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中寻找未来:长三角一体背景下“新江南”文化版图的构建与赋能
  发布时间:2019-11-04 10:25   来源:城市怎么办

11月2日上午,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第七讲——“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新江南文化版图”在杭州城研中心209报告厅举行。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梅新林作主题报告,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洪治纲主持报告会。来自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未来科技城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近百名师生、市民参与本次讲堂。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洪治纲

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梅新林

梅新林教授认为,所谓“长三角一体化”本质上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更是以长三角置身于世界顶级城市群的一体化。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与视野下,需要跳出以往有关“江南”内涵与外延的固有视域,从以当今上海为龙头的“新江南”的时空定位,对这一“新江南”的文化版图进行重新思考与建构。

“新江南”是相对于以往的“旧江南”概念而言的,而以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纳入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即“三省一市”的26个城市,其中除了居于核心和龙头地位的上海之外,包括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安徽的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由此重组为“长三角—新江南”一体化的区域版图。

他提出,对于当今的“新江南”文化版图研究而言,我们不仅不能忽略这一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的调整,而且要据此提出新的思考与定位。借鉴1935年日本著名学者赤松要提出的“雁阵经济模型”而运用于“新江南”的“雁阵文化模型”分析,则不仅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上海为龙头、带动南京—杭州两翼的“雁阵模型”,而且可以由此延伸至引领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三个层级的更大规模、更高层级的“雁阵模型”。

交流环节,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分别就“杭州在新江南文化版图中具备怎样的优势,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问题与梅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博士后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延伸阅读

长三角一体化中“新江南”文化版图的内涵与外延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确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要将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并肩的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梅新林教授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宏观背景与视野下,需要跳出以往有关“江南”内涵与外延的固有视域,从以当今上海为龙头的“新江南”的时空定位,对这一“新江南”的文化版图进行重新思考与建构。

所谓“新江南”,是相对于以往的“旧江南”概念而言的。概而言之,以往的“江南”概念系统大致形成了“泛江南”“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的不同空间指向,在总体上呈现为由西而东、由大而小、由泛而专的演变趋势。其中“泛江南”所指区域范围为长江以南地区,涉及今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大江南”所指区域范围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福建北部地区,这是一个气象学的地理概念;“中江南”所指区域范围进一步缩小,一是指包括今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之全部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二是指除去江西省部分,包括上海市、浙江省全部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小江南”指环太湖流域地区,但具体的区域范围又有一些出入,最为通行的是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说”,从事明清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多持这一观点。

“新江南”不同于上述“泛江南”“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的区域概念,而以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为依据,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级:

(1)中心区域。以环太湖流域地区的“小江南”为“新江南”的中心区域,即历史上所谓的“江南八府”: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江宁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市,江苏的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浙江的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

(2)次中心区域。主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除上述中心区域的其他城市,包括江苏的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盐城市;浙江的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金华市、台州市,安徽的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宣城市。

(3)外缘区域。未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相关城市,包括江苏的宿迁市、淮安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浙江的丽水市、温州市、衢州市,安徽的黄山市、六安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亳州市。

以上三个区域,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所有地级市都纳入在内,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江西的出局与安徽的扩容。对于当今的“新江南”文化版图研究而言,要跳出了原有江南文化研究的固有视域,在赋予江南文化研究更多时代性的同时,让江南文化研究与长三角一体化紧密联系起来。

长三角一体化中“新江南”文化版图的功能和定位

梅新林教授在借鉴1935年日本著名学者赤松要提出的“雁阵经济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新江南”的“雁阵文化模型”,即以上海为龙头、带动南京—杭州两翼的“雁阵模型”,以及由此延伸至引领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三个层级的更大规模、更高层级的“雁阵模型”。

在“新江南”文化版图的“雁阵模型”中,以上海为领头雁,南京、杭州分居两翼,合肥殿后。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促进形成网络化空间格局,重点发挥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培育形成多级多类发展轴线,推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强化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新江南”文化版图引领的“雁阵模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了四大经济带的空间规划,即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沿海发展带与沪杭金发展带,其中第一、三、四条经济带都在长三角内部,而第二条沿江发展带则要求以上海为龙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综合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中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由此将长三角城市群与中西部城市群连为一体。

“新江南”文化版图辐射的“雁阵模型”。当前,“国际版雁阵模型”尚未成型,但首先要定位于辐射亚太,然后面向全球,即以长三角城市群为领头雁,在带动中国城市群的同时带动东南亚城市群乃至“一带一路”城市群的“巨型雁阵”一同前行,这也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与实践。

从文化视角探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未来

江南文脉流传千年,长三角城市群也非一日而建。它成形于明清,得益于区域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更直接受益于这一地区远高于同时代其他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从近代至今,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城市化、工业化内部协同由来已久,区域内资源要素自发进行整合及重新分配。在近代全球市场大背景下,这些趋势使得长三角地区持续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如果说长三角是一个地理和经济概念,那么江南的概念则更加宽广和丰富,它包含意识形态、精神文化、审美趣味、生活时尚等多个方面。形象地说,江南是历史传统和文化纽带的“神”,而长三角则是富于现代性的“形”,而以长三角一体化为代表的区域整合则让这片土地愈发“神形兼备”,充满活力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新江南”文化版图是对当前江南文化概念总结和再定义,是一种跨越地域界限,富有现代性的文化集合。它从历史中走出,适应当前的现实要求,面向世界与未来,可以更持续有效地引领和支撑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新林.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江南”文化版图有了怎样的变化?[EB/OL].上观新闻

[2] 长三角的“城市革命”,从宋代就开始了[EB/OL].南风窗

[3] 梅新林.引领“长三角——新江南”一体化发展[J].解放日报.2019.10.

[4]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黄 刚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