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书屋,静态历史与活力休闲的文化相遇
  发布时间:2020-05-08 09:38   来源:城市怎么办

“乡村书屋”是指在“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对书屋的空间和资源做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打造在功能和服务上都更具活力和可能性的乡村文化休闲空间。

01

乡村书屋建设的成功案例

“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碧山村位于安徽黟县,当地民居保存较完整。2011年,由欧宁与左靖发起的乡村建设活动——“碧山共同体”计划启动,试图在全球化、城市化和旅游产业对乡村吞噬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健康复兴的可行路径,碧山书局就是该计划中的一项。

碧山书局由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启泰堂改建而成,除常规书刊外,还提供许多关于乡村建设的书。其中,最显眼的位置堆满了记载徽州、黟县和碧山历史的地方志,入口处摆放着村民和店员们共同倾心开发的碧山特色文创。碧山书局虽远离城市,但也会不定期举办作家见面会、民谣音乐会、微电影和纪录片放映等多元化活动,成为以文化活动拉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典型案例。

此外,桐庐戴家山的云夕图书馆、余姚的白云书局、松阳的陈家铺平民书局等,都结合了图书、民宿、文化遗产、文创、旅游和公共空间等,推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书屋的建设,一方面将为乡村带去精神力量,提供文化阅读空间,改善当地村民文化生活,当地老人也可以通过旅游服务业增收创收;另一方面,打造体验式的美好空间,举办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更具特色的人文艺术活动,也能让文化反哺乡村,更好地进行乡村建设。

02

杭州以乡村书屋为载体的乡村休闲空间建设路径

建设思路

在杭州市和萧山区发展思路的引领下,本研究拟提出一条可行的乡村建设路径:青梅文化休闲中心。即发挥当地青梅品牌特色,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节庆旅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文旅融合路径。

(1)打造综合性文化休闲空间

为充分发挥乡村书屋的功能和影响力,首先应填充和丰富书屋的书刊类目,延长开放时间,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常态化运营。在此基础之上,以镇为单位或几个相近村组团发展,整合和优化各个书屋资源,拓展休闲功能和休闲服务,形成室内/外联动的休闲空间。组织开展新书推荐、书画、摄影及艺术作品展览,以及灯谜竞猜、跳绳、踢毽子、观影及晚间歌舞戏剧等演出,助力乡村社区建设,打造更多综合性的公共文化休闲空间。

(2)实现城乡优质资源互动

乡村书屋可以通过举办高热度的、高流量的文化艺术活动来吸引游客。具有话题性的主题和主讲人是吸引客流量的关键要素,通过在乡村书屋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来自周边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为进化镇休闲旅游产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等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将城乡优质资源进行灵活共享,为城乡统筹发展和共享互动破除壁垒,推动城乡休闲服务和功能的整体提升。

(3)围绕青梅品牌,拉动休闲产业

萧山进化镇是著名的青梅之乡,种梅已有上千年历史。尽管有“进化赏梅热”和 “古韵梅乡”等品牌,但以梅花观赏、青梅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发展受时令限制。本研究以青梅文化为核心,通过增加青梅的文化附加价值,增加过夜游客数量,拉动其他产业发展,打造进化镇的一大品牌亮点。

“青梅”品牌最直接体现在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方面,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进化镇可以尝试打造“万亩青梅”(或结合其他花卉植物)等大面积景观,以此为噱头来扩大青梅节的规模,并结合休闲农业和节事活动为青梅产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为游客提供参观、采摘以及参与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等丰富的休闲体验。

其中,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艺术类活动可以与乡村书屋休闲空间建设结合,将青梅主题系列下的讲座、展览、演出等搬到书屋场馆内外,既充分利用进化镇的不同休闲资源,又为游客更全面地游览进化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空间和景观设计上,可以将进化镇的建筑物以“青梅”命名,如“青梅书屋”、“青梅广场”等,打造品牌效应;在建筑物外部设计、路灯、路牌等细节设计上,可融入青梅元素,使其符号化和特征化,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景观特色;进而设计和组织一系列“青梅”主题活动,使该品牌深入人心。

在发展生态农业和节事旅游之余,将万亩青梅的场地继续拓展为婚庆场地,依托自然景观和婚庆服务发展节庆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可能的路径。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尝试不断拓展服务类型和项目,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休闲服务,发展如热气球、滑道等更多类型的休闲运动产业,提高旅游品质,丰富休闲体验。

最终,在进化镇形成以乡村书屋为载体,以青梅为品牌的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节庆旅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助推进化镇的文化发展、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

【作者简介】周雨,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2019年浙江大学“休闲与乡村振兴”专项课题《以乡村书屋为载体的乡村休闲空间建设》成果。

供稿:周雨、蒋捷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