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谁主沉浮:探秘新型研发机构
  发布时间:2019-12-09 10:39   来源:城市怎么办

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可依法注册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为探索政产学研用新型创新平台建设经验,根据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新型智慧城市产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的要求,智慧城市产业委秘书处、杭州城研中心城市学研究处、中国(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一行三人于11月19日在深圳重点调研学习鹏城实验室建设运营经验。

鹏城实验室为何方神圣?

2018年3月31日,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启动大会在深圳市召开。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校长、哈工大(深圳校区)校长周玉,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曹国英,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以及在深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80余人出席会议,深圳市副市长高自民主持启动活动,标志着鹏城实验室正式对社会公开亮相。

鹏城实验室目前是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深圳市政府负责建设的二类事业单位。由深圳市政府主导,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为依托单位,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先进院、华为、中兴通讯、腾讯、深圳国家超算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优势单位共建。

实验室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己任,聚合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平台,开展区域性多领域、跨学科、大协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布局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安全等研究方向,努力引领未来学术方向,推动网络信息产业发展,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鹏城实验室已经初步建成“云脑”“靶场”“云网”三个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其科学技术目标必须面向科学技术前沿,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做出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贡献。目前,鹏城实验室已具有22位院士、5个研究中心、15个院士工作室、8个重点科研项目、共1700余人构成的新型科研机构。

从无到有诠释“深圳速度”

鹏城实验室设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实体,不设行政级别、不设编制,依章程自主管理运行。

理事会:

第一届理事会由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担任理事长;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哈工大校长周玉、工程院院士高文担任副理事长;

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深圳当地高校科研机构为理事单位,其行政领导及实验室责任院士等20余人担任理事。

学术委员会: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左宁院士、徐扬生院士、高文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丁文华院士、于全院士、刘韵洁院士等12位院士及腾讯公司、中科院计算所、华为集团、中兴公司、哈工大等企业及高校领导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战略咨询委员会: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礼恒担任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担任副主任;

丛京生院士、卢锡城院士、陈十一院士等近十位院士担任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实验室建设目标是:2020年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实施重大战略工程和基础研究的科研平台,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机构。2030年建立国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解决网络信息领域一批原创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验室迈入国家实验室行列。2050年突破网络信息领域核心前沿技术问题,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承担网络信息领域国家重要战略任务,在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实验室。

第一,目标定位清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着眼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布局,定位在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广东省和深圳市对实验室发展具有清晰的定位。经过多方案比选,实验室最终定位为政府全额出资所有的基础科学研究单位、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共同举办的事业单位,不同于高校、医院等二类事业单位,目标是争创国家实验室预备队。

第二,地域特色优势。地方政府对内在研发的需求较为强烈,风物长宜放眼量,避免急功近利。市场环境包容,放管服水平较高,鼓励敢为人先。作为广东省十大省实验室第一批立项单位,鹏城实验室不特别强调产值的数据考核,既不像大学比论文,也不像企业和研究机构看专利和普通科研成果转化。

第三,管理体制顺畅。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由市长担任,理事包括政府部门负责人,作为新建机构,协调组织力量较强,在运行上坚持公益性和公共平台属性,与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不偏不倚。

第四,运行机制创新。坚持政府所有、自主运行,按照章程进行管理,可自主立项课题,主任办公会负责日常事务处理,理事会研究重大事项,自主权较大。

第五,合作资源丰富。实验室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和哈工大(深圳)为依托单位,与北大、清华、华为、腾讯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共建,在业内领域里资源较为丰富,整合利用资源便利。

第六,科研平台较高。实验室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具备同行业领先的薪酬待遇,平台前景和高端团队吸引力较强,科研环境较好,省级部门支持实验室自主评定职称。

第七,高水平大学建设。科技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而高校是科技发展“动力之源”。除了高水平组建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师范大学等高校,初步统计,近20年来深圳引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25所著名大学。这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成果,为鹏城实验室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只有高等教育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新型研发机构才能有持续创新的动力,“深圳速度”“中国硅谷”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百舸争流 谁主沉浮

2019年9月,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引导保障,注重激励约束并举,调动社会各方参与。通过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早在2017年,杭州市印发《杭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在原创知识和基础研究领域发挥核心带头作用,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提高原创性和源头性知识生产能力。发挥杭州创新活力之城优势,建设西湖大学、西湖高等研究院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教育、科研机构,引进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来杭从事基础研究。”

目前,国内新型研发机构呈现百舸争流的状态,深圳有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上海有张江实验室,浙江有之江实验室,江苏有紫金山实验室,山东有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合肥有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等。通过梳理这些机构的组建方案和运营模式来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驱动力,可充分吸收政府、高校、企业的体制优势,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对于具有承接条件和竞争能力的城市,应积极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健康有序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进而带动大科学装置的落地和建设。

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对比2018年3月成立的鹏城实验室,2017年9月成立的之江实验室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阿里巴巴集团和浙江大学作为主要支撑单位。如何服务于浙江都市区经济、县域经济和块状经济,让大中小企业都能更加便捷和高效地使用实验室的云计算资源、大数据资源、人工智能资源,应该成为之江实验室未来的改革发展方向。

供稿:武宇翔、李明超

审核:李明超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