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案例分享】杭州融入长三角
  发布时间:2020-12-03 09:43   来源:城市怎么办

杭州手法

2007年7月27日,杭州市全会通过了《杭州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规划》,明确了杭州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与发展框架。上海是新世纪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的龙头,长三角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中心。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就是接轨机遇、融入发展,就是提升国际化、推进现代化。“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就是要发挥杭州自身优势,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和区域合作。“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就是要使杭州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综合服务功能最全、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综合型中心城市之一,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不断提升杭州对浙江省和杭州都市圈的贡献度。杭州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为契机,通过“规划共绘、设施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机制共创”,不断增强市场配置各种资源的作用,城乡空间布局更趋优化,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杭州与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机制不断创新,合作成效不断显现,在规划、交通、产业、市场、品牌、旅游、环保、社保等方面形成了“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延伸阅读

01、深圳在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角色定位

泛珠三角合作又称“9+2”合作,即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2003年11月3日,以“国际竞争力与广东发展"为主题的“2003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开幕,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对出席会议的21位国际顾问表示:“包括港澳在内,大珠江三角洲是世界上现在最繁荣、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我们正在谋划广东,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周边的9个省区的泛珠三角的合作,这是更具潜力的大事。”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泛珠三角概念,标志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而深圳为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招商引资的桥梁

深圳毗邻港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外向度非常高。深圳将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贸易优势、国际会展多的优势,努力为合作区域内各地特别是中西部8省区的招商引资引进技术、管理、信息、人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合作区域内各省区开拓国际市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深圳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招商引资的服务器。

2.高新技术的孵化器

深圳是中国著名的高科技城市,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研究开发体系。深圳将充分利用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的支持与服务,使深圳成为合作区域内各省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话。

3.国际化的物流平台

现代物流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物流业是深圳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多年来深圳已成为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为支撑的多层次综合性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深圳是全国唯一的海陆空立体口岸城市,深圳将充分利用其优势为合作区域内各省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服务。

4.独特的金融优势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深圳初步建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是深圳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深圳将充分利用其独特的金融优势,为合作区内各省区的经济发展、创业投资、进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融资、担保和结算等服务。

5.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深圳开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发展、体制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深圳可以为泛珠三角各省区培训经济管理、招商引资、政府采购、物流管理、风险资本、会展旅游、等方面的人才。深圳的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多,各层次的猎头公司多,与海外人才中介组织联系多,可以为中西部地区招聘国际人才,引进国际智力和出国培训提供服务,使深圳成为合作区域内的技术人才培训、干部挂职锻炼、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引进的重要基地。泛珠三角洲的提出不仅提高了广州、深圳、香港三个城市辐射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三个城市的融合。反之三个城市的更紧密融合又将进一步推动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从而步入良性循环发展。

21世界泛珠三角经济圈在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迈进的过程中,深圳力量不可或缺。深圳在招商引资、孵化新兴科技、提供高质物流、发挥金融优势以及培养重要人才等多个方面,为泛珠江三角圈的发展作出自身贡献。

02、日本关西经济圈

关西经济圈,是以大阪市为中心,由大阪市、京都市和神户市三大都市共同构成的、半径约50km的经济圈。根据日本21世纪国际化、信息化、高龄化和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关西经济圈的功能定位被确定为:通过产、官、学、研之间的密切协作,积极建设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并通过大力发展文化研究产业,使之形成为21世纪日本学术研究的新基地,成为与东京政治首都相并列的文化首都。

1. 大阪模式

面向21世纪的大阪都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居住、工作与休闲相均衡的国际化都市。对于大阪的都市空间发展,根据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和土地利用状况,宜将其市域划分为中心部、北部、东部、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域。其中,西部区域作为大阪市的新都心,路种商务功能集中的地区:中心部作为老都心,在强化中枢管理、商业、国际金融等功能的同时,需要加强都市景观的整治与优化组合。连结新都心和老都心的区域,构成大阪的东西都市轴,连接北部和南部的区域形成南北都市轴,两大都市轴相交汇的区域即构成市中心地区。而四周连接各区域并与其他都市相联系的广域轴,和上述两大都市轴共同构成了大阪市“田”字型发展模式。

2.神户模式

神户市地形结构特征是,北部和西部为山麓地带,南部和东部为面向大阪湾的港湾地带,因此其都市建成区即在这山与海的相夹地带之间延伸、扩展。神户既有的都市功能及产业配置格局为:山麓地带密集着传统的中小企业,港湾地带集中了钢铁等长、大、重、厚型产业门类,中间的平坦地带则为居住生活区和工商业区。然而对长、大、重、厚型产业的长期过度依赖,也同样给神户的都市产业结构转换带来极大困难,其中的解决途径之一,即是积极培育并发展高度服务型产业和高度头脑型产业。首先,利用从港湾地带撤离的钢铁企业的旧址,发展国际航运关联产业,并建设具有神户市特征的都市象征性建筑。其次,将神户建设成为国际多媒体文化都市,使之备包括业务研究功能、国际研究功能、文化交流功能、居住功能和防灾功能在内的复合功能,并在市域东部发展新都心,最终形成为多极网络型都市。

3.京都模式

以历史文化资源闻名于世的京都市,进入90年代以来,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难题,例如,市中心区人口的减少、传统都市景观的变化、大学向市中心区外的迁移、文化艺术创造力的停滞、区域联系功能的弱化,等等。为了克服上述危机,京都市制定的总体发展战略就是面向21世纪,发挥传统优势,增强创造能力,走保护、生、创造的都市振兴之路。首先,确定自然与历史景观保护区。在京都市历史与文化名胜古迹集中分布的北部地区,围绕着:景观保护这一核心,寻求与居住休闲、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国际交往等诸功能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次, 以协调为基调的都心再生区。京都的市中心区域具有在其他都市难以见到的特征,即居住区、工作区、文化区与旅游区等诸功能区之间的交错、共存。因此,探寻现代化的商业、商务功能的集聚与传统的店铺、街道之间的协调,是京都市中心区再生、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积极开发、建设新的都市功能集聚区。在京都市中心区的南部,作为都市开发建设的重点主要形成工业发展与文化功能、优良的居住环境功能以及高度的信息、流通、商业与商务功能的集聚区,使之成为京都市进一步发展的新区。

作为仅次于东京圈的日本第二大都市圈,关西经济圈的发展依赖于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形成由大阪市、京都市和神户市组成独特的关西经济圈三级都市结构,同时也为世界各经济圈发挥其区域优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谷人旭.日本关西经济圈21世纪产业发展构图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0(01):68-74.

[2]刘艳丽.深圳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的角色定位[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4):41-42.

编辑:高艺丹 蔡峻

审核:蔡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