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营造:城市更新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0-12-15 09:45   来源: 城市怎么办

城市是人口、经济和文化高度集聚之地。从城市诞生之日起, 城市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即便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时代, 城市内的街道和建筑也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 而是或多或少经历着更新改造。城市更新改造作为一种空间行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是推动近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兴起的社会背景。

01

城市更新的发展阶段

始于19 世纪末期的现代城市更新运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初期到20 世纪中叶。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从工业化时代逐步转向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大幅度转型,城市更新更明显加快,并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轴。但是,城市更新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受“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强调对城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如19 世纪末,巴黎总督豪斯曼对巴黎的改造。

第二阶段:“二战”之后至1970 年代。城市更新运动发展迅速。盛行于这一时期的“现代城市”理论、“理性城市理论”、“系统城市理论”都将城市当作“绝对空间”、“抽象空间”,城市也被视为经济社会的“容器”,因而城市更新可以根据所谓的“理性原则”肆意地对城市空间进行利用,而无须考虑城市空间的历史脉络与市民情感。这种做法所导致的严重社会经济后果很快就显现出来,并因此引发了激烈的社会抗争运动,遭到了许多学者非常严厉的批评。例如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新闻记者雅各布斯,就强烈批评美国内城广泛的大规模推倒重建的城市更新改造做法。

1970 年代末以来,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在西方城市中已经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的、渐进式的更新改造。城市更新改造的模式从房地产主导向公私合营、公众参与( PPP 模式) 、邻里( 社区) 参与转变,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社区网络和地方特色的保护,越来越关注到微观主体人的需要,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要、社会融合的需要、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认同与归属的需要,因而也导致了城市更新的规模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营造( place-making )成为普遍认同的目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不但要重视推进城市更新,还要积极推进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修补。城市更新和城市修补都要注重“以人为本”。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城市更新还存在严重的问题——城市更新只重视“空间”的再生产,而不重视“地方”的营造。

02

什么是地方营造?

“地方营造”(place-making)最初是一个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概念,它源自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由挑战当时美国主流城市规划理论的学者所提出。他们强调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和创造意义为工作重心,而不仅仅是为汽车和购物中心服务。

近年来,“地方营造”频繁出现在中国城市规划和乡村建设中,是指对某一个地方进行考察和评估后,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来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在地建设活动。

要弄懂什么是“地方营造”(place-making),先要明白什么是“地方”(place)。在当代人文地理学领域,“空间”( space) 与“地方”( place) 是两个非常相关但却有着本质差异的概念。“空间”是指纯粹的、物理的、自然的、抽象的和几何的空间,是没有生命的。而“地方”是具体的、主观,强调人类的情感经验意义,是有生命的。地方营造,本质上是透过环境的改变和事件的发酵,寻回地方的精神,构建与培育人与环境、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让生活的空间,变成产生情感和依恋的“地方”。

从地方营造的英文place-making可以看出,地方营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某个设计或装置。这个过程需要大家一起协作、用心重新去塑造公共领域。在过程中,以最大化的共享价值,鼓励居民一起投入,发挥创意,加强地方居民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地方营造不一定是大工程,只要能开放未被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间可能性,甚至用笔画装饰一条人行路,运动场多添一个篮球架,都可以是地方营造。

03

地方营造如何激活空间?

如何用地方营造的概念,去探索城市里生活空间的课题?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

史基浦机场除了富有特色的购物和餐饮环境,还拥有博物馆、图书馆和机场公园。在这个机场,你可以欣赏荷兰黄金时代艺术大师们的长期藏品和各种艺术作品展,享受如茵绿草和阳光露台,还能享受混合虚拟技术带来的视觉盛宴。

最令人称道的,是史基浦机场同时设置多个主题的社交空间,旅客们可以在此分享旅行趣事,进行情感交流。陶瓷牛群、透明输送带、设计大钟等细节,让空间与建筑融为一体,无数在这里停留、休息、相遇的旅客,不用入境荷兰,就好像已经到达目的地,感受到当地的风情。这个机场,也已经由一个中转地,演变成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人们在这里候机、购物、娱乐、社交……“空间”变成了“地方”,当地人更有归属感,外来者更有体验感。

实际上,地方营造最重要的是人的参与。浙江安道设计集团作为一家专注景观与建筑设计的公司,其核心理念为“用设计去缔结人、城乡、生态系统之间的良善关系”,近年来有很多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安道的米家社区改造,通过地方营造的手段来营造社区。让居民参与到改造的过程当中,让居民自己动手画设计图,让居民们像甲方一样提意见和要求,让居民亲自动手参与改造……通过各种方式,将“日常生活的原发地”活化起来,让居民与地方有了更深刻的情感连接,也让外来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地方的文化。

安道的乡村文旅建设,通过地方营造的方式塑造乡村。嘉兴的喜悦农场,创造性地将农业大棚改造为田园生活综合体,成为连接城乡的客厅;成都的奥特莱斯,将乡村的自然和生产价值与城市功能相融合,开启乡村新的生活方式;宁波澥小白自然学校,通过课程与活动挖掘在地文化和在地精神,探索乡村文旅的新出路。

04

地方营造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因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逐步从粗放型转向精致型,更加注重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与正义。因此在城市更新中促进“地方”的营造就非常有意义。

一是城市更新应着眼于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一味追求“宏大叙事”。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应将规划对象作为一个蕴含着丰富内容与意义的“地方”来看待,为此,城市更新不能“运动式”推进,不能一味追求大项目,更不能大拆大建,而是要透过事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修修补补”的点点滴滴行动,切实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二是城市更新应注重营造出具有历史脉络、体现传统特质的“地方”,而不是生产出标准化、同质化的“空间”。城市更新应尽可能保护传统的地方特色( 自然特色、社会特色和文化特色等) 、保持传统的社区网络、维护原居民生活栖息在本地的权利, 避免被驱离,避免过度的“同质化”。

三是城市更新应该体现“进步”的更新改造观。即城市更新不能完全强调保护而无所作为,这对于那些生活在破败街区、危楼旧屋的市民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在人们的生活中,“面包”和“文化”都不可或缺,但“面包”相对来说是第一位的。因此,应探讨如何在保护地方特色、延续地方传统的前提下,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城市更新既要强调历史文化的保育,也要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变静态僵化的保护为动态灵活的保护。

四是城市更新应注重多方的参与、权力与利益的平衡。城市更新中的地方营造不能完全依赖地方政府,更不能完全依赖商业资本,而是应该注重公众的参与、邻里的互动,凝聚居民的智慧与力量。这不但有利于彰显居民在城市更新中的主体性,也有利于营造出真正满足市民认同和情感依恋需要的地方。

五是城市更新不仅应着眼于物质环境的建设改造,还应重视非物质性的策略行动。如保护传统地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市民共同参与邻里的更新改造、促进邻里的社会交往与团结和改善社区的治安等等。

*致谢智库战略合作单位“浙江安道设计集团”为本文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供稿:商文芳

审核:蔡 峻

参考文献:

[1] 谢涤湘、 范建红、常江,从空间再生产到地方营造: 中国城市更新的新趋势.

[2] 周艳,地方营造——重塑人地关系的上海存量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