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生态优先”——西溪湿地综保工程六大原则详解(之一)
  发布时间:2020-08-14 10:13   来源:城市怎么办

【前言】新世纪以来,杭州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以民为本”六大原则,保护与利用“双赢”,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近期我们将逐篇回溯这“六大原则”的实践。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给人类提供经济和社会重要资源的具有高生产率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工农业生产和房地产开发等人类活动,以及水文系统的变化,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1971年2月,在伊朗拉姆萨尔召开了湿地及水禽保护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国际湿地公约》,公约指出:湿地是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如损失将不可弥补,缔约国应制定并实施其计划以促进其境内湿地的养护并尽可能地促进其合理利用。

01

何谓“生态优先”的理念?

西溪湿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不可多得的城中次生湿地。保护和恢复西溪历史上最佳的湿地生态、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根本出发点。

把生态优先放在首要位置,就是在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社会和经济效益要无条件地服从于生态和环境效益。坚持生态优先,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保存西溪湿地的现有状况。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保护。长期以来,由于超强度开发利用,西溪湿地原有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离历史上最佳的原生态已有很大差距。

因此,工作着力点在于西溪湿地的保护和修复上,在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研究基础上,保护和修复地貌、水域的原生性,保护好柿基鱼塘、桑基鱼塘、竹基鱼塘这些次生湿地的标志,加强湿地生态植物的培育,对现有植被进行必要修复,体现生物多样性,防止园林化倾向,突出自然和野趣,展示历史和文化,改善和优化西溪湿地现有生态,恢复和重建西溪历史上的最佳生态,形成与国家湿地公园相匹配的生态环境。

02

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的思路

西溪湿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已损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结构合理的湿地食物链,实现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重要目标。

一是加强原生态保护。对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块,应保持其现有相对封闭状态,不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

二是加强地形整理。对原有的桑基鱼塘、柿基鱼塘、竹基鱼塘采用西溪人插柳“贴”淤泥的传统方式,对塘堤及大树根基进行加固保护;对已经坍塌的塘堤缺口进行整理,沟通水系形成较大水面,便于吸引水鸟栖息;部分用于截浆池的鱼塘不再进行清淤灌水,任其形成湿地沼泽,以丰富湿地生态。

三是加强植被配置。按照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群类定义配置植物群落,采用苦楝、柿树、香樟、桑树、枫杨、大叶柳、竹木等乡土树种,对农居拆迁后留下的裸露地表进行复绿,形成具有西溪特点的种植形态,避免园林化种植;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只在极少数游步道两侧或航线经过的区域,补植部分水杉、沼生湿地植物,修复动物食物链,以优化和完善原生态;对需要体现西溪农耕文化、渔事文化特征的部分地块,在保留的农居周边种植部分菜地、果树、桑树,结合大片鱼塘及保留的部分木结构建筑进行渔事活动。

四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未经充分论证,不引入外来生物,严格防止外来生物入侵西溪湿地。

通过上述措施,更好地保护和培育西溪特有的由柿树、樟树、柳树、桑树、笋竹、芦苇等构成的水生、陆生植被资源和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资源。

03

落地实操:以西溪湿地植物园为例

湿地植物园选址在西溪二期建设范围的生态保护培育区内,沿园内现存文三西路为轴向两侧延伸,以自然河道为界,东端紧临紫金港路,西侧接花蒋路。总面积为55公顷。基地中以基塘系统为骨架的群落非常典型,代表了西溪的特色。

一是梳理现状。在植被方面,西溪湿地的原生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山地间的沼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长茂盛,种类丰富。但因为西溪以鱼塘—基—渚—溪系统为主,更典型的是人工种植在塘基上的经济树种,如柿、桑、竹、柳、枣、桃,形成柿基鱼塘、桑基鱼塘、竹基鱼塘、柳基鱼塘等类型。此外,还有不同种类的作物、杂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藻类。在道路方面,原有的文三西路湿地公园段曾经笔直地穿过生态保护培育区,道路路幅宽7米,水泥路面,在河道处架桥或涵洞连通两侧,文三西路给生态保护培育区带来较大干扰,但也是用地内的活跃因素。村落方面,文三西路西侧原有成片农居,农居占地面积较大,建设密集,外观形象散乱,景观形象不佳,因居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污染严重,面临着搬迁的难题。

二是研究论证。以湿地植物为主经营的植物园当时在全国并不多见,经过多方研究和讨论,决定西溪湿地植物园仍应立足西溪富有特色的基塘系统,以河流、滩地等生境的湿地植物的展示为主,并利用宅基地的生态修复,收集、保存和展览乡土的水生、湿生植物,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生境创造、适宜的生态群落营造,形成以游览观赏、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兼顾科学研究的湿地植物园,因此得出两种基本手法: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

三是设计实施。

(一)有机更新

对于原有基塘系统,通过原有渔耕模式的适当延续,包括适度放养鱼类,按照传统于每年冬季清塘、晒塘,塘基贴淤泥进行加固,保护基上大树等方面来加以维护。同时利用原有鱼塘埂安排少量木栈道。结合科普,在典型样本处设置观察点,配以科普知识介绍。

对于文三西路公园段,设计注意到它的笔直横穿形成了一个东西向的对原有生态保育区的剖切面,典型的植被群落类型、鱼塘、动物等可在剖切面上方便且集中地向外部环境展开。从这个角度思考,则可以把原来道路的生硬分割所带来的负面结果转化为积极有利的一面——依托道路两侧丰富的植被群落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出入交通的限制,对科普内容的全面介绍以及适当服务设施的安排,建设一处露天的西溪生态动、植物博物园,发展一条具有西溪特色的植被群落及生物多样性展示之路,打造生态科普长廊,引导游人了解湿地的植被群落状况、动物,尤其是鸟类和两栖类的生活状况,使之成为西溪的一个科普亮点。具体做法包括:

1、道路更新

依托现有文三西路线形和路面,并对其进行改建。保留其中的一半(即3.5米)作为电瓶车和人行混合道(具体保留哪侧则根据两侧展示的内容决定)。另外一半道路则恢复为草地,以各类西溪草丛为主,局部点缀大树,科普展示内容也设在绿地内。同时每隔约300米保留一段其原有宽度,形成放大的场地,安排休息座椅。

为避免道路过于一览无余,在路东、西端头对其进行改造。一方面避免了文三西路过于直白,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该段落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为露天生态博物园的展示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科普内容设定

原有的基塘类型和植被群落在科学家或专业工作者眼里多样而且典型,但普通的游客却并不了解,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给游客就成为文三西路更新的亮点。通过咨询生态学家,对沿线典型的群落类型进行考察并且分类,结合信息指示牌在路边直接进行科普介绍;对离路有一定距离的典型群落,则通过栈道深入其中进行观察;对游客不能进入的保育区内部的植被群落及鸟、鱼、蛙等动物活动点,可通过安置监控探头进行观察,在文三西路上则配合设置电子显示屏,通过操纵探头进行全方位了解。同时结合道路、草地上设置的动、植物雕刻内容,形成丰富的露天科普课堂。

3、生物多样性恢复

据现场调查,发现路两侧的植被群落类型有:柿群落、河柳群落、构树群落、早园竹群落、桑群落、苦楝群落、香樟群落、枫杨群落等。在保护好已有的植被群落类型的基础上,适当补充、完善和发展其他群落。结合废弃地、现有农田、河道清淤后河岸的植被修复等,可有计划地集中西溪的特色植物群落类型,创造全面丰富的植被群落展示走廊。在现有群落类型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发展的乔木群落有:朴树群落、榔榆群落、香椿群落、乌桕群落、无患子群落等。水生植物群落有:芒群落、雀稗群落、白茅群落、菰群落、荻群落、狼尾草群落、水蓼群落、单性苔草群落、野灯心草群落、斑茅群落、芦竹群落、莕菜群落、黄花水龙群落、眼子菜、小叶眼子菜群落、槐叶萍群落、菱群落、菹草群落、苦草群落、金鱼藻群落、黑藻群落等。

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引来各类生物,首先是鸟类,筑巢做窝,繁衍后代;其次是两栖类,各类青蛙、蟾蜍慢慢增多;然后是各种昆虫,如蝴蝶、蜻蜓、金龟子等自在生活;再通过鱼塘的有机养殖,构成丰富多样的物种群。

4、生态廊道构建

当时文三西路上存有5座桥梁,在更新设计中对5座桥梁的桥梁结构保持不变,仅对外立面进行整修。5座桥梁即为5条生物廊道,沟通桥两侧的河道,便于水生生物的交流。同时沿线设9条陆地生物通道,方便陆地生物的通行。  

5、服务设施安排

在文三西路上结合科普展示配置必要的休息服务设施,安排科普廊、休息亭廊、座椅、公共电话亭、饮水机等。设施在颜色配置上取冷、淡、雅色系,避免黄、红等对动物有刺激的颜色。布置少量灯光,以路灯和地灯结合,采用不会吸引昆虫的长波光为光源,避免短波光。

(二)生态修复

湿地植物园利用宅基地、撂荒地的生态修复,完善其主要功能设置。内容包括:

1、湿地植物群落综合展示区

原有文三西路西侧有大量的农居,拆迁后清除建筑垃圾,疏通水系,清理河道,沟通鱼塘,营造滩地,以浓缩的形式塑造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集中培育湿地植物。按不同的主题布局,分别安排生态系列及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林区、湿地灌丛区、沉水植物区、珍稀水生物种区和引种繁育区。

生态系列及生物多样性展示区:连通若干鱼塘,形成开阔水面,水中布置堤、岛、滩涂,创造多种生境,展示水生植物群落。总体上根据高程梯度及不同的水淹条件,分别配置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挺水植物、沼生植物等。

湿地灌丛区:引入并展示海滨木槿、彩叶杞柳、细叶水团花等适宜湿地生长的灌木。

沉水植物区:因为沉水植物对水质要求较高,目前的水质还无法满足其生长。可选择沟通2-3个鱼塘,使水体保持独立,改善水体透明度,建设水下观察廊,集中展示沉水植物。

珍稀水生物种区:为了突出观赏性,可在限定范围内引入少量珍稀物种,要求在生态学家监督下进行引种建设,且全程严格管理,避免生物入侵。

湿地林区:展示江南桤木、池杉、湿地松、南川柳等耐水湿乔木。

引种繁育区:作为配套,建设引种繁育区,供建成后的湿地植物园能够得到无间断的补充和完善。

2、水生花园        

文三西路公园段东侧衔接城市,建设中可适当突出湿地的观赏性。在入口部分以观赏性较强的鸢尾类植物群落为主,适当增加千屈菜群落、菰群落、荻群落、菖蒲群落、水蓼群落、水烛群落等。在其外围则利用已毁鱼塘埂恢复大面积芦、荻等西溪特色植物,创造鸟类栖息地,同时展现荻花胜雪的西溪胜景。

3、湿地经济植物展示区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为丰富湿地植物园内容,建设以展示湿地经济植物为主的专类园。主要展览类型分为3类:药用植物、食用植物和工业用植物。通过降低塘基,沟通鱼塘,营造缓坡等手段创造各种生境,种植芦苇、荻、芒、菱、茭白、慈姑、野芋、席草、灯心草、泽泻、荆三棱、香蒲、水麻等湿地经济植物。同时本区也可组织采菱角、挖茭白等活动,与游客进行互动。

4、湿地植物单品种展示区

原文三西路西侧部分路段改造为水面。在改造过程中,不完全将其取消,而是降低路基至常水位以下30-50cm,填塞淤泥,种植各种水生植物。中间安排曲尺型木栈道,构成水生植物单品种的集中展示区。

致谢智库战略合作单位“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文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国平. 城市怎么办(卷一):西溪思考(一)[M]. 人民出版社, 2010.

2.李永红, 杨倩.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基于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的设计[J]. 中国园林, 2010(07):31-35.

供稿:蔡峻 汪聪聪

审核:蔡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