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强省贡献杭州担当
  发布时间:2020-12-01 11:09   来源:城市怎么办

党的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唯有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能彻底解决“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短板,突破逆全球化下外方人为断供关键核心技术的桎梏,高质量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02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以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为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建设创新强省,就必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杭州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始终走在前列,从2017至2019年,杭州近三年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杭州引才政策不断加码,人才服务能级不断提升,杭州人才结构日益多元,人才生态更加优化,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杭州以科创赋能实业、以人才引领创新,逐浪新经济潮头,打造浙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强省的“重要窗口”。

01

坚持“人才强市”战略,

构建全球领军人才蓄水池

杭州能广纳全球人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世纪之交的2001年,杭州就大力推动“新世纪人才工程”,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杭州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杭州第一优势”的理念。市委市政府前瞻性地洞察到,在缺乏港口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的情况下,属于杭州的比较优势有且只有环境和人才。2004年,杭州通过《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在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人才培养、人才引智、激励机制、流动机制、党管人才等方面构建了最初的杭州人才发展体系。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杭州持续推动《杭州市有突出贡献留学人员奖励办法》、《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数十个配套政策,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充分调动和激励各类人才建设杭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009年底,杭州市人才资源总量133.7万人,其中党政人才资源3.7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4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55.5万人,高技能人才资源15.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9.8万人——杭州人才强市战略布局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产业基础、社会基础基本形成。

十二五期间,杭州出台以《关于杭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杭27条”)为首的30多个政策文件,“杭27条”通过人才A至E类的精细划分,构建了杭州特色的人才分类管理机制。此外,杭州大力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智计划、“815”高技能人才培训倍增工程、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五大市级人才计划工程,分别针对科研技术人才、海外人才、技能人才、创业人才、文化人才定向引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十三五期间,杭州人才政策持续加码。2016年11月,杭州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简称“杭22条”),“杭22条”坚持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优质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更大力度的货币激励,对新引进到杭工作人员发放硕士2万,博士3万的一次性生活补贴。

2018年,杭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简称“聚才10条”),外国人才在杭可享受七项出入境便利政策,其携项目来杭创办企业,经评审给予20至500万元不等的创业资助,特别优秀的人才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

2019年7月,市委印发《关于服务“ 六大行动”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意见的实施细》(简称“杭37条”),并在2020年2月24日印发《关于服务保障“抓防控促发展”落实“人才生态37条”的补充意见》,保障“杭37条”在疫情期间的稳步落实。“杭37条”通过重磅政策招才引智,比如:在对来杭就业大学生发放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5万一次性生活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每年1万租房补贴,最多可享受6年;提高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给予A类顶尖人才最高800万购房补贴,B、C、D类人才分别给予200 万、150 万、100 万购房补贴等等;新政还包括加强抗疫人才重点招引、高层次人才实施专项奖励、支持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等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截止至2020年8月,杭州全市人才总量约276.7万,累计认定A类至E类高层次人才2.2万名。

从“新世纪人才工程”、“杭27条”、“杭22条”、“聚才10条” 到“杭37条”以及一系列人才工程计划,杭州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人才强市”战略,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精神持续深化引才政策,在构建全球人才蓄水池上取得显著成绩。

02

数字经济和新型制造业“双引擎”,

搭建激发人才活力“大平台”

将人才引领优势转化为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就需要为人才的创业创新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平台基础。没有产业基础,人才产生的价值就没有市场需求和转化条件;没有平台基础,人才之间和企业之间就容易各自为战,难以汇聚做大做强的合力。

在产业基础方面,杭州努力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的发展体系。

近两年,杭州目标“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定位,全方位开放“城市大脑”、“1+N”工业互联网平台、5G×人工智能(AI)等应用场景平台。在5G+四基、集成电路、信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安防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19年9月,杭州又推出“新制造业计划”,以培育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谋划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万亿级产业集群1个,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数字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5个,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工业设计等百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同时要求将机械、化纤、化工、橡胶、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纺织化纤、精细化工、电气机械、食品饮料等4个千亿级产业发展。

在人才平台建设发展,杭州搭建了城市集群平台、产业园区平台、高校科研院所平台、赛会聚才平台、众创空间平台、战略试验平台“六大人才平台”。

以城市集群平台为例,十三五期间,杭州大力建设两核六极多点的人才集群平台示范城市。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主引擎,城东智造大走廊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打造以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未来科技城国家级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两核,以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经济开发区、西湖(之江)智汇创新先导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区”和青山湖科技城、江干钱塘智慧城“两城”为六极,上城山南基金小镇、下城创新中国产业园、拱墅智慧信息产业园、富阳银湖科技城、桐庐富春江科技城、建德新安江科技城和杭州师范大学等为主的多点驱动,人才智力高度密集、科技创新高度活跃、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多元人才集群平台。

再以赛会聚才平台为例,杭州定期举办各类人才活动,以重大活动宣传杭州、以重大活动集聚人才,形成杭州人才活动品牌。2020年,杭州已连续举办了11届“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5届“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10届“侨界海外精英创新创业峰会”等大型赛事和活动,促进杭州企业、园区、风投创投机构与海外人才、项目对接,推动海外人才项目在杭落地。

“双引擎”和“大平台”构建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市场基础、配套基础,为集聚全国全球人才来杭筑梦、追梦、圆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杭州全力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全面打响“数字杭州·双创天堂”的城市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03

贯彻“环境立市”,

打造不拘一格的人才环境

除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引导,真正要把人才的心留在杭州,仅仅依靠产业环境是不够的。为此杭州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提出“环境立市”战略,即坚持“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治安环境、体制环境”的大环境理念,千方百计“做环境”,“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使杭州真正成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集聚的“洼地”,成为各方人才投资创业的“天堂”,这才是杭州与人才共生共荣、共享共建的根本。

仅仅以政务环境为例,市人才服务共享平台以办理“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标准,整合人事档案、户口挂靠、毕业生就业、流动人才人事档案管理等窗口经办业务,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更多事项“一次都不用跑”。2020年 5月14日,杭州又创新推出“人才码”,以数字化认定手段和兑现方式,统筹整合医疗健康、子女教育、购房落户、双创支持、交通出行、休闲旅游等服务项目的在线办理,实现了办事“一站入口”、双创“一帮到底”、服务“一码供给”。截至8月底,已有1.5万名高层次人才申领“人才码”,5782人次码上申领补贴,总金额达1.6亿元。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始终把服务人才作为核心任务,营造了人才舒心生活的最佳环境,让人才再无后顾之忧。

在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大环境之外,杭州还构建了不拘一格的“人才环境”。一般语境中的人才往往会局限在科技人才、学术人才、研发人才等,而杭州始终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打破身份、职称、学历等传统观念的限制,倡导“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思想,充分鼓励每一个杭州人和新杭州人“行行出状元”,使杭州真正成为一座变人口压力为人才资源的城市。

十三五期间,杭州不仅引进集聚一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科技人才,同时也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6支人才队伍建设。2018和2019年,杭州连续两年大幅修订《高层次人才认定目录》,以“发展需求认定人才”为导向,极大地增加了覆盖的领域,同时把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市场元素也纳入评定标准。来自申通快递的李庆恒在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并以此获评杭州市高层次D类人才,是杭州“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环境的有力证明。

正是贯彻落实“环境立市”战略,打造优质人才生态环境,杭州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成功构建了以科技人才为基础,覆盖科技、文化艺术、教育卫生、技能、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对象体系,真正实现“人才强市”。

十三五期间,得益于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五位一体”生态体系的综合施效,杭州已然成为人才汇聚的创新沃土。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等各路创新人才钱塘会师,数以万计的人才支撑起双创根基,保障着杭城创新活力的持续激发。

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时期,杭州应继续坚持“人才强市”、“环境立市”战略,进一步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加强重点关键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创新激励体系、建设一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为浙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做出杭州表率、贡献杭州担当。

供稿:邱浩钧

审核:蔡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