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应邀为马鞍山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作“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 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0-10-21 10:42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20年10月20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前往马鞍山市,为马鞍山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作题为“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专题讲座。讲座由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袁方,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市中级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其他在职副厅级干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秘书长,市四套班子副秘书长;各县(区)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县(区)政府分管城市建设负责同志,各开发区、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城市建设负责同志;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市政协委员;相关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市直机关干部代表等近800人参加。

王国平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关键要做到“七个新突破”:即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XOD+PPP+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

王国平指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群。只有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才有可能推进城市网络化发展,才有可能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长,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短。坚持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是要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自转”是内因、是基础,“公转”是外因、是保障。马鞍山要以更大力度推进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主攻南京都市圈,通过“规划共绘、设施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土地共谋、社会共享、机制共创”,在加快融入中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

王国平强调,坚持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要高度重视“TOD”模式。如北京新东站、上海虹桥站、杭州东站就是TOD模式应用的典型案例。对马鞍山而言,要充分利用TOD模式的集聚效应,一揽子研究并解决高铁线、高铁站、高铁枢纽、高铁组团、高铁经济、高铁时代等6个方面的问题,以高铁、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王国平强调,当前,很多地方在产业发展领域与城市发展领域中都存在“低、小、散、差”等结构性问题,只有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镇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以城镇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突破两者各自面临的瓶颈。马鞍山作为“钢城”,要坚持两轮驱动发展,就要立足深厚的自然资源底蕴和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升级版的总体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转型示范为标杆,闯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王国平认为,只有在坚持“XOD”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应用“XOD+PPP+EPC”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进行一体化开发和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关系,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土地的增值,通过土地的增值反哺城市的发展,才能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钱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人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等四大难题。

王国平强调,城市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至少可以划分成“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六个子系统。要高质量地推进城镇化,使城镇化真正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需之所在、最大的发展潜力之所在,就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高层次研究的“六高方针”。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以最小的成本、最低的风险、最大的成效,顺利地完成新型城镇化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在总结中指出,王国平理事长的报告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围绕“七个新突破”,立意深远、观点鲜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马鞍山市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提供了思路。下一步,马鞍山将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方面学习杭州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讲座前,王理事长在李强副市长陪同下,考察调研了薛家洼生态园、滨江文化公园、马钢特钢公司,深入了解马鞍山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现状。

供稿:蒋捷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