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修旧如旧”——西溪湿地综保工程六大原则详解(之三)
  发布时间:2021-03-03 09:27   来源: 城市怎么办

新世纪以来,杭州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以民为本”六大原则,保护与利用“双赢”,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近期我们将逐篇回溯这“六大原则”的实践。

民国以后的近百年中,由于战争、动乱、过度人为干预和缺乏严格保护,西溪湿地自然、人文景观遭到较大破坏,乱用土地、侵占水面、违章建房现象普遍;民居杂乱,垃圾堆积,污水肆溢,“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西溪地区的主要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创业,竹园、柿园等因疏于管理日渐衰败,文化古迹损毁相当严重,先人留下的诗词、匾联、碑刻等散佚流失,传统建筑基本湮没,文化品位与鼎盛时期相比落差明显。西溪湿地的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

何谓“修旧如旧”?

“修旧如旧”是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核心思想,其确切意义在于,在保护和体现文物价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存其所蕴涵的历史信息的真实性。

我国历史上对历史建筑维修传统的观念和做法,是追求“拆旧建新”、“鼎故革新”、“焕然一新”。梁思成先生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镜用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因此,1935年梁思成先生在《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中否定了传统的修葺方法,提出了修复历史建筑的重点是保存或恢复历史建筑的原状。此后,梁思成先生在审查西安小雁塔修缮方案时提出了“保护历史建筑是要使它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的理念。

修旧如旧的“旧”,不局限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其还包括历史建筑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旧”不一定必须要符合历史建筑的初始形态,而是要着重于体现历史建筑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的修旧如旧

理念与思路

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特别是人文景观的保护修缮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历史建成部分保留传统特色风貌,新建部分充分吸收杭州传统建筑、地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做到“神似”而非“形似”,坚持老的就是老的、新的就是新的,使两者既相互协调又明显区分。

一是明确建筑设施与花草树木的关系。建筑设施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凌驾于花草树木之上,造成对湿地生态的破坏。

二是立足于次生湿地的实际,尊重历史,保留必要的建筑设施和文化遗产,承载西溪湿地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

三是对西溪湿地内的建筑设施和历史文化遗的修复要避免非西溪本底文化和现代工程技术等的不合理干预。

四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修建的农居要“有所去留”,体现真实的西溪、延续的西溪、完整的西溪,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和现状。

五是必须增添的新建筑设施要与湿地环境相协调,充分吸取西溪建筑的符号和元素,体现“可识别性”。

落地实操

西溪湿地综保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而不同”的要求,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修缮各历史时期的西溪典型建筑。对5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应保尽保”,在西溪湿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博物馆”,展示了西溪湿地的历史脉络。

西溪湿地内的文化修复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先后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二、三期工程,在此过程中,杭州征集到了一大批体现西溪湿地传统生活形态的民间家具、农具、碑刻、浮雕;保留修缮了一批老房子并挖掘了陈聚兴染坊、西溪小花篮等独具西溪民间传统艺术特色的“七店八铺”;建成了深潭口、三深村等民俗文化旅游点并恢复了秋雪庵、西溪草堂等45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西溪湿地综保一期工程的烟水渔庄、西溪水阁、西溪草堂、梅竹山庄、西溪梅墅、秋雪庵泊蓭、两浙词人祠堂等文人别业类景点,采用传统建筑形态来承载传统隐逸文化,以表达文人士大夫意气与审美。

二期工程通过对“两堤(福堤和绿堤)、两园(高庄和洪钟别业)、两庵(曲水庵和交芦庵)、一馆(中国湿地博物馆)、一街(河渚街)、一市(蒋村集市)”景点的恢复、建设,演绎出市井文化与“士”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碰撞。而保护与恢复西溪民俗文化与“士”文化的遗存,是再现西溪神韵的元素和符号,真正赋予了西溪湿地建筑鲜活的生命力。

三期工程根据史料记载恢复和重建了钱塘望族、清平山堂、洪昇纪念馆、龙舟胜会、五常人家和吉祥文化馆等景点。使游客不仅可以充分领略湿地的生态风貌,更可感受深厚的五常洪氏文化底蕴。2008年,五常龙舟胜会作为民俗类端午节组成部分,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参考文献:

[1]王国平. 城市怎么办(卷一):西溪思考(一)[M]. 人民出版社, 2010.

[2] 王国平. 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西溪模式”[M]. 杭州出版社, 2017.

[3] 吴铮争,赵荣.关于历史建筑的“修旧如旧”——兼论陕北明长城保护中的“修旧如旧”[J].城市问题,2014,(02):36-40.

供稿:汪聪聪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