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的“后街男孩”:恩格斯的城市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5 09:35   来源:城市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作为城市学的研究工作者,我们应该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市的经典著作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青年恩格斯曾经有过一段并不为人熟悉的城市调查的经历,基于调查却留给了我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经典之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由于此次调查集中于曼彻斯特,更由于青年恩格斯深入底层走街串巷进行了这次调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安迪·曼利菲尔(Andy Merrifield)便不无风趣地称这个时期的恩格斯是“曼彻斯特的后街男孩”。

1842年,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后期,22岁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第一次踏上了这个位于欧洲边陲的岛国。在这里,年轻的恩格斯并没有遵从父命学习经商,而是被一种全新的工业社会图景所深深吸引,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这个社会的缜密观察与研究中。1845年3月,恩格斯根据自己在英国二十一个月(1842年11月-1844年8月)的亲身经历及搜集的可靠材料,通过深入研究和整理,在故乡——德国巴门撰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曼彻斯特:现代工业城市的典型

恩格斯对早期工业城市的空间布局与建筑形式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于曼彻斯特,因为就如他自己所说“曼彻斯特是现代工业城市的典型。”恩格斯着重描述了曼彻斯特本城,为我们“展示出了一副几乎是直白而又讲究实际的城市画卷”。恩格斯对曼彻斯特的描述是《状况》中富于智慧和想象力洞见的核心部分。

当恩格斯1842年来到曼彻斯特时,它已经成长为兰开夏(郎开郡)工业城市群(Conurbation)中的中心城市,不仅本身发挥着棉纺织业的龙头作用——有学者就曾言:“棉纺织业意味着曼彻斯特”,而且也“为整个兰开夏棉纺织产业的棉纱、棉布以及成品交易提供了金融和市场服务。”恩格斯发现在曼彻斯特,空间布局呈现为环状条带式分化的特征。在城市中心有一相当广阔的长宽各为半英里的商业区,这个区域有几条热闹的大街,房屋最下层通常是辉煌的商店,有些地方楼上也住人,这里的市面不到深夜不停止,而在深夜则有警察巡逻。围绕着这个商业区的是一个像一条平均一英里半宽的带子的工人区,在这个带型区外面,住着高等和中等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住在离工人区不远的整齐的街道上;高等资产阶级住在更远的空气流通的高地上,在那里他们寓居于华丽舒适的住宅中,而且每刻钟或半点钟都有到城里去的公共马车从这里经过。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曼彻斯特整个城市缺乏规划,但社会阶级在空间中的排列却是有序的,表现为工人区和资产阶级所占的区域被相对规则地隔离开了。

普罗米修斯式的精神:“城市病”的全息描摹

住房短缺问题。英国的每个大城市中都有一批无家可归者,恩格斯提到“伦敦就有5万人每天早晨醒来不知道下一夜将在什么地方度过。”无家可归者可以到收容所过夜,伦敦的中央收容所1844年头三个月平均每夜就有460人寄宿。

环境污染问题。贫民的人居环境污染严重,英国“贫民窟”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城市中这些地区的不合理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形式妨碍了空气的流通,由于很多人住在这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所以这些工人区的空气如何,是容易想象的。

贫民健康状况问题。恩格斯描述道,在当时英国的大城市中,贫民们时刻遭受着各种疾病的威胁与折磨,包括肺结核、猩红热、伤寒、热病、瘰疠病、佝偻病等。恩格斯分析了原因:住房空间狭小、大气和水资源严重污染导致的日常生活卫生条件的恶劣;经常食用劣质腐烂,不易消化的食物,有时甚至连这些食物都吃不到而处于饥饿状态;酗酒损害健康,“正像绝大多数工人必然要沉湎于酗酒一样,酗酒本身也必然要给它的牺牲者的肉体和精神以毁灭性的影响”。

缺乏教育设施,道德堕落,犯罪率高。教育设施缺乏表现在:只有不多的几个日校,而且教师不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夜校也无人问津,原因是工人白天工作十二小时十分疲劳,晚上根本无法学习;而教会办的主日学校,只关注教义的灌输而忽视了知识的传授;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教育工具只有一种——皮鞭,也就是法律。受不到良好教育,再加上恶劣的生活环境,工人们道德自然堕落。

当代价值:生动的、新生的城市马克思主义

24岁的恩格斯在《状况》中第一次试图将资本积累和阶级动力编排进对城市发展的分析中,同时把工业化运动的规律与城市化的规律联系了起来,从而为我们开创了一条“生动的、新生的城市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理路。

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信息。就“新史学”的眼光出发,《状况》完全可列入“即时史”的范畴,因为恩格斯直接参与或者见证了当时英国城市社会的发展进程。应该指出,1845年的恩格斯作为一个史学家或一个预言家实际上并不特别成功,他的史学研究很少有原创性,他的预言也并没完全应验,但也不得不承认,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作出了一个相当持平和准确的描述,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状况》充分体现了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从现实出发的基本研究路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恩格斯是从生活走向科学。”在“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的信中他就指出:“我寻求的不仅仅是和这个题目有关的抽象的知识。”而在“序言”中则进一步指出“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同时给那些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有权存在的见解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了肃清pro et cont ra (赞成和反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切空想和臆造”,就必须研究无产阶级的实际境况。为此,恩格斯进行了长达二十一个月的社会调查,亲自走街串巷,深入城市工人住宅区,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疾苦以及他们反抗压迫者的社会政治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开拓了独到的研究思路。恩格斯在城市研究的思路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创造性的把新的城市形式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划时代的变革联系了起来,揭示了城市空间组织中的变化如何影响阶级内部和阶级之间的关系,也把这种社会地理学与新兴无产阶级的遭遇和意识觉醒联系了起来。因此,可以认为恩格斯是研究“(城市)地面形态——发展着的城市所呈现的物质形式与(城市)社会形态——生活在城镇中的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性质之间的联系”的首要开拓者。对曼彻斯特分析性描述的经典段落,更是预见了20世纪,甚至是21世纪城市学中的大部分主题。其中对当下学界的问题意识特别有先导性影响的是:他不仅用物态上的隔离,而且也用社会关系上的疏远来描述曼彻斯特城市空间的分割,通过这种描述,恩格斯揭露了劳动人民在贫民窟中过着悲惨而濒临死亡的生活,借此控诉了曼彻斯特的上层阶级,正是这种控诉提出了一个对工业时代的核心挑战——社会与环境正义问题。

供稿、审核:邵莹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