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至毫巅的杭扇:以扇面之美显杭城至美
  发布时间:2021-02-20 09:32   来源:城市怎么办

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其工艺之考究、造型之奇巧,堪称艺术精品。一把小小折扇,展不盈尺、重仅几两,藏着中国流传3000多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扇面。扇面可绘画,可提诗,可作赋,可署名,变化万千。扇子别名凉友,宋陶谷《青异录·器具》:“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是帚与扇明矣。”扇早期,扇面基本上是为书而不画,因为很多文人皆能书但未必能画。随着宋代文人画家兴起,书画共扇的情况渐渐兴盛起来,并发展到诗、书、画、印同扇子融为一体,这种相得益彰的完美配合,可以看出古人于方寸之间巧妙构思、苦心经营,碰撞出丰富多彩而又韵味十足的中国扇文化。

· 杭扇之美,声名远扬 ·  

扇子集功能和装饰为一体,至王宫贵胄,至黎民百姓,于香墨风雅,于粗茶淡饭,在生活中都能寻到它的身影。夏夜里摇着扇子纳凉的景象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陈年旧事”。现代人的夏天,纳凉的工具是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而“人手一把”的扇子大多数时候已经成为展示文化符号的工具,一把精致可人的扇子扇动的是城市景观的变迁。张开折扇,当微风轻拂,你就能看到那些熟悉的天际线,让每一缕扇动的清风,都有这城市景观独有的味道。比如杭州的雅扇,拥有着精巧的制作工和独特的历史内涵,已经成为了成为一张象征西湖景致和展示西湖文化的名片。

至南宋迁都杭州,经济的南移,开创了江南在历史上的辉煌,文人墨客纷纷齐聚,秀丽的山水,空濛的西子,一时间,风雅之风如发酵的酒水醇酿,愈发浓烈。文人执扇或吟诗作对,或泛舟湖上,或焚香听琴,或煮酒相谈……文雅之事,似乎少不了扇子的身影,手持一把好扇,不仅是表现着一种个性,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或许,正是苏轼的摇扇小吟,才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小雅。当时随着皇室南渡“直把杭州作汴州”,制扇工匠聚集杭州,制扇业也成为点缀新都繁华的一项重要行业,有吴自牧《梦粱录》中载:“杭州城大街买卖不绝”,“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珍异珠宝、时新海鲜、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其中扇子就有“徐茂之”、“青篾”、“周家商铺”、“陈家扇铺”等著名商号,细画绢扇、细色纸扇、影花扇、藏香扇……应有尽有。在南朝,“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收则折叠,用则撒开,亦称为“摺(叠)扇”。宋代,折扇大量出现,由于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一时是文人雅士的宠物,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杭扇与龙井茶、丝绸并称为“杭州三绝”,老百姓用的有葵扇、竹编扇、芭蕉扇、绢扇、羽扇、纸折扇、檀香扇、麦草扇等等。葵扇朴实自然,竹扇轻巧灵便,绢扇古雅轻盈,檀香扇华贵香馥,折扇潇洒大方,羽毛扇悠闲飘逸。林林总总,堪称扇子的大千世界。杭州历史上曾经的三大名庄:舒莲记、王星记、张子元,其制作的扇子品质上乘,可见当时杭扇的兴盛。到了明清,杭扇进入鼎盛,有50余家作坊,5000多名工人。林芳儿、张子元、舒莲记、王星记等,都是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方式,分布在当时的扇子巷、太平坊、保佑坊、三元坊、官巷口、羊市街等商业中心,很多扇子还出口国外。上海滩名流女眷的梳妆台上几乎都有一把王星记出产的檀香扇;欧美商场的柜台上,王星记的扇子开始与法国香水、瑞士钟表一并展现;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非王星记的牡丹泥金扇不用……伴随着中国人的扇子情结,王星记声名远扬。

· 扇面有边,湖景无限 ·  

余秋雨在散文《西湖梦》中写道:初识西湖,在一把劣质的摺扇上。那是一位到过杭州的长辈带到乡间来的。折扇上印着一幅西湖游览图,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那上面清楚地画着各种景致,就像一个立体模型。图中一一标明各种景致的幽雅名称,凌驾画幅的总标题是“人间天堂”。乡间儿童很少有图画可看,于是日日逼视,竟烂熟于心。年长之后真到了西湖,如游故地,熟门熟路地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这样的一段话出自余秋雨先生1992年首次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这种在扇面上如游故地,熟门熟路地踏访的感受,便可以在西湖博物馆的一副馆藏扇面上得以实现,这是来自清代丁鸿宾临摹古画而成的《西湖十景全图》,纵18厘米,横54.5厘米,整个西湖的轮廓跃然扇面上。这幅扇面图由于年代久远,扇面中的西湖十景蛮难分辨,扇面上只有雷峰塔一眼就能分辨出。这幅画是丁鸿宾按照古画临摹的。根据画上的布局,原作者应该是在西湖断桥附近画的。而在这幅扇面的右侧,附上了几句话:“钱塘西湖十景全图。光绪己丑长夏不雨酷热偶见吴蓉叔有此图仿笔临之。心境顿觉清凉矣。北平半痴道人丁鸿宾绘。”根据留下的这些款题来看:1889年,丁鸿宾住在北平。那年北平的夏天特别长,不下雨,蛮热。偶然的机会,丁鸿宾遇到了吴蓉叔。吴蓉叔刚好有西湖十景图。于是,丁鸿宾便拿去临摹。临摹完,丁鸿宾顿感凉爽。

· 扇子“开屏”,精彩世界 ·  

新世纪以来,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中的出现了那把光彩流转的扇子——28个美至毫巅的扇面,展现出了现实与历史交汇的独特韵味,更是将西湖以及杭州的古典美和现代美诠释的淋漓极致。其中《美丽的爱情传说》中,这一曲目,用越剧、小提琴、歌舞等形式,再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这两个如泣如诉的民间爱情故事,二人以西湖山水为背景和演出舞台,不仅舞尽杭城韵味,其背后由3扇子组成的数字化背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短短3分钟,让全世界观众看到了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别样风采。在西湖上的这把“开屏”的巨型彩扇,配合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成为晚会中的一大亮点。这把扇子也纷纷被网友们称赞:美哭了。

这个美轮美奂的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数字化背景呈现背后拥有着许多团队的心血。首先由主创团队主导创意思路,设计扇子造型,确定视频的美术风格,前期阶段由北京盛视云图公司配合主创团队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最终将1000把扇子的设计精简至40把作为备选,后期阶段是杭州本土公司的功劳:“时光坐标”,打造了这个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数字化背景,也就是扇面;浙江佳合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搭建了漂在湖中的舞台和“大扇子”,也就是扇骨。光影变幻间,这30把扇子将杭城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西湖美,演出美,声光电美,美的一塌糊涂,全部都是袅娜多姿,阴柔媚软,景映人,人应景,真不愧一个西湖之夜也。

除夕之外,扇面的魔力有多大呢,近年,新一代艺人又大胆创新,运用现代理念去挖掘传统扇工艺的精华,运用多种技法融入一扇,使纸扇这一传统的名扇越老越显生机。比如来自国际知名设计师刘传凯(Carl Liu)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做成折扇 。纯天然的竹质折扇,每一牙叶片都是细细镂空雕刻的城市地标,从北京的中关村、国贸三期,到上海的金茂大厦、黄浦江,张开折扇,你就能看到那些熟悉的天际线,让每一缕扇动的清风,都有这城市独有的味道。

当今很多城市可以把自己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内容通过扇面图案来展示出来,扇面在当下也越来越向文化的交流、展示和收藏等功能转变。其中扇面作为展示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用来记录一个城市文化景观变迁与发展的点点滴滴在方寸之间彰显城市景观之美。随着当代社会多元艺术的丰富并且相互跨界融合,扇面之美已经将城市中更多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融入进去,尤其在城市文化景观的展示上,更是满足了人们对经典文化景观的探索和感知,在方寸空间中记录着景观发展和时代的流变。

供稿:郭子龙  

审核:施 剑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