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为何能成为杭州的“头号IP”
  发布时间:2020-08-18 11:45   来源:城市怎么办

“ 生态从来不是孤立的。

它与人民生活、城市发展休戚相关。

如果翻开人类发展史,就会发现许多文化、文明圣地发源于湿地。人类的启蒙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水草而居”。古老的河流、湖泊,神秘的沼泽、海滨,风吹稻香的水田、池塘……氤氲丰饶的“生命的摇篮”赋予大地勃勃生机。

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就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并指出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西溪湿地之于杭州,具有特殊的功能定位。从率先探索到创造经验,杭州是如何实现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西溪湿地为何能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鲜明导向?

01

湿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被誉为“地球之肾”。那如何保护这颗“地球之肾”,使它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呢?

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提案,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同年10月林业部草拟了《天然森林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在广东省肇庆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迅速。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对于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2年,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深入,早期对湿地保护主要参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相关条例和办法。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湿地的游览休憩需求与日俱增,而全封闭的自然保护区机械地把保护与休闲游览、资源开发等活动割裂开来,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经济的进程, 导致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尖锐。

同时,一些湿地无法达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要求,但又明显具有保护价值,对这些湿地该如何进行保护呢?另一方面,在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湿地区域却又具有显著的经济开发潜力,对这些湿地又应当如何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呢?

02

西溪湿地同样面临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溯本求源,先从西溪湿地的形成变迁历史说起。

湿地有天然和人工之分,天然湿地通常又被称为原生湿地。远古时代,西溪湿地所在的这片区域还是海洋,直到第四纪全新世时期,也就是生物界进化到现代面貌的那个阶段,在地质作用的影响下,这片区域逐渐经历了从海浸到海退,再到湖泊、沼泽的漫长演变,最终成为了原始湿地。

进入人类社会之后,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类农耕、渔事等活动的双重作用下,西溪湿地逐渐形成了以鱼塘为主,河港、湖漾、沼泽相间的独特形态。这种湿地形态虽然保持了原始湿地的许多特性,但已不能算是纯天然的原生湿地了。同时,这种湿地又与水塘、水库、水田等完全由人为修建起来的人工湿地有着根本的差异,虽然它也兼具了一些人工湿地的特征。

所以,现今的西溪,既非原生湿地,也不是纯粹的人工湿地,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次生湿地”。所谓“次生湿地”就是:对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构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使其适合于人类需求的、受人为与自然双重主导作用控制的湿地生态系统。简单地说,次生湿地就是原生湿地进行较多的人为干预,逐渐形成湿地景观与现代文明共融共生的和谐状态。

03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西溪湿地从隐在西郊逐步被城市包围侵占,湿地面积锐减,亟需保护。西溪湿地既然是次生湿地,肯定不能以自然保护区的方式进行保护。那采取什么方法呢?

2003年,杭州开始实施西溪湿地综保工程,既高度重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又高度重视对湿地资源的合理、适度利用,在国内率先采用“湿地公园”保护模式,通过外迁农居、恢复湿地生态、挖掘历史遗留等一系列举措,西溪湿地迎来了新生,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突出。

在随后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明确了西溪湿地的定位——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以秀丽的湿地生态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融保护、利用、研究、游览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它既不同于湿地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水景公园,而是兼有生态修复、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

2005年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西溪湿地公园为中国首座国家湿地公园。2006年2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获得首届世界休闲创新奖,“西溪模式”成为了全世界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保护和利用实践的典范,在同年的第二届国际湿地论坛上,“西溪模式”作为湿地保护典范向全世界推广。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成功实践,使国家湿地公园从无到有,在数量上有了质的飞越,截止2020年3月,我国目前批准进行试点(含已通过验收)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已达898处,湿地公园建设使一大批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极为显著。

04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两点:

一是坚持“积极保护”方针。

将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视为非常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的统一。

着力修复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积极开展植被修复工作,设置水禽栖息地和人工鸟巢,通过疏浚、截污、配水、生物防治“四管齐下”,改善西溪湿地水体环境和水体质量,提升了生态效益;对50年以上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实行“应保尽保”、“修旧如旧”,出台农转居公寓办理“三证”享受商品房待遇的政策,湿地公园工程涉及的各村级集体享受10%留用地政策,让原住民成为西溪湿地综保工程的最大受益者,设立特定区块全年免费开放、打造我国唯一一座以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实现“以民为本”,提升了社会效益;打造了以人文生态为精髓,以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兼具观光、会展、美食、演艺、购物、艺术、创意、培训、总部、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综合体,并开发国际龙舟赛、中国湿地文化节、西溪火柿节、听芦节、花朝节等新型的旅游产品,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效益。

二是坚持“生态、文化、产业、人居”四大功能定位。

落实生态功能,夯实“旅游”的基础。突出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和地域景观特色,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栖息地、防止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衰退的基本要求出发,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坚持疏浚、截污、配水、生物治理“四管齐下”改善水环境,将生态保护作为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落实文化功能,营造“求学”的氛围。注重挖掘、展示、利用源于次生态湿地的人文资源,使生态文化融于群众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融于建筑文化、社区文化,历史文化融入休闲文化、物产文化,不断提高文化与生活的亲和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力,形成独特的文化品质和宜学氛围。

落实人居功能,提升“居住”的品质。按照“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注重工作与生活的有机统一,景观区与居住区的有机统一,打破传统的城市按功能区布局规划观念,从市民的日常生活便利出发,形成功能协调、开放式、组团式的城市格局。

落实产业功能,构筑“创业”的优势。根据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体系统筹规划,以环境优势构筑经济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发达的文化经济、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才经济;提高知识、艺术、信息等软资源的配置效率,发展节约型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向人才支撑型、创新驱动型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国平. 坚持POD模式 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研究通报(2018)28号.

2.张德强. 西溪湿地:令人迷醉的人间天堂[J]. 绿色视野, 2016, 000(011):40-43.

3.高吉喜, 徐梦佳, 邹长新. 中国自然保护地70年发展历程与成效[J]. 中国环境管理, 2019, 11(4):25-29.

供稿:商文芳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