地铁站和公交车站以及居民组屋之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新加坡智慧社区治理的核心机制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居民自治。其中人民协会的基层组织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联络所都是重要的基层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层次不同,参与人群不同,从而可以让不同需求、不同能力的居民都能找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和平台。

在实践方面,新加坡组屋所在的市镇的结构就像一个大棋盘,棋盘中心就是镇中心,这里是居民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一个市镇又分为5—6个邻里,每个邻里又像一个微型市镇,邻里中心有小型快餐店、食品店、杂货店和诊所。每个邻里分为6—7个楼群,每个楼群占地10—15公顷,500—1000户,2500—5000人,有自己的绿地空间、健身设施和停车场,还有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等。无论住在哪座楼的居民,想去邻里中心吃个饭或者乘车去镇中心,走路不超过5分钟(在有顶棚的走廊穿行,不怕日晒雨淋)。这样一个20万人左右的市镇,除了去远处上班,日常生活可以基本不出市镇。

03

结语

总体来说,新加坡的社区建设是一次全新有益的探索,在其社区的概念中,包含智慧、科技、环保、以人文本以及和谐友好的理念,值得我们大力借鉴和学习!特别是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自古有之,如何在浙江乃至中国未来社区建设中体现这样的理念,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供稿:徐可西 张 飞

审核:李明超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