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智慧城市产业委成立 未来社区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12-16 10:09   来源: 城市怎么办

2019年11月1日下午,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绿城物业服务集团、国机集团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未来社区建设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分论坛”。来自相关单位管理者、专家学者、规划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约100人参加,围绕“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智慧化与新生态”主题开展研讨交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黄鹤副教授作题为《北京西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导则编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的发言。她认为,当前老旧小区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物质环境衰败与管理制度缺失交织在一起。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物质环境整治与管理制度健全并进是关键,统筹做好保护整治、综合整治、拆除更新。针对老旧小区的管理制度完善,应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多方参与机制,促进居民长效参与,引导驻区单位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治理工作。

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王晓春副主任作题为《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的探索和实践》的发言。他指出,目前杭州老旧小区面临三大问题。一是难以形成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城中村改造受到诸多法律限制;二是群众的诉求较多,各方利益难以平衡;三是资金需求较大,改造资金无法完全由住户承担,需考虑其他资金来源。针对各类问题,杭州采取三大措施。一是出台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指示方案,编制工作建设指南。二是标准先行,编制杭州市综合改造提升的技术导则,因地制宜有序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计划,确定未来改造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重点明确三大方向。一是突出政府主导理念,二是规范议事程序,三是强调设计引领。

泛城设计股份有限公司EPC工程王贵美院长作题为《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实践—以杭州渡驾新村小区为例 》的发言。他以渡驾新村小区为例总结经验。在前期设计方面,方案以“居民”为中心,设计做到“细心调查、暖心沟通、用心沟通、用心谋划、精心设计”。在中期施工方面,施工做好“提前图纸交底、提前实地放样、提前部署计划、提前公告提示”的“四个提前”。后期管理方面,坚持“居委会、业委会、物业” 的“三方协同治理模式”,实施“电梯养老”综合保险,解决电梯后续维保问题。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城乡规划院任杰副总规划师作题为《从未来社区到社区微更新——社区空间营建视角下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发言。他认为,杭州老旧小区改造如同城市经济的投影,与国家治理体系一脉相承。从系统角度而言,过去城市的中心更多与地方政府任期相适应,如果从未来的城市发展而言,未来的老旧小区无法承受数字化的治理,必须要通过全新的更新,翻检、重建、新建,实现品质的更新,寻找新的路径。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张亮总监作题为《5G赋能未来社区新生态》的发言。他认为,当前我国我国传统社区正在全面向智能化转型,但在终端互联、产业服务、人文关怀、运营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通过5G赋能未来社区,能够推动未来社区转型升级。秉持“5G赋能,数据驱动”的建设理念,将“5G+数据智能”作为社区智能化的核心引擎,以5G实现万物智联,引领未来社区场景创新,以智能运营平台(简称“IOC”)实现数据融合,能够释放数据运营价值,使智慧化建设成为社区发展的助推器与发动机。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冯雨峰教授作题为《产业社区规划中的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发言。他认为,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中,创业场景是重点也是亮点,解决产业引导的未来社区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根据调研,浙江省首批24个未来社区试点小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业的元素,未来社区作为浙江省发改委牵头实施的改革项目,应与建设厅主导的项目加以区分,进一步“去房地产化”,充分发挥发展、改革的基因,让社区创新与产业创新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院富强副院长作题为《未来社区规划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思考》发言。他认为,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未来社区数字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小单元。未来,在试点建设工作中,数字化工作涉及多方,包括省市管理部门、实施主体、勘察设计单位、EPC建设单位、全过程咨询、运营服务商、社区居民等等。纵向来看,贯穿从试点申报到运营的全流程。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数据资源处处长齐同军作题为《基于杭州“城市大脑”经验谈未来社区场景建设》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在邻里场景中,从“城市大脑”的角度而言,重点在于如何管理、如何优化,应将线上服务于线下社区空间有机结合。在健康场景中,利用大数据能够服务与医疗仪器紧密结合,从而提供居家养老、咨询等服务。从而提高诊断的效率与准确率。在教育场景中,可将线下教育转化为线上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在创业场景中,可引入高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社区中场地、产品和服务等,为周边有创业需求的人创造条件。在建筑场景中,结合5G与物联网,引入传感器、人脸识别器等基础设施。在交通场景中,可根据周围交通情况,实现“人车分流”。低碳场景中,可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智慧照明等项目,进一步节约能源。服务场景中,采用管家式服务,满足住户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需求。治理场景中,应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张卫良教授作题为《关于杭州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他认为,当前杭州7个未来社区试点小区当存在“标签化”、“概念化”、“理想化”等现象,媒体、开发商、一些专业机构却利用未来社区概念进行炒作,模糊和歪曲了未来社区的初衷。一些指标“乌托邦化”,缺乏可操作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五点建议:第一,正确把握未来社区的“人本化”涵义与生活方式;第二,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社区居民作用,共建共享未来社区;第三,尊重原有城市肌理,融合相邻社区,建设接地气的未来社区;第四,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建设居民可负担的未来社区;第五,完善推进机制,分步骤、分梯度地建设未来社区。

分论坛最后,由浙江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华晨教授、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靳相木教授做精彩点评,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一处(城市学研究处)处长李明超研究员做论坛小结。本次论坛既是中国城市学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四届中国(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为11月9日正式成立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联盟(AIIA)新型智慧城市产业委员会做活动预热。下一步,智慧城市产业委将围绕未来社区的智慧应用场景开展系列课题调研和成果转化工作。

整理:廖文睿、李明超

审核:李明超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