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街成趣,自然融入 —— 四川宜宾龙头山商业街的设计解读
  发布时间:2020-11-24 10:02   来源: 城市怎么办

前言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从城市诞生时起,塑造城市之美、创造美好生活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美丽城市”是指全面彰显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政治清明美、生活幸福美,具有自身特色,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城市。

城市之美研究院即日起与战略合作单位共同推出案例深度解析,分享实操经验,共同助力美丽城市建设。

玉湖凉亭、茂林修竹,位于四川宜宾三江新区龙头山下总投资约13个亿,占地1万亩的竹文化生态公园已于今年国庆节开园。竹文化生态公园规划中,建设的内容包括景观工程、宜宾市文化馆、宜宾市博物馆、竹文化博物馆、赏竹商业街等。商业街作为连接良好生态环境与繁荣经济业态的桥梁,又该如何规划设计呢?一份“园街成趣,自然融入”的宜宾龙头山商业街设计方案会带你看到宜宾未来的无限可能。

一、宜宾龙头山商业街现状

宜宾龙头山商业街、大师工作室位于龙头山竹生态公园的主入口区,与公园是既独立,又相互依存。是整个公园片区及周边商业比较集中的区块,也是整个公园的重要交通节点,承载着片区配套和集散的功能。同时,大师工作室又是作为竹博馆的延续。因其位置显要,几经多方案必选,最后选定以龙头山竹生态公园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环境,将商业街建筑和大师工作室建筑融于公园环境中,与公园形成一体的设计原则。

宜宾市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体,岭谷相间,平坝狭小零碎,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龙头山公园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部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内,距主城 7km。商业街、大师工作室项目用地。位于龙头山竹生态文化公园西北角的园林商业区内。整个商街、工作室场地呈南北向“L”型,南北长 327m,最窄处 80m,东西长 220m,最窄处85m。场地东北侧是 110kv 变电站,西侧临城市干道长翠路,北侧临峥嵘路。南侧是公园主入口和市博物馆和文化馆,东侧临白沙堰。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依据地形分成三块场地标高,南侧场地标高为 317.5m,中间场地标高为 323.5m,北侧场地标高为 324.5m。

二、规划设计难点

龙头山商业街、大师工作室座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内而又要与公园呵成一气,给设计带来颇大的难度。

难度之一:

场地地形复杂,地势变化较大,且为狭长的“L”形,场地内又有 110kv 变电站。建筑设计必须密切结合地势,因高就低,最小限度改变地形。

难度之二:

项目场地南侧为大体量的博物馆建筑,此处若再建大体量的商业街和工作室建筑,容易弄巧成拙,造成建筑拥挤感,破坏公园景观,设计必须满足商业街、工作室建筑使用功能的所需面积,又不能影响公园入口的整体环境,最大限度的将建筑做得隐而不露。

难度之三:

龙头山竹生态公园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如入口区出现过多建筑,容易破坏原有自然、生态意境。因此设计必须最大程度的反复推敲、精心布置,将建筑与整个公园入口环境相融合,建筑融与环境中,亦做到形散而神聚。

三、规划布局:园街相融

由于项目场地所处的特定环境,最终选定在以自然环境为主,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密切交融,将户外景观纳入室内视野;注重建筑体量、风貌对景区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控制建筑的面积。设计从总体布局到功能分区,尺度要求,依据不同空间的使用功能和服务人群,设计尺度宜人的空间和小品设施,以期达到优美景观和完善服务功能高度的结合。注重体现园、街的建筑特色。

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结合当地民居的特色,以实墙、玻璃、竹格栅相结合,形成虚实变化,色彩淡雅明快。在建筑之间适当保留空地,作室外休憩之用,形成动静结合的活动流线。在整个商业街中保留戏台、牌坊、阁楼等三处传统仿古建筑,与民居建筑相结合。建筑通过连廊过渡,丰富空间变化,增加建筑的空间层次感,与环境相映成趣,融为一体。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环境。展示建筑主体,向环境内延伸,并与公园融为一体。既满足商业街、工作室自身的使用功能要求,又成为公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体布局的结构是以点成面,点以商业建筑单体、大师工作室为点;片各相邻的建筑单体、大师工作室形成各个片区;线连廊、街巷;区以连廊、街巷串联各片区成整个商业街区。

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依据地形分成三块场地标高,南侧标高 317.5m 场地,主要布置商业街,中间标高 323.5m 场地,布置大师工作室和部分商业街建筑,北侧标高 324.5m 场地,为大师工作室,并设有单独的出入口和小广场。各场地之间通过踏步、连廊和过街楼连通,使各场地之间既有区分,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商业街为东西向布置,内街,两侧为商铺。通过入口广场牌坊引导,进入商街内侧的戏台广场,分两侧进入商街。商街入口处设有小型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商业街西侧为特色餐饮(商业街 D 区)和特色小吃(商业街 B-1 区);东侧为当地名优产品展销、茶室及轻餐饮等(商业街C1-C6 区);南侧为商铺及旅游咨询服务(商业街A1-A2 区);中部为广场活动区,设有戏台,可以进行商业宣传、旅游宣传活动(商业街 B2-B3 区)。北侧大师工作室为独立式院落式,南北向布置,院落各设置游客、工作内勤出入口,使用上互不干扰。大师工作室的展陈用房面向商业街,便于游客参观。工作室出入口和活动广场相近,便于人员出入与活动使用。

四、规划特点:尊重环境、自然为要

建筑物的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 “大自然为建筑的主题——设计提供了素材,我们今天所知的建筑形式正源出于此。……自然的启示是取之不尽的,它的富有远超乎人的意料……,对建筑师来说,没有比自然规律的理解更丰富和更有启示的美学源泉。” 每幢建筑物都是基地的唯一的产物。园林建筑的设计更是如此。必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好比是土生土长的一样,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作品。

商业街、大师工作室所处的特定环境,决定了建筑必须是小体量的,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的布局,化整为零,通过连廊、街巷进行连通成片。建成后的效果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丰富了公园园林建筑,无论建在大尺度的风景区内,还是建在小范围的园林环境中,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即要满足自身的使用功能和满足游人观赏自然风景的需要,又要成为被观赏的自然景色中的一个组成内容,也就是说,它们兼有观景与点景的双重功能。在设计中,如何把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环境整体协调的美学效果,是风景园林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在商业街、大师工作室的设计中,除了满足商业街、大师工作室的展陈、销售等功能要求外,更要考虑的是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关系。使其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点景的作用。商业街 C-6 登高远眺的阁和入口牌坊本身也就丰富了公园入口区的园林景观。

“自然环境为主,建筑为从”。这是园林建筑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与自然环境相比,建筑的体量、尺度以及造型在整个环境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只是处于点景的从属地位。因此,建筑布局就应强调依山就势,自然天成,穿插点缀在自然环境中,将一些体量较大的建筑,有意识地隐藏于自然环境中,使其若隐若现;一些体量较小的建筑,随地就势相机布置,使其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通过街巷小路使其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美感。由于商业街、大师工作室处位置的重要性,在设计中,有意识的建筑化整为零,顺地形地势布置,通过联廊将建筑联系成一个整体。

建筑在整个自然环境中不喧宾夺主,融于自然环境中,与整个环境自然的、有机的融为一体。环境是自然的,建筑是人工的,特定的环境需要特定的建筑来充实,而特定的建筑更需特定的环境为依托,建筑和环境又是统一的、融合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合。《园冶》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特定的建筑就像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土生土长出来的一样。作为一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应在满足使用功能、观赏功能和造景功能的前提下,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随势而筑,特别是与大树、山石、地形组合构筑出优美得体的整体环境和建筑景观,融建筑与自然环境于一体,才能创作优秀的作品出来。

*致谢智库战略合作单位“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文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1]林阅春:《宜宾龙头山商业街设计小札》

[2]陈伟 蒋前川:《尊重环境 注重文化 以人为本——宜宾龙头山要建竹里商业街》

城市之美研究院是杭州城市学智库重点打造的协同创新平台,发端于201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立于2019年中国城市学年会,旨在通过“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推动“美丽中国”、“美丽城市”建设。

“环境立市”战略与杭州手法、生态类基础设施保护和利用的“POD模式”等相关理论与实践培训。联系人:王老师,0571-85236593

以POD+PPP+EPC综合开发模式为特色,为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战略定位策划、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土地一级开发、生态类基础设施保护和利用、产业导入及运营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全过程咨询。联系人:邱老师,0571-85851510

供稿:王莉萍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