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打造长江文化带,推进城市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21 10:54   来源: 城市怎么办

2019年10月19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出席第十一届文化中国论坛,并作题为《打造长江文化带,推进城市新发展》的主旨演讲。论坛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衡山书院主办,北京横山公益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慧音文化公益专项基金、上海新东苑公益基金会承办,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天津市文联主席、北京衡山书院院长陈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法国著名作家杰罗姆·克莱蒙等嘉宾出席本届论坛。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白岩松、主持人冀星主持论坛,来自文化、社会、经济等各领域150余位来宾现场聆听演讲。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在当今世界上,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城市。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指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本届文化中国论坛在上海举办,意义重大、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必将推进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必将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

王国平强调,城市是文明的标志,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今社会,文化是城市生命力之本,是城市凝聚力之魂,是城市创造力之源,文化已成为城市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文化日益彰显其引领功能、调控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打造长江文化带,促进城市文化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硬实力,更要关注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关注修复自然生态,更要关注修复人文生态;不仅要打造投资者天堂,更要打造文化人天堂。近年来,杭州推进文化发展,始终坚持遵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举措。坚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就是既要本着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延续杭州历史文脉,保护历史名城的风貌,使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又要以开拓创新精神,继往开来赋予杭州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让杭州传统文化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释放出新的魅力和新的活力。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是既要重视和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大力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做到推陈出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兼收并蓄、取精去糟,做到洋为中用,加强文化对外开放和交流,吸取国外先进文化的营养和成果,不断丰富本土文化,充实文化名城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生活品质。坚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发展举措,关键在于着力坚持“九大结合”:

着力坚持“大文化”与“小文化”的结合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创造的产物,也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产物。“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表述,学术界为之下的定义不下几百种。我们可以分两个层面去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相当于文明这个范畴,也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所有行为和成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大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涉及意识形态领域,即“精神文化”或“精神财富”,大致涵盖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园林、绘画书法、诗歌散文、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领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文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大文化”发展,也要关注“小文化”发展;不仅要关注“物质文化”的发展,也要关注“精神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推进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还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着力坚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创造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断创造中被突破和创新而走向现代的。在这过程中,虽然消极的、落后的传统文化,总要被现代的、先进的文化所取代,古老的传统总会在现代的竞争中被刷新;同时,必须承认积极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被现代文化所传承、延续,进而发扬光大。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提升;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因此,杭州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重。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好历史文化内涵,保持杭州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做杭州历史文化的“薪火传人”;又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丰富杭州的现代文化,做杭州文化发展的“开拓者”。通过积极的文化保护与创新,实现“古意盎然”的传统文化与“前卫时尚”的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着力坚持“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的结合

“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是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有人认为保护与建设,像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认为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就会影响城市化发展,就会阻碍现代城市建设。因而,一些地区在推进城市建设中,使大量历史文化遭受建设性破坏,或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而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最具有特色的宝贵资源。保护历史文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应该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一座具有自身特色与魅力的现代城市,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文化建设,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基础上的建设,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的文化建设,是在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化前提下的文化建设;所谓的文化保护是积极的保护,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因此,杭州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树立文化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做到既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高质量地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实践证明,杭州坚持“保老城、建新城”方针,在旧城保护与新城建设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了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的“双赢”。

着力坚持“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有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精品文化”就是“高雅”的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文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化历来就有“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分。一般把由文化人创作的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学术著作、文学作品等文化成果,称为“精品文化”;而把来自于民间大众创作,反映大众生活,满足大众需求,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称之为“大众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并不包含有褒贬之义,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事实上,文化的“雅俗”之分,也是发展变换的。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说到底,“大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是城市文化的“本源”。没有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因此,“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虽有“雅”、“俗”之分,却没有“高贵”与“低贱”之别。杭州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融于一体,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在文学、艺术创造中,杭州诞生了许多的精品文化,如诗词、金石、书画、篆刻杰作;也出现了具有较大民间市场的越剧、绸伞、剪纸等大众文化。我们必须创作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文化作品,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共同繁荣。

着力坚持“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结合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代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在古代,由于交通的隔绝和交往的稀少,人群依氏族、部落分居各地,其后逐渐融合为较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相应也创造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共同的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和规章制度,产生了宗教信仰、风土民情、众生群相、民间俚曲、礼俗风尚等等,这就是“本土文化”。因此,“本土文化”是最具民族性、区域性、差异性、独特性的文化。“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中最为珍贵的“瑰宝”。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本土文化”既是在自己丰富悠久、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土壤中形成壮大的,也是在不断吸取外部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发展的。随着国家间、地域间、城市间交流联系的扩大,“本土文化”融于“国际文化”之中,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国际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推进城市文化发展,就必须坚持、保护“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国际文化”的大交流之中,汲取国际上先进的文化元素,让“外来文化”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融合,以国际现代元素来提升“本土文化”,实现“本土文化”的国际化。

着力坚持“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与“杭州人精神”的结合

“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作为杭州城市文化的核心,是杭州城市的立市之魂,是杭州市民共同的人生价值,也是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杭州人精神”,就是“杭州文化人精神”、“杭铁头”精神。“杭州人精神”是杭州人,尤其是杭州文化人通过自己的知识智慧、言论文章、道德行为去影响社会、创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致和谐,是历史留给杭州的宝贵财富;大气开放,是新时期杭州需要大力提升和塑造的时代精神。“杭州人精神”,就是由历代杭州人,尤其是杭州文化人在长期的实践与创造中形成的“爱国爱乡、忠贞不渝,坚忍不拔、勇于创新,宁静致远、以民为本”的精神。这种“杭州人精神”根植于“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是在城市人文精神的熏染和影响下产生的。任何杭州人、杭州文化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杭州城市人文精神的印记。反过来,“杭州人精神”也是“杭州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如果缺少了“杭州人精神”,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不可能成为城市“软实力”的精髓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器。因此,杭州人(文化人)必须大力发扬“杭州人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践行、提升、传播“杭州城市人文精神”。

着力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在当代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两个支点,缺一不可。从理论上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的终极目标都是繁荣文化,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文化事业”是政府为了保障人们的文化权益,提供文化服务或文化生产的非营利性组织及其行为,其产出是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则是文化企业为了满足大众文化消费,供应文化商品或文化服务的营利性组织及其行为,其产出是文化产品中的经济价值。“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质和精神特征较为明显,“文化产业”的经济性质与物质特征较为突出。“文化事业”代表了从事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文化产业”虽然带有经济的性质,但同样也围绕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进行,通过文化价值创造经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水平,没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反过来,“文化事业”没有“文化产业”的支撑,也很难得到持续的繁荣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既关注“文化事业”发展,也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着力坚持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产品,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性,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不可能光讲“社会效益”而不抓“经济效益”,如果文化产品不能产生自身“经济效益”,而光是依靠政府和社会资金来供养,文化阵地就会萎缩,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就难以持久,“文化事业”也就难以持久发展。同时,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而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第一目标,必须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追求。把握好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就是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只有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文化事业发展才会有取之不竭的后劲;只有鼓励更多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经营企业,增强文化资源创新活力,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着力坚持党政主导力、企业运作力、社会配置力与文化人主体力的结合

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力、企业运作力、社会配置力与文化人主体力的“四力合一”。坚持“四力合一”,就能形成方向一致的“矢量”。“矢量”就是既有数量,又有方向的量。“四力”叠加,保持一致方向,就能发挥最大作用。文化具有先进性、引领性、公益性的特性,只有党政主导,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必须发挥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关键靠企业发挥强大的运作能力,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上的配置作用,通过市场合理和优化配置各种文化资源,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与效益的最大化。文化事业是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公众不仅要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而且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只有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整合社会各方的资源,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兴办文化的格局。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首先要发挥文化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产品,才能提升市民的文化生活品质。可见,文化发展离不开四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只有坚持党政主导力、企业运作力、市场配置力和文化人主体力的“四力合一”,才能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文化中国”讲坛自2013年创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国内外文化大家纷纷登上讲台,以清明开阔的国际视野,秉承传统,契合当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文脉。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以人文与科学视阈为中心——遇见未来”,跨越自然时空,超越学科界限,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必将一如既往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新高潮而作出贡献。

供稿:张朵、蔡峻

审核:蔡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