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居安思危”我们的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2020-02-04 19:12   来源:城市怎么办

我们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

——习近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这几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的官方通报中,“聚集性疫情”成为高频词汇引人关注,“北京共报告聚集性病例41起;山东累计发现聚集性疫情60起;哈尔滨聚集性疫情发病人数占58.7%;宁波一祈福聚餐致25人确诊”……这类因聚集而引发疫情蔓延的案例不胜枚举,从职能部门到权威专家,再到新闻媒体,无不苦口婆心地提醒着人们:少出门、不聚会。为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

近几年发生的突发事件,不管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害或者社会安全事件都呈现出了极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跨界性,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火灾来临时,该如何逃生?当地震袭来时,该如何自救?当爆炸发生时,又该怎样有效降低遭受伤害的几率?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找,在网络上随便一搜索都能找到诸如“火灾中你必须知道的逃命守则”之类的文章。然而,更多的现实案例却清楚地告诉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安全事件,大多数人是手足无措,海量信息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每一次的事故和灾难,都应该成为一次公共应急处理和避险知识的普及课,当我们把目光放在救人和追责上的同时,也需要认真想一想,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技能,减如何提升公共安全意识从而避免或减少灾害的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加大了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投入和实践探索,经过了 10 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顶层设计,并且在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提高群众对于公共安全建设的认知度,实现政府与民众对公共安全的良好合作与互动,对于健全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增强公共安全的“前馈管理”、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安全管理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民众公共安全认知

当前,我们在公共安全基础知识和防范能力上的培训还不够到位,在内容和载体上的设计也相对滞后。特别是针对不同的细分培训对象需要采用更为适用的培训形式。比如,针对儿童的教育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有效战略,通过儿童可以传播公共安全知识给父母、亲戚和邻居以及家庭的朋友,通过这种滴入式的传播过程,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有效的学校安全课程;而老年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是家庭的重要情绪支撑,因此,他们也是培训的重点之一;残疾人虽然在应急过程中需要特别的照顾, 但是如果他们知道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技能,也能够有能力来自救。

2、提高政府部门的基层治理水平,改善民众公共安全态度

要从认识上将公共安全管理作为治理过程中对于逆境的一种处理方式,将公共安全管理融入到政治和治理的日常实践中,从而使其成为公共治理的一项常规事务,抓好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公共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监测与预警、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和事后恢复等每一个环节,做到公共安全的“前馈管理”。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的日益信息化、透明化、民主化的趋势,关注市民面对突发事件、政策变化和社会矛盾的直接情绪反应,通过社区信访接待、舆情监测、心理干预等方式,疏通市民利益诉求通道、提升冲突容忍能力、构建矛盾疏通机制等,将负面情绪化解在萌芽状态。

3、建立统一权威的社会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助力民众公共安全行动

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移动媒体平台传播快、受众多、影响大、互动性强的特点,建立社会公共安全信息发布中心,通过网络、移动媒体或者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向民众发布公共安全情况报告,宣传公共安全知识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现实案例。如遇突发事件,也可以及时通过权威平台及时通报事件进展,稳定民众情绪,引导民众积极开展自救以及其他救援工作,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公共安全意识是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是文明素质问题,加强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刻不容缓。作为文明素质的一部分,安全教育应当引起空前重视,切实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入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人们意识到,提高公共安全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参考资料】

1.《公共安全,不能有知识无意识》,人民日报,2015年09月16日

2.洪宇翔、吴伟炯,《公共安全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杭州市的调查》,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3. 杨小兵,杨光,秦挺鑫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应急救援个体防护对策研究》,中国标准化,2018年第7期

4.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

供稿:张 朵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