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川:城市环境更新的创意植入与重塑
  发布时间:2020-09-07 10:58   来源:城市怎么办

生活品质和生活便适度是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的影响下,城市的开发、更新和复兴开始更关注环境的平衡关系,注重运用文化元素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面对城市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深度介入的整治方式显现了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而随着文化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环境更新也渐渐成了城市有机更新的一种新模式。文化创意与生态融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它既是文化新业态与新思想生成的现实基础,更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

经过日本殖民统治、朝鲜战争之后百废待兴的韩国首尔,在政府振兴经济的号令下,工业化进程加快,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迅速发展,经济快速崛起。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及资源环境带来的挑战,首尔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强调以文化、设计作为其发展重点,打造“设计首尔”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首尔”。

为实现“设计首尔”的城市转型目标,开展了诸多工程,其中清溪川复兴及周边环境改造,成为营造可持续环境再生的催化剂,并振兴了首尔的历史和文化创意空间,更通过改变市中心的结构,使城市实现均衡发展。该项目将创意设计与城市环境更新相结合,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实践。

清溪川最早是一条城市内河,全长10.84公里,总流域面积59.83平方公里,曾受到严重污染,20世纪60年代首尔市政府在河道上修建道路,70年代韩国经济飞速发展,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又在清溪川上盖板建设高架。进入21世纪以后,在首尔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指引下,2003年7月,清溪川及周边地区复兴工程开始实施;2005年10月1日,工程竣工,清溪川开始对外开放。

清溪川在空间发展中采用分段处理的设计理念,将创意产业与城市历史、城市环境更新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将复兴工程分为历史走廊、数字媒体走廊、城市绿色廊道、城市创意走廊等不同的设计主题。

01

#历史走廊

清溪川的西部上游紧邻朝鲜王朝时期的皇宫——景福宫,附近建有多座文化宗教活动场所。依托已有的历史文化积淀,该地区在近代建成了韩国的政治中心,在此设立了首尔市政厅。为了能在景福宫附近创造一个能体验历史文化的空间,市政府把有600年历史的首尔中心道路世宗路,由车本位转变成了人本位的空间,让人们在此能同时欣赏周边景福宫和北岳山美丽的自然景观,并推进了修建光华门广场的工作。在光华门广场前期规划过程中,设计师提出了多种方案:将广场设置在世宗路两侧、中央或者一侧。但最终为了保证历史景观和自然风貌,在光化门到世宗路十字路口和清溪广场的世宗路中央修建了光华门广场。位于世宗路十字路口和清溪广场之间的“清溪川连接部”由连接清溪川和景福宫的步行线路组成,形成一条历史走廊。

位于历史走廊的首尔新市政厅是首尔城市管理机构办公和市民活动的场所。新市政厅建设目的是整合原市政厅周边破碎的人行路网,同时要求它必须是生态友好的高科技现代建筑,并且要适应韩国地形,满足首尔市民的文化情感需求。新市政厅的设计灵感来自其对面的首尔广场,首尔广场是首尔象征性的中心,也是现有唯一的室外公共空间,市政厅概念设计是在垂直方向上扩展首尔广场。首尔市政厅的办公空间布置在垂直广场的背后,文化设施设在顶部空间,是悬挂在结构上的。可呼吸的幕墙专为风力循环设计,环抱着垂直广场、文化设施和多层的悬挂阶梯结构,市政厅的建筑设计主题也体现了“创意首尔”这一文化主题。

02

#数字媒体走廊

紧邻历史走廊的是数字媒体走廊,该区域的规划目的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来创造一种新的城市文化——通过政府与民众的合作来改善城市环境。在数字媒体走廊中最重要的两个项目是数字媒体艺术区和明洞街区改善项目。在清溪川与明洞街区之间规划了步行路线,将清溪川与数字媒体产业区相联系。

位于首尔市西部门户上岩地区的数字媒体城,曾经是一个巨型垃圾填埋场,而如今却即将成为首尔人引以为豪的总面积569平方米的数字媒体娱乐中心地。这里集中了韩国广播、游戏、电影、动漫、音乐和网上教育等基于信息技术的众多新媒体产业,成为一个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创意数字园区。

明洞位于首尔中区,明洞大街是指从地铁4号线明洞站到乙支路、乐天百货店之间约1公里长的街道,面积0.44平方公里,每年有400万人次以上的外国观光客来此。2000年3月,明洞商业街被政府指定为观光特区。明洞街区细致入微的城市街区改造,强调文化创意、以人为本、舒适便捷的理念,加以数字技术的介入,成功地将传统空间中的时代体验这一主题穿插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中,成为首尔公共空间的一张品牌。

03

#绿色走廊

跨越清溪川的绿色走廊宽90米,长1公里,目的是在清溪川、昌庆宫、宗庙与南山之间建立绿网,保障首尔市区到南山的城市景观廊道,形成连接汉江水轴和城市南北向的发展绿轴,实现了把首尔市建成景观环境的城市目标。

“亲水、亲民”是清溪川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而这归功于下沉式复式断面的河道设计,河道两岸铺砌多个层次的亲水平台,步行道贴近水面,以达到亲水的目的。最终,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亲水大峡谷”。清溪川的水源并非天然来源,而是大部分取自汉江水,将汉江水抽到清溪川上游补水,同时,通过地下水、雨水以及市政中水实现最清溪川水源的最大补给。

04

#创作廊道

在设计之都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市政府力求建设一座城市地标型的建筑,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活动空间,并使之成为设计与时尚并存的旅游景点。市政府邀请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这里打造了一座38000平方米的世界最大非标准建筑——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首尔DDP)。DDP的设计彰显了保护场地历史和将新发现的历史元素融入建筑景观中的决心,建筑环绕古城墙和历史文物,形成结构的核心因素。外部景观将首尔改造成为一个更加绿色的城市,而建筑表面的虚空和褶皱空间提供了一览下方、创新设计世界的窗口。东大门设计广场成为连接城市当代文化、历史文物和新兴事物的重要桥梁。

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是首尔创意产业发展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使首尔的城市形象和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促使东大门成了新的文化区。DDP周边形成了多功能混合的文化区,包括设计、展示、购物、旅游、居住等多种功能。这种多功能混合文化区不仅促进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对城市空间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

05

#结语

清溪川复原工程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城市环境更新改造,而是在全面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设施。清溪川如同一条纽带,串联起市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节点,同时这些文化节点的发展也大大增加了清溪川的魅力,更深层次激发出首尔市中心的活力。清溪川周边地区形成了以文化为中心的多功能混合城市高品质空间,这种混合文化街区不仅聚集了各种创意产业,加快首尔市的产业转型,同时也有利于城市空间转型,对城市的文化提升、空间品质的创新、宜居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小峰,赵婷.城市发展历史长河的美丽浪花——韩国首尔清溪川景观复原工程[J].园林,2012

2.刘平.“设计之都”首尔:文化创意促进城市转型[J].上海文化,2014

3.鲁剡歌. 创意城市:艺术造物视野下的文化想象与环境重塑[J].上海城市管理,2014

4. 徐翔,丁思辉,喜罕娇.“创意植入”: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辐射路径.上海城市管理,2017

供稿:张朵

审核:蔡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