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为常山县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作《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专题讲座。常山县县委书记潘晓辉主持讲座,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城市赋能行动有关部门业务科室负责人,住建局、资规局、综合执法局、征迁事务中心、交通局、城投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各社区书记、副主任以及企业代表等近500人听取讲座。
王国平指出,中国的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都已经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概括来说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快中求好”向“好中求快”转变,加快打造2.0的发展模式,即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关键要做到“七个新突破”:即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XOD+PPP+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
王国平认为,坚持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是要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自转”是内因、是基础,“公转”是外因、是保障。所谓“自转”,是指常山要坚持“小县大城”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加快构建“一核三组团”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所谓“公转”,是指常山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通过“规划共绘、设施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土地共谋、社会共享、机制共创”,深化融杭接衢推进机制,加力杭衢、加快衢常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山海协作、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打造“常山样板”,建立面向长三角和闽赣皖地区的开放合作机制,拓展发展腹地和市场空间。
王国平认为,对常山而言,要接轨衢州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积极融入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统筹考虑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五网融合”。要充分利用TOD模式的集聚效应,一揽子研究并解决高铁线、高铁站、高铁枢纽、高铁组团、高铁经济、高铁时代等6个方面的问题,以高铁、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内优外畅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构建畅通便捷的省际枢纽新节点。
王国平指出,格局决定眼界,眼界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常山要立足深厚的自然资源底蕴和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成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副中心、浙江经济向中西部内陆拓展“桥头堡”第一站,书写“美丽常山、幸福生活”新篇章。
王国平强调,只有在坚持“XOD”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应用“XOD+PPP+EPC”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进行一体化开发和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关系,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土地的增值,通过土地的增值反哺城市的发展,才能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钱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人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等四大难题。因此,我们建议各级金融机构应瞄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大消费、新基建、高科技、城镇化”等关键领域,要求政府委托专业智库或规划设计单位,提供以项目是否具有足够土地溢出效应为特色的新型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贷款的前置条件之一,进而从根本上控制住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及政府负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模式缺乏问题,进而落实“优地优用”政策,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
互动问答环节,王国平就常山城市交通规划、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城市品质提升等问题作详尽解答。
常山县县委书记潘晓辉在总结中指出,王国平理事长的报告站位高远、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实用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常山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思路。希望全县领导干部通过此次学习,抓住“常住人口”、“美好生活”、“城市群”、“两轮驱动”、“XOD”等关键词,与常山十四五规划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建设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能力水平,更好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强化城市经营管理,树立城市品牌形象,让常山这座小县城彰显巨大的潜力,散发无穷的魅力。
讲座前,王理事长在潘晓辉书记陪同下,考察调研了狮子口片区、常山火车站、国际慢城、文昌阁等地,深入了解常山县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现状。
撰稿:崔琳琳、李飞孟
审核:接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