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教育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0-05-06 10:24   来源: 城市怎么办

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和农村垃圾分类搞得如火如荼,成为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日本、德国等垃圾分类较好国家的经验来看,公众参与垃圾分类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环境教育影响才能培养相应的意识和行为。

结合国内现有的经济背景、社会基础、文化水平等方面来提出垃圾分类教育的可行路径。

01

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首先,注重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的层次性。垃圾分类知识包括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垃圾分类技能知识、垃圾分类法律知识等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化的宣传与教育。一是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宣传,让公众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含义与内容,掌握开展垃圾分类的前因后果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二是注重垃圾分类技能知识的传授,促使公众知晓垃圾分类具体是如何开展的。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应如何准确、有效地开展垃圾分类并了解中端运输、末端处理情况。三是普及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公众明确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垃圾分类不仅仅是社会责任更是法律义务,开展垃圾分类的普法教育,让公众了解垃圾分类不合理与不合规可能遭受的行政处罚后果,同时,也使公众有权利去制止各类偷倒、乱倒垃圾的行为。

其次,注重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点、线、面”结合,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一是改变当前垃圾分类“一阵风”式的宣传方式,建立“点-线-面”的宣传手段。当前垃圾分类要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为重点开展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利用逐步推广的方式来达到面上的宣传,促进全社会公众都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来。二是注重垃圾分类宣传知识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达到一定范围之后,需要重视相关知识教育的深度,争取把垃圾分类知识能够有效地灌输给每一位公众,使公众准确理解垃圾分类过程与内容,培养公众自觉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行为,并形成强烈的环境情感。

再次,采用合理、有效的宣传途径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面对不同地域、年龄、文化等群体,应采用不同的垃圾分类宣传策略与教育方式,因人施策,更好地发挥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环境教育的正面效应。其一,不同年龄段的群体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对于年轻群体的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媒介来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便于年轻人快速、有效地理解宣传知识,也容易改善年轻人自身的垃圾分类行为。对于老年人群体,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宣传可能效果会更好,与群体的日常生活习惯相符合,更容易被接受。其二,不同地域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教育方式也不同。在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较高,通过宣传册、文字材料等方式都能够被居民所接受,教育途径相对更多。但在农村社区,由于村民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口口相传、村干部示范、集中座谈等方式可能更有效果,也符合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特点。

02

制定垃圾分类教育的长期规划,建立公众环境教育体系

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必须建立长效运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群体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环境教育,坚持不懈,切实改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

第一,学校垃圾分类教育机制的设立。首先,在学前教育阶段,结合幼儿教育的整体策略来开展环境教育。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动画片和游戏活动,把垃圾分类的知识传送给孩子;从幼儿日常学习过程中就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利用各类亲子活动的参与方式,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一些垃圾分类的竞赛活动,加深孩子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意识。其次,在中小学阶段,结合课程学习来完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结合中心学校的思政、生物、化学、语文、卫生等课程学习内容,把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等内容融入到书本中去,通过多学科、综合性学习,促进中小学生从小就养成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习惯;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环境保护知识竞赛与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一致。再次,在高校学习阶段,应进一步加深垃圾分类环境教育,促使大学生成为垃圾分类的先锋。改革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把垃圾分类等环境教育知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并作为相对完整、独立的一个部分,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环境知识教育;加强高校各类环境类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定期的举办垃圾分类拼比与竞赛活动,促使大学生树立起较强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强化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等环境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确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与义务,提高自主意识与参与水平,推动全社会垃圾分类气氛的形成。

第二,公众垃圾分类教育机制建设。一是要加强各政府部门决策者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政府部门是推动垃圾分类的主要发起者与管理者,对全社会垃圾分类机制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各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才能够全面、长远地做出垃圾分类等环境管理的决策。需要加强各类决策者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通过专业化的环境教育培训活动,并利用“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的考核机制来敦促政府决策者作出正确、合理的环境决策。二是加强公众垃圾分类的日常环境教育。首先,营造家庭环境教育氛围。通过开展家庭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垃圾分类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开展,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垃圾分类的家庭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家庭的学习效率且更容易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其次,强化垃圾分类的职业化教育能力。利用个体职业化教育方式,比较容易把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知识灌输给每一位社会公众,促使公众更好地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形成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的情感。再次,普及全社会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垃圾分类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将会进一步促使公众明确自身的环境权利与义务,深入、广泛地推动垃圾分类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开展。

03

促进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相辅相成,培养公众的环境情感

环境教育是一种多面向的教育内容,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都需要个体积极参与,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情感,并积极转化为日常实践行为。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互通,稳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与改善环境行为。一是,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把垃圾分类融入日常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过程中,切实地发挥出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实践的开展,来带动与影响周边人群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并总结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知识。二是,定期评估公众的垃圾分类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定期监测与评估公众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水平,准确地掌握当前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分类教育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三是,实现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的目标。全社会都开展垃圾分类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这个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等主体都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常抓不懈,促使每一个个体养成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

第二,鼓励公众多与大自然接触,培养公众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情感。中国古代存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宗教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与自然界长期直接接触的结果。而且,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通过人与自然界的直接接触,参与一些环境保护活动,更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生态、认识环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自然界的存在以及人类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通过类似的体验活动,有助于人类自身形成强烈的环境情感,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使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通过环境情感的培养,更有助于利用环境教育来改善公众的环境行为,把践行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衡量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准。

供稿:蒋 培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