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讲话︱单霁翔:传承文化薪火,做杭州走向世界遗产的见证人
  发布时间:2020-11-13 09:59   来源:城市怎么办

故宫博物馆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单霁翔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早晨来到会场和王国平理事长拥抱以后,又共同回忆了当时申报世界遗产的难忘岁月。我们都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者,而我更是杭州走向世界遗产城市的见证人!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我们国家直到1985年才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中国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长城、周口店、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和泰山,这些巨型的遗产进入世界遗产以后,完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对于文化遗产的理念和态度。比如泰山,之前世界遗产只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共同生成的双遗产,第一次进入了世界遗产,这完全改变了我们对文物保护的认知。

1997年山西平遥和云南丽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引发了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2002年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这个规定虽然对我们中国很不利,但是出于平衡文化多样性的考虑,帮助更多的国家有机会进入世界遗产大家庭,这无疑是正确的。

全球每年大约有130多个国家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申报成功的不到30项。在这种形式下,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历史阶段,我们保护每处世界遗产都有抢救性,我们不断跟国际组织沟通,跟他们不断地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进行阐述,对如何把长长的名单申报进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申报行动。

01

世界文化遗产——西湖

2004年高句丽王城、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2008年福建土楼、2009年五台山、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2008年召开了世界遗产保护的杭州论坛,当时一系列的申遗工作实际上已经具备了申遗的条件,但是需要在蓬勃发展的大城市核心的地段、广阔的区域申报世界遗产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西湖的文化景观特色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就是三面云山里面不能出现侵入到文化景观的新建筑群。虽然国际社会对西湖申遗有很多不同的议论,但是西湖申遗在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最终成功了。

西湖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经验?我认为以下两点最重要:第一点就是如何保护历史性城市。杭州的地价与房价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西湖的三面云山里没有一个新建筑,这真正实现了梁思成先生当时的主张,历史性城市要保护老城,建设新城,就从西湖申遗这个时期,杭州坚定不移的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在钱塘江两侧建立了新的杭州城。第二点就是一座蓬勃发展的大城市如何走向文化城市。杭州作出了表率,西湖就是一个杰出的案例。

02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

大运河的申报从杭州开始,全国政协在杭州召开了京杭大运河保护申遗研讨会,启动了大运河申遗项目,大运河连接了35座城市,一个大型的遗址,如何能成为世界遗产?经过了不断地深入研讨、编制保护规划、世界遗产规划,大运河在2014年成功进入遗产名录。那么大运河保护什么?我认为它保护了以下16个方面:保护大运河沿线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建筑景观、工程景观、运输景观、河道景观、街区景观、园林景观、宗教景观、商业景观、民居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艺术景观和各具特色的城镇景观。

通过大运河沿线的保护,我们给世界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首先过去保护局限于一个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后来保护扩大到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历史城市,现在我们还要保护那些文化廊道,线性文化遗产,这给世界提供了突出的案例。其次我们保护的内容,已不再是那些寺庙建筑、宗教建筑、皇家建筑等纪念性建筑,而是要保护普通人们的生活所留下的那些传统的社区、传统的民居、传统的商业、传统的生产地点。最后就是今天文化保护不再是政府的专利,也不再是文物的专利,是亿万民众都能参与的事业,在保护过程中要给予广大民众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收益权,这是从大运河申遗中所取得的体会。

03

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意义重大。我们虽然有五千年文明,但是走向世界的步伐比较慢,良渚古城遗址开辟了先例。过去良渚古城也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景状,有酒家、废品回收站、工业企业、水塔、印刷厂、居民住宅、山体等,现在来看这些都是文物重要的组成部分。杭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要保护这项世界遗产,把它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喊出口号“中国的考古遗址要像公园一般美丽”。现在良渚古城成为了世界遗产,它走向了世界,向世界诉说5300-4300年中国古老的文明。

现在疫情虽然还没有完全消除,每天仍有数以万计的观众走入良渚古城。他们在遗产里面拍照、享受大自然、享受五千年文明,特别是5G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们文化体验的丰富感。除此之外,遗产里还有很多互动活动,比如民谣乐队、国风民乐、家庭聚会等,遗址成为了人们社会教育的生动课堂。好的考古遗址,它不能远离今天的社会,它应该是人们能用共享的生存空间,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在感受中了解真实的中华传统文化。

杭州还会有奇迹!杭州在2011年启动了临安城遗址,杭州作为古都并不是因为西湖,是因为南宋的临安城,临安城不同于我们开封城,不是平地,是丰富的丘陵地带,非常丰富多彩,南宋的科技、艺术是中国在那个时期最辉煌的一段时期,所以临安城的申遗,将是我们杭州下一个走向世界的亮点!

每次参加我们城市学的高峰论坛,都很受感动,祝贺我们城市学年会,祝贺我们城市学的研究工作越来越成功!谢谢!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供稿:周燕娜

审核:李明超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