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质量发展与“十四五”规划研讨沙龙在杭州城研中心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09-07 10:53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关键之年。为贯彻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浙江省《关于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的指导意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465”国企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推动浙江省国企确立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9月3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杭州城投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国企高质量发展与‘十四五’规划研讨沙龙” 在杭州城研中心成功举办。杭州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红良,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等领导出席沙龙活动。杭州城投集团集团本部、全资企业及控股企业负责人,浙江盐业、浙旅集团、省国资委、省交通集团、省能源集团、市商旅集团等国企负责人,及和君咨询公司代表、城研中心研究人员及博士后8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上午,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作题为《新时期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主题报告。他指出,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战场主阵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是割裂而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把握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为企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他强调,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科学系统地解决城市问题。推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遵循发展规律,突出鲜明导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高层次研究的“六高方针”,进而现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奋斗目标。

江山舞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和君咨询董事长兼总经理、和君首席经济学家王丰作题为《产经大势与企业战略思考》主题报告。他指出,以“基建+世界工厂”模式的增长红利已基本耗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升级到新的轨道。“自足循环+中国创造”理应成为未来的模式。他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全球经济和产业都将面临大调整,全球产业链面临全面重塑。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由“互补合作”变为“竞争合作”,与发展中国家由“竞争合作”变为“互补合作”。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只能靠科技创新和创造新兴产业来实现。“不搞大水漫灌”是不再对旧经济的产能扩张“灌水”,但对科创和新经济一定会发动一场“大水漫灌”。

王丰 和君咨询董事长兼总经理、和君首席经济学家

下午,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包海波作题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浙江新生产力布局》专题演讲。他指出,沪甬舟“一体化、同城化”将深刻改变浙江经济“版图”,联手打造世界级自由贸易港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大有可为。他认为,发展战略空间已经发生转换,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成为未来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包海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和君资本合伙人、证券投资及并购重组专家黄前松作题为《A股注册制与企业资本运作》专题演讲。他指出,以科创板注册制为起点,伴随着新的宽松周期、投资者结构的改变以及上市公司金字塔式的不断分化,马太效应明显,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时代已经到来。他认为,搭建投资平台,是集团打造利润增长极的有效方式。“控股直投+基金投资”的融合联动模式,是投资平台实现功能定位高效路径,能够有效地兼顾战略投资与财务收益。

黄前松 和君资本合伙人、证券投资及并购重组专家

“十四五”时期是浙江省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是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时期,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发展模式加速转换的关键阶段。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在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发展与国有企业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沙龙旨在为杭州城投集团、杭州城研中心、部分省市属国企等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围绕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共同探讨“十四五”时期城市与企业发展规划。

供稿:黄刚

审核:李燕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