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如何产生的?——智力与智力训练的诀窍
  发布时间:2021-01-26 09:57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20年11月9日,作为“天元教育论坛·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元超常儿童教育论坛”在天元公学召开,论坛主题为“超常儿童培养模式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相关专家及天元公学教师参加。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教授特邀参加本次论坛。李葆明教授长期从事脑科学研究,在前额叶皮层认知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重点关注“教育脑科学”主题以及父母照料对婴幼儿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论坛上,李葆明教授作题为《智力与智力训练》的报告。

智慧的最新定义和模型、智慧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智慧的定义和模型。智慧和智力在概念上是不同的,智慧的概念范围更广。我们现在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更多地强调孩子的智力教育,对智慧教育关注的不是很多。“智慧”概念有哲学的、宗教的、文化的和民族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对“智慧”的理解和定义也不大一样。

传统心理学关于“智慧”的三个定义,都强调智慧的终身学习和培养。定义一:“智慧”指包容和团结的精神,自我超越的精神;解决社会心理危机的能力。定义二:“智慧”指辩证思维的能力;基于经验和案例进行归纳推理的能力。定义三:“智慧”指对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的思考、推理和解决的能力。

传统心理学关于智慧测量的方法和量表有很多,不同的测量方法强调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不同,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量表强调“你是谁”,是关于 “人和人格”方面的问题。第二类量表强调“你身处何处”,是关于你与社会的互动能力、态度和方式的问题。第三类量表强调 “你如何思考和行动”,是关于“元认知”能力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来对“智慧”概念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义,提出了关于“智慧”的新模型。首先,智慧研究学者们对“什么是智慧?”进行了问卷回答。按照得分高低,智慧至少包括以下18个要素:亲社会性、平衡/辨证逻辑、透视/远见、语境能力、自我超越、道德素养、判断力、知识谦逊、反思、同情心、经验知识、深度洞察、普通知识、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审慎、智商、镇定/自我控制、一般人格特质。可以看出,智商在智慧要素中排在很后。换句话说,智力不等于智慧。

其次,学者们对应对生活挑战必需的“智慧”要素进行了问卷回答。按照得分高低排序如下:透视/远见、知识谦逊、镇定/自我控制、语境能力、自我超越、亲社会性、反思、同情心、道德素养、深度洞察、平衡/辨证逻辑、经验知识、判断力、对不确定性的应对、普通知识、审慎、一般人格特质、智商。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当你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时,智商显得最不重要。

智慧是有道德基础的。智慧的道德特质包括:1)博爱的精神;2)追求真理的精神;3)群体内的合作精神;4)共同从善的精神;5)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平衡精神。现今,我们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过度强调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构成智慧的更加重要的要素和能力的培养。在我看来,德育教育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智慧教育。

接下来,我来说说情商、换位思考与智慧的关系。情商与智慧是相关的,一般说来,情商越高智慧越高。但是,情商不是智慧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换位思考与智慧的相关性非常高,近50%的学者认为换位思考是智慧的必要条件。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换位思考(平衡的立场)应该是智慧的最重要特质之一。

基于全球范围内的问卷调研,以及2019年在多伦多召开的专题会议,智慧研究国际学术界提出了关于智慧的新模型,即“透视的元认知”模型(简称PMC模型)。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 H. 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即对认知的认知。例如,我们在学习时,既要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维,等等),又要对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这种对自我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被称为元认知。

前文提到的智慧要素中,透视/远见、知识谦逊、语境能力、深度洞察、平衡/辨证逻辑、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属于智慧的元认知范畴;亲社会性、同情心、道德素养属于智慧的道德范畴;反思、经验知识、判断力、普通知识、审慎、智商则属于智慧的认知范畴。“透视的元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观点的平衡、知识的谦逊、语境的适应、多重的视角。通俗一点说,智慧体现在你要有平衡的观点、换位思考的精神,这个太重要了;要知道自己不知道,要谦逊和倾听,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要有语境的适应能力,有多重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对智慧的定义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如果把“透视的元认知”比作猫头鹰的头部,语境文化和道德特质是支撑它的两个翅膀。智慧的PMC模型为什么重要?首先,它是理解和实施抽象道德概念的基础;其次,它使人们看得透错觉和假象,辨别什么是虚假;第三,它是生存攸关的合作与未来规划的需要。所以,PMC模型对个人、集体、社会和国家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远见,看不到未来,就不会有前途。

2. 智慧发展的重要途径。“智慧”是需要终身学习。那么,“智慧”发展的途径有哪些呢?学者们认为,直接学习、间接学习、外部非社会资源、外部社会资源、个体的内在资源是智慧发展的五个主要途径。其中,外部非社会资源包括生活经历、教育程度、精神气质;外部社会资源包括社会学习、行为观察学习、寻求咨询与帮助的开发心态;个体的内在资源包括个人资质,例如经验、耐心和先天特质,等等。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对我们智慧的发展最为重要,外部的非社会性资源及社会资源排其次,个人的内在资源排最末。因此,智慧成长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智慧是可以通过直接学习、间接学习以及从观察、寻求咨询和帮助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

儿童智力训练的关注重点

1. 智力训练主要是针对联合皮层功能的训练。大脑联合皮层包括前额叶、后顶叶和下颞叶。我们眼睛获取到的信息,从视网膜进入视皮层,在中枢往两条通路进行加工处理:一条是特征信息处理通路(位于下颞叶),对形状、颜色、面孔信息的识别处理;另一条是空间信息处理通路(位于后顶叶),对空间方向、深度、构成等信息的处理。这两条通路上处理的信息最终到达前额叶。因此,前额叶皮层是最高级的整合皮层。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智力的中枢是在前额叶、后顶叶和下颞叶,尤其是在前额叶。前额叶皮层承担注意调控功能、行为抑制功能、工作记忆功能、社会认知、逻辑思维推理等。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所有区域的髓鞘化在个体出生后较快就完成,而前额叶皮层的髓鞘化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到45岁髓鞘化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我们每个人在45岁以前多半是不成熟的,至少从脑的结构上来讲是不成熟的。

这意味着,我们的智力、智慧和人格的发展是要经过大量的、长时期的学习和历练才能达成。从构成智力的核心要素来看,我们的语言能力、注意调控能力、工作记忆能力、空间操纵能力、数学能力、洞察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是可以进行训练的,通过训练可以有显著的提升。家长和学校要根据孩子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要分别进行训练,因材施教。

2. 儿童记忆训练应重点关注非陈述性记忆。记忆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儿童有着非凡的陈述性记忆能力,能够轻易地记住学习和经历的知识和事件。因此,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多背诵一些经典内容(例如,诗歌)是必要的。然而,我认为儿童更需要训练的是非陈述性记忆的能力,包括良好习惯、运动技能(也包括乐器演奏)、分类能力(知识的分类)、知觉与认知技能,这类记忆能力往往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一旦获得就不会遗忘,这些非陈述性记忆的能力在我们的智力和智慧的表达和发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大脑的塑造

儿童发展是大脑不断构建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大脑。脑的工作原理,脑的认知与发展规律,应该成为教育实践的根本遵循。家长和教师是“大脑工程师”,应加强脑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能违背大脑原理去教孩子。

智力教育与智慧教育要并驾齐驱。智慧教育应该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家庭、学校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幼儿园、中小学的孩子们年龄小,大脑可塑性大,你怎么教,孩子的大脑就会怎么长。要让他们不仅聪明,而且有智慧,有平衡的观点、多重的视角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教的。

供稿:李葆明 许梦迪

审核:马智慧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