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春: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高水平治理 、高素质人才的内在关系,坚定推进新时代城市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12 10:44   来源:城市怎么办

原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两宋论坛顾问  

徐光春

新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高质量发展。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些重大战略举措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国具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人才资源是撬动其他资源的首要资源,是最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前尤其需要大量创业人才、大量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技工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大推进三大攻坚战力度,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妥善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认识把握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高水平治理 、高素质人才的内在关系

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高水平治理 、高素质人才应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高质量发展是前提,高品质生活是目标,高水平治理是保障,高素质人才是关键。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指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新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程;城市发展的高品质生活,强调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质的重要标准,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延续城市历史的文脉,坚持文化复兴,增强国情怀;城市高水平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次序等方面都体现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有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更有高素质的人民群众,强调群众是城市建设和发展治理的主体,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二、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对标这“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高水平治理 、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重体量、轻质量。城市发展区域规模范围扩大,城市呈“摊大饼”式发展,加大了城市人才引进,却难以保证城市发展质量;二是重外表、轻内涵。城市内涵发展不足,只顾外表建设;三是重经济、轻文化。强调城市经济发展,忽视城市文化建设,文化才是城市的灵魂;四是重硬件、轻软件。轻视城市制度建设,而重视城市物质性的建设;五是重当前、轻长远。领导干部只关注任期内的政绩,而不考虑长远的发展;六是重模仿、轻创新。全国各个城市面貌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特点,缺乏城市特色建设;七是重建设、轻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要同步进行,管理滞后于建设的发展会导致城市不协调发展;八是重诊治、轻梳理。在治理城市的过程中,要把影响城市发展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梳理清楚,更要对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规律进行梳理总结,为后续发展提供指导建议;九是重政绩、轻民意。干部政绩考核不仅看指标,更要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的意见里,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科学处理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高水平治理 、高素质人才的内在关系,要敏于发现问题,敢于触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更好地推动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管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施 剑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