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何谓?
  发布时间:2020-09-09 10:38   来源: 城市怎么办

“乡愁”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母题,同时也提供了理解“中国”历史流变的美学视角,因此它总是作为一种文学或美学的意象被认知,如余光中笔下那“一湾浅浅的海峡”。2013年,首次中央城镇化会议将“记得住乡愁”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乡愁”开始以一个诗化的政治目标的形象进入人们的视野。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意见的提出,固化了人们对作为政治目标的“乡愁”的认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乡愁”的不同内涵。

作为文学和美学意象的“乡愁”

1.古代与近代中国的“乡愁”

古代的“乡愁”,大多是在人们离开故土家园的流动生活中生发的,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无所归依。此时,“乡愁”唤起的不仅是人们对时空距离上故乡的思念,还有对虚拟精神家园中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渴望。古代的“乡愁”,也可以是政权更替之时由国家动乱而引发的民族情感。故乡故国的失守、文化传统的断裂,共同引发了江山易主后想归而不能的故国哀思。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咏,都表达了更宏观层面的“乡愁”。

近代的“乡愁”,是对以乡村为载体的落后愚钝的“国民性”的发现,是一种带有批判意识的文化启蒙。自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百年,不仅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震荡的历史。在以鲁迅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的作品中,“故乡”成了落后愚昧的旧中国的一种隐性象征,“乡愁”也变成了对民族文化中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的深刻自省。近代的“乡愁”,也是用以缅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故乡。在经历了历史转折时期国家和民族对自我传统的批判性反思,也感受到城市文明对个体心灵的压迫后,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另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追忆那曾经田园牧歌式的故土生活,并将之理想化为灵魂的栖居之所。这不同于批判式文化启蒙的“乡愁”,而是一种带有自我精神拯救力量的对传统生活的回望。

2.现当代中国的“乡愁”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中的“异乡人”。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却无法真正融入其中,同时对于故乡来说他们又是一群回不去的出离者。于是“乡愁”就体现为新城市人在乡村农耕文明和城市工业文明的相互碰撞下产生的一种生存焦虑。这种焦虑也触发了80年代以来寻根文学、新乡土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出国热”导致一大批怀揣着现代梦的中国人移民海外,漂泊于异国他乡。在中西两种文化夹缝中生活的移民群体想要融入异域生活,又无法割舍中国情结。于是故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成为华裔文学创作的主题,以此寄托“乡愁”。对他们来说说,“乡愁”是一种在他者文化视域下对自我精神家园和文化身份定位进行重新建构的情感表达。

综上,现代以来的“乡愁”,是城市异乡人和海外漂泊者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探讨与反思,是身处“异乡”的精神漂泊困境的一种表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当代语境下的“乡愁”内涵又有了新的变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联袂扩张的进程中,一种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乡愁”开始泛起。此种“乡愁”源于人们在流动的、多变的、快速化的社会中无处安放自身的焦灼感。文化普世主义的发展消解了由性别、种族、民族、地理、历史、神话等因素所塑造的文化经验的原初性和本真性,于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无家可归、无所依托和缺失方向的散文化状态。而“文化乡愁”的发展有利于重新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信,以对抗现代社会中缺乏文化认同的状况。同时,“乡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也是重新塑造“中国”的世界形象的过程。

作为诗化的政治目标的“乡愁”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愁”

2013年底,首次中央城镇化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等指导性意见。在此背景下,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了“乡愁中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共论“乡愁”。与会学者认为,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乡愁”应是涌入城市的乡民对传统生活模式的依恋和对当下城市生活的失重感相互交织而成的一种困顿体验。这种困顿源于城市化浪潮中乡民主体理性和情感的纠结所造成的悖谬:从乡村到城市是乡民的主动理性选择,但在情感上他们仍对曾经的生活经历存有一种依恋。也即前文所提到的“城市异乡人”所面临的认同困境。

可见,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愁”是对本土认同感和环境归属感的表达。“记住乡愁、留住乡愁”的要求,就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注重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获得。切实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留住乡愁的“形”和“魂”,可以有效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方面的精神需求。换言之,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建设更具人文关怀的城乡文化共同体,这并非要求城乡文化一体化,而是将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结合起来,既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也能守住乡愁文化的根。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愁”

2017年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2018年9月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再次提出要“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自此,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愁”的关注转向了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愁”的关注。这两者一脉相承,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对乡愁元素的重视和发掘,主要探讨如何保护乡村风貌、延续乡村文脉,以及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各种具体途径。

如果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留住乡愁”,偏向于帮助人们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宿,那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留住乡愁”,更偏向于是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建构,从而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对建筑遗存、街巷布局、地景地貌、民俗文化等能够体现地域文化和特色,并能使人产生归属感的乡愁景观进行设计,构建人文景观相容共存的乡村环境;通过对作为乡愁载体的记忆档案如文献、口述、民俗、声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开发,保存乡村文化的脉络;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进行新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从而留住乡愁;通过引入资本盘活乡村各行各业、改善人居环境吸引城市人口回归乡村等措施,让乡愁“生根”,等等,都是重新建构乡村文化、恢复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

此外,“乡愁旅游”的发展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乡愁旅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乡愁情结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者因对家乡、逝去岁月和历史传统文化的眷念而产生的一种旅游行为。”“乡愁旅游”空前发展的原因在于旅游者能从中寻觅到到“乡愁”,是一种“逆城市化”的回归。因此,“乡愁旅游”吸引物体系的建构要以乡愁符号的保护、乡村文脉的延续为基础;而“乡愁旅游”的营销也应当以“乡愁”为情感共鸣点吸引人们的目光。

结 语

无论哪个时代、哪种语境,“乡愁”都带有“回归”的意涵,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可以归依的“情感乌托邦”,因而引发了诸多文学和美学的想象。作为文化概念的“乡愁”不是指具体的场所、人、事、物,而是一种抽象模糊的意象,指代那些能够安放灵魂的、能从中获得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而作为诗化的政治目标的“乡愁”主要探讨的是形而下层面的应用问题。尽管城市治理者关注到涌入城市的农村务工者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问题并试图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予以解决,但大多数时候,人们对“如何留住乡愁”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建设乡村景观、营造场所环境、保存乡村文脉等,但这些都只是对外在环境建设的关注。要“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深入内里,回到形而上的视角去探讨“人”如何在乡愁文化中获得文化认同、构建自我身份的问题,并运用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杨吉华:《“乡愁”的审美表达与“中国”历史流变的文学书写》,《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141-148

[2]王杰:《乡愁乌托邦: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探索与争鸣》,2016(11),4-10

[3]种海峰,《全球化境遇中的文化乡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7-60

[4]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30-38

[5]张帅:《“乡愁中国”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乡愁中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述评》,《民俗研究》,2014(2),156-159

[6]庄伟光、邹开敏:《关于乡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研究》,《南方论刊》,2020(1):23-25

供稿:来晓维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