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城市体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8 10:29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提出要“健全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机制,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1]。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状况进行系统性、精细化、智能化的评估,查找“城市病”和城市建设的短板,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措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2]。

一、“城市体检”发展阶段

(一)2000年—2007年,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工作试点阶段

2000年—2007年,“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概念在各从业者、学者 、院校内引起了一波研究热潮,在该阶段内,评价工作仅在总体阶段开展,尚未在其他法定规划中开展。核心工作是对城市规划在多大程度上“按图实施”的检验,基本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的模式雏形,为其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二)2008—2010,城乡规划实施评估法定化并全面铺开

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城市规划外延为城乡规划,同时明确要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该条款从立法上明确了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必要性。次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试行) 》明确了每两年进行一次实施评估工作。

(三)2011,深圳首次提出“城市体检评估”概念

2011年,深圳市在《深圳城市发展(建设)评估报告2011》中提出了“城市体检”的概念与思路框架。报告指出城市体检是综合化、定量化与动态化的规划实施评估,是对各层次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对城市发展实施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

(四)2017,中央及住建部要求“定期评估”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的讲话中提出“ 要通过定期评估,不断发现城市发展建设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依法完善规划,动态维护规划。”同年,住建部《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评估机制。

(五)2018年至今,城市体检评估开展试点工作并广泛推广

2018 年11月,《2017年度北京城市体检报告》出世,为特大城市“总规”体检评估提供了参考和示范。2019年,住建部确定沈阳、南京、厦门等11个城市为全国首批城市体检评估试点城市。同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更有效的城市体检评估”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两江厅成功举办,业界、学界专家共话能用管用好用的城市体检评估。

综上,可将“城市体检评估”暂定义为:通过成熟的城乡规划学科理论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城市进行分项指标动态监测和整体数学模型组建, 进而评估各层级城市规划的实施性、各项功能的动态健康状况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力,及早发现三生空间隐患、“城市病” 病灶与根源的常态化公共属性行动。

二、“城市体检”目的与意义

城市体检评估的直接目的是对城市各层级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对城市的各项功能的动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力进行评估。而城市体检评估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总结并推广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同时,及早地发现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安全隐患以及“城市病”的病灶与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优秀规划建设经验推广体系及城市问题解决方案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空前繁荣、城市化快速增长这个宏大的发展背景环境下,城乡规划的演变,无论是规划思潮的流变方向,规划技术手段的创新趋势,还是规划实践经验的不断更新与成长轨迹,都已由增量规划逐渐转变为存量规划并精细化管理。存量规划及精细化规划管理的重要前置条件与基础框架便是对城市的各项指标的优缺点检测评价及综合可持续发展应力动态监测。因此,城市体检评估所承担的是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基础。

三、城市体检评估方法

(一)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

城市体检由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 3 方面构成。自体检是城市体检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建立组织框架和工作团队、数据信息平台以及特色指标的选取等。第三方体检利用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大数据和问卷数据等,从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维度对城市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和诊断。社会满意度调查是城市居民对城市客观体检指标的主观判断和评价。

(二)建立城市、城区、街道和社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维度推进的体检模式

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工作需要不同层级联动推进和上下传导,形成城市、城区、街道和社区4级协同推进的模式。要本着“大病大治、小病小治”的原则,同时要充分考虑职责部门的管理权限,以及基层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落实到街道、社区,建设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 “评估−反馈−治理”闭环式城市体检模式

城市体检能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由事后发现、检查和处理问题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防范问题转变。如南京市通过构建日常化的监测机制,借助城市体检平台的红黄预警功能,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实现快速的纠偏,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反馈机制。这种模式可以推广至其他城市,根据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寻找差距并提出建设路径,建立类似的评估、分析和建设的动态化体检模式。

(四)采取“政府公开数据−遥感数据−大数据−社会调查数据”多元数据校核的分析技术

城市体检如同生命有机体体检一样,需要依赖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推动体检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细化。2020年城市体检数据获取时为了确保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权威性,首先充分利用政府公开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空间数据,利用大数据获取城市交通流量和拥堵数据,利用地图 POI 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公共服务等空间特性。

(五)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决策分析方法

建立政府−企业−居民3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无缝对接信息平台,以及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系统分析、动态模拟和预警等一体化的城市体检信息平台[3],能够为城市体检提供科学诊断、复查与治理、预警与决策等服务,从而提高城市检测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预警水平,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治理的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四、结语

城市体检是一套全面完善的方法体系,覆盖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人居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城市体检的目标导向,如果城市实现了体检指标设定的阈值或目标导向值,也就体现了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求是网,2020-10-31

[2]张文忠,许婧雪,马仁锋.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及发展导向—基于居民调查视角[J].城市规划,2019(11): 13-19.

[3]包胜,杨淏钦,欧阳笛帆.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平台[J].城市发展研究 ,2008(11):70-72.

供稿:周燕娜

审核:李明超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