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摩崖石刻 传承宋韵文化
  发布时间:2021-05-18 12:42   来源: 城市怎么办

01

何为摩崖石刻

所谓摩崖石刻,一般指利用天然的石壁雕刻的文字、造像。狭义的摩崖石刻专指石刻文字,广义的摩崖石刻除石刻文字和造像外,还包括壁画。从摩崖石刻的发展史看,它与佛教石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许多石窟中都有不少摩崖石刻,两者并存难以划分。因此,在我国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中,两者合列在石窟寺中。

摩崖石刻历史非常悠久,分布极为广泛。在世界古代雕塑、绘画和书法艺术中,石窟寺和摩崖石刻是极为突出的一部分,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因而它们之中很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摩崖石刻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文化遗产中的明珠。

02

国外摩崖石刻

国外最为著名的石窟寺和摩崖石刻有印度阿旃陀石窟群、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柬埔寨吴哥窟等。印度阿旃陀石窟群,位于印度西南部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瓦古尔纳河边的悬崖上,堪称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不仅对印度美术产生巨大作用,而且对佛教所传布的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这里,在《大唐西域记》中做了详细记载。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的巴米扬镇东北郊不远的山崖上,有大小石窟6000余座、6尊傍山而凿的摩崖佛像,其中两尊摩崖佛像最为著名,一尊名叫沙玛玛,凿于公元1世纪,高38米,披蓝色袈裟;另一尊名叫塞尔萨尔,造于公元5世纪,高55米,着红色袈裟。我国晋代高僧法显在公元4世纪,唐代高僧玄奘在7世纪,先后到过这里,并在各自所著的《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大佛做了生动的描述。柬埔寨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分大、小吴哥,是柬埔寨吴哥王朝的国寺,建于公元12世纪中叶,位于柬埔寨西北暹粒市的北面。吴哥窟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石构建筑和石刻上,代表了柬埔寨古代艺术的巅峰水平。

03

我国摩崖石刻

我国的摩崖石刻除了可数的先民遗存,大多也为佛教流布的产物。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稍后造像之风开始传播。最为著名的有克孜尔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等。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上,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50公里的麦积山东、西崖壁上,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上下五层,现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其雕刻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艺术传统,而且吸收并融合了印度和西方雕刻艺术的成就,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雕刻技法纯熟,造型生动优美,是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大足石刻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鉴戒的审美要求,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一尊历史遗存石刻坐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之处。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04

杭州摩崖石刻

唐末,由于战事频繁、社会动乱,中原的造像运动顿成萎势,吴越等一些南方小国代之而起。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钱氏笃信佛教,三代五王创建寺院达两百余所,石窟造像之风盛极一时。杭州现存最早的石窟造像就是吴越国时期的作品,如慈云岭造像、烟霞洞造像、天龙寺造像等等。慈云岭造像位于玉皇山慈云岭南麓,开凿于后晋天福七年(942),主龛宽10米,高5.8米,龛内造像7尊。在这7尊造像后面的石壁上,有浮雕飞天和人首鸟身的迦陵宾伽鸟各两组,其下祥云萦绕,四周散满天花。慈云岭造像是五代吴越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造像容相饱满、体态大方,洋溢着一种流畅的美,充分反映出唐代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精神。烟霞洞造像位于翁家山,开凿于后晋天福、开运年间(936—946),宋、清、民国各有增凿或改凿。现存造像主要是十六罗汉,它们依洞分布,容相奇特,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天龙寺造像位于玉皇山南麓,开凿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共3龛,主龛一铺七尊。飞来峰造像也始于五代,经过数百年的经营,成为杭州规模最大的石窟造像群。在杭州吴山的腹地,还有一尊形制特别的元代密宗造像——宝成寺崖壁上的麻曷葛剌造像,龛北侧壁上镌有一方元至治二年(1322)造像题记,是国内唯一一处有绝对纪年的麻曷葛剌造像,在我国宗教史和造像艺术上有特殊地位。

目前,杭州尚存吴越国造像11尊,宋代造像200余尊,元代造像87尊,加上少数明代造像,共有造像115龛、334尊。除上述5处造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杭州的通玄观造像、余杭南山造像、吴越郊坛遗址题刻、浙江体育会摩崖石刻、司马光《家人卦》摩崖石刻、大麦岭摩崖石刻等6处被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圣果寺石刻造像、石佛院石刻造像等7处被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阳庵遗址题刻、栖霞岭香山洞摩崖题刻等11处被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点。

05

杭州摩崖石刻的独特价值

杭州的摩崖石刻,虽然无法与规模宏大的云冈、龙门等石刻造像相比,但是云冈、龙门主要代表北魏至盛唐时期,不能代表中国石刻造像的全部历史。我国中原地区的石窟艺术从晚唐以来趋向衰落,南宋以后更是处于停滞状态。杭州摩崖石刻则是五代、宋、元时期我国摩崖石刻的典型代表,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类似的作品,这也是杭州石刻艺术的价值所在。此后近800年来,世界各国再也没有搞过大型摩崖石刻,这就进一步凸显了杭州摩崖石刻的历史地位。例如,飞来峰造像集中了南宋和元代的大量造像,尤其是镌于元代的87尊精美密教造像,使之成为中国元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国石窟中罗汉造像最多的一处,也是汉族地区藏传佛教造像最多的地方,在中国众多石窟中独树一帜。

06

保护摩崖石刻,传承宋韵文化

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解码浙江文化基因,深入研究和挖掘南宋文化,高水准打造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杭州慈云岭造像、天龙寺造像、石龙院摩崖造像、圣果寺石刻造像等众多佛教造像所处的将台山地区,位于杭州市区凤凰山西南、慈云岭东,南面正对钱塘江,海拔203米,历史上以吴越国国王钱镠题写“排衙石”而名。将台山地区是南宋文化的核心区,将台山山顶平地是当时的“御校场”,将台山南边还有南宋官窑遗址和南宋皇帝每年春天举行“籍田”礼的“八卦田”。南宋时期,将台山地区道学、佛学文化思想兴盛,还有历史上并称为“西湖东南三大寺”的梵天寺、栖云寺、圣果寺等寺院,佛教文化积淀深厚。这些都是宋韵文化非常重要的历史元素。因此,推进将台山地区摩崖石刻景观保护建设,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和挖掘南宋文化,促进高水准打造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的重要举措。

推进将台山摩崖石刻景观保护建设,是传承宋韵文化、打造南宋文化生态公园的重要突破口。南宋定都临安,使杭州的城市性质与等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南宋的杭州不但是全国政治中心,也是全国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南宋作为杭州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在杭州这座城市身上打下了最深的历史烙印并延续至今。南宋皇城遗址是南宋历史文化的象征,是杭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制高点”,是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蕴涵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将台山地区是南宋文化的核心区,建设将台山摩崖石刻大型露天宗教景观,是打造将台山南宋文化生态公园的突破口,也是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的切入点,对于传承文化,提高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含金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将台山摩崖石刻景观保护建设,是打响“东南佛国”品牌的重大举措。杭州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东晋咸和三年(328),杭州佛教的开山鼻祖——印度高僧慧理为杭州的灵山秀水所吸引,来到武林山下开山结庐、辟建山门,号曰“绝胜觉场”,这就是江南名刹灵隐寺的开山之始。吴越时期,钱氏王朝力倡佛教,在西湖周围的群山中建起200多个寺庙,诸如净慈、梵天、理安、六通、灵峰、云栖、荣国、开化、宝成、海会、三天竺等寺,都是当时不同凡响的大寺院,至今犹存或有迹可寻。从此,杭州就有了“东南佛国”的美誉。将台山地区处在杭州佛教文化的密集区,在历史上佛教非常兴旺。现存一对刻有梵天寺建幢记的经幢,虽经风吹雨打,日渐磨蚀,仍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将台山摩崖石刻大型露天宗教景观,有利于整合将台山地区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重振将台山作为杭州佛教文化密集区的历史地位,形成与大灵隐景区遥相呼应的新格局,提升杭州佛教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打响“东南佛国”品牌,擦亮“东南佛国”这张“金名片”。

推进将台山摩崖石刻景观保护建设,是以文化手段修复自然生态的创新举措。绿色是杭州城市最显著的标志色、最响亮的“金名片”。将台山历经风侵雨蚀,将台山南麓裸露的山体风化严重,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将山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据省物探勘察院探测,将台山崖壁岩石硬度比乐山大佛强2—5倍,抗风化能力强,建设将台山摩崖石刻大型露天宗教景观是一个高招、一条捷径。它以文化创意突破资源制约,用“文化生态”之长补“自然生态”之短,使“文化的绿色”与“自然的绿色”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化腐朽为神奇,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稿:刘达开  

审核:王剑文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