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应邀为“浙江大学——河南省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高级研修班、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党校第69期处级干部班”授课
  发布时间:2020-11-20 10:03   来源:城市怎么办

11月19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为“浙江大学——河南省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高级研修班、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党校第69期处级干部班”作“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专题报告。河南省商丘市、焦作市、开封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南阳市等18个地市政府主要领导、城市管理局领导干部,安徽省直机关领导干部共100余人听取报告。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北华中区培训部主任张倩主持。

王国平指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关键要做到“七个新突破”:即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XOD+PPP+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

王国平认为,目前,中国城市政府共同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政府负债过高的问题。解决两大挑战的唯一途径是实现“政产学研资用”六位一体。中国一般所谓的城市基础设施多指经济类(或称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六大类工程设施。政府负债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类、社会类、生态类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额债务。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应该是也必须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应该也必须具备土地的溢出效应,即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特性。换句话说,立足后疫情新时代、“双循环”新格局,在不增加政府负债的前提下,通过“级差地租”理论与“XOD+PPP+EPC”模式,既有可能彻底解决政府投资强度不足的问题,又有可能彻底解决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模式不足的问题,进而实现项目资金平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王国平强调,各级金融机构应瞄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大消费、新基建、高科技、城镇化”等关键领域,要求政府委托专业智库或规划设计单位,提供以项目是否具有足够土地溢出效应为特色的新型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贷款的前置条件之一,进而从根本上控制住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及政府负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模式缺乏问题,进而落实“优地优用”政策,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

现场学员纷纷表示报告内容详实,受益颇深,了解了生动的城市建设案例,又领会到独特的城市规划理念。王国平还就河南省如何在坚持中原城市群主体形态下实现新突破、开封市如何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安徽省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与学员进一步探讨交流。

供稿:戴辰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