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食代风云 | 中国人都怎么解决吃饭问题?
  发布时间:2019-10-10 10:27   来源:城市怎么办

同庆祖国华诞,不忘奋斗初心。走过峥嵘岁月七十载,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到每一处空间肌理、每一条城市街区, 70年城市的发展与变化,见证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变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城市怎么办”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70年变化看杭州】、【70年变化看城市】系列文章,希望知微见著,与您一起回望过去,致敬时代,展望未来!

“吃了吗?”——这是流行了千年的中国人见面问候语。见面第一句话就关心“吃”与“没吃”,这“吃饭”必然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

1943年春,毛泽东挥笔为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成绩展览会写下八个大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掀开了中国人餐桌的风云变迁史。

1 吃饭凭粮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迎来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数亿人民嗷嗷待哺,当时的农业生产基础却很单薄,每人每天只能得到0.572千克粮食、0.013千克油、0.017千克肉、0.0023千克水产品。

为了减少浪费、增加口粮,政府提倡食用“九二米”、“八一面”,即100千克糙米磨出92千克白米、100千克小麦磨出81千克面粉。

50年代初,粮食持续短缺。1953年10月,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从此,拉开了长达40年的粮票时代。全国通用粮票被称为“满天飞”,各省粮票被称为“吃遍省”,市级粮票被称为“本地吃”。

各地粮票

国家规定居民口粮按照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了9个等级的供应标准。在那种物资奇缺的时期,被称为“宝中之宝”的粮食,以这种方式被国家严格控制。艰难时期,每个月的猪肉供应量限定为每人6两,鸡蛋则是每人2只。如果小伙子家里能拿出2斤糖,就可以作为聘礼去女方家提亲了。

1958年,“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激动人心的口号。作为人民公社建立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新生事物,公共食堂应运而生。“放开肚皮吃饭”后,不少公共食堂只管盯着“吃饱”、“吃好”的目标办,倾其所有、倾其所能,大吃特吃。这种脱离当时中国国情的做法,注定是失败的,1961年,全国陆续解散了公共食堂。

2 代食品运动

进入60年代,粮荒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能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的饭,全国开始推广“增量做饭法”,双蒸法、温水泡蒸法、夹生蒸饭法、炒蒸法等等,1斤米最多可做出5斤饭。但是,即使出再多的饭,也不过是多加水而已。由于口粮标准低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人们摄取热量不足,不少人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增量做饭法”行不通后,随即开展了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的运动,以渡困难。所谓代食品,是指人们用于充饥,但在正常时候不作为食品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化学合成物。其中,高蛋白的小球藻作为粮食的代用品,拯救了当时很多人。

食品供应紧张,为了分配有限食物,1961年,国家提出对少数商品实行高价政策,高价搞点和高价糖果,一律不凭证,不限量。实行后,当年销售高价糖果4.1亿斤,糕点3.9亿斤,共回笼货币33亿元。

3 鸡毛换糖

70年代,是一个转变的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小岗村分田到户,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先河。人称“命里缺水”、23年来从没向国家交过余粮的小岗村,其后一年的粮食产量暴涨到13万斤。中国人的餐桌渐渐由贫瘠变得丰富,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

爆炒米花成为一种时兴的消遣食品。生火、加柴、拉风箱、摇手柄,“砰”的一声闷响,散发出浓郁的米谷香味。自古就有经商习惯的义乌人,在农闲时走街串巷“鸡毛换糖”,给小孩子们带来了甜蜜和喜悦,也敲开了改革开放之门。

爆炒米花

1979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伊始,人们的物质生活贫乏,可口可乐所代表的惬意、畅快的西方休闲文化,勾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年轻人带着笑脸,拿着可口可乐,在故宫、长城这样的地标前出现,成了两种文化对撞的经典形象——一个紧张的年代过去,一种愉快消费的生活到来。

4 吃得像样了

1980年,悦宾饭店拿到编号为001的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业第一天,饭馆的营业额大约是50块,而老板郭培基当时在北京内燃机厂一个月的工资是54块。

80年代初,一种补品横空出世——麦乳精。它是以牛奶(或奶粉、炼乳)、奶油、麦精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速溶性饮品。当时,麦乳精在普通百姓中被当作是比较奢侈的饮品,大人往往舍不得喝,孩子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用者,干嚼着吃最奢侈。

1987年,第一家“洋快餐”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2.5元一块的原味鸡并不实惠,但门口仍然排起长队,人气不亚于旅游景点。青少年开始以吃肯德基作为时尚潮流,甚至有新人选择在肯德基举办婚礼。于老百姓而言,这更像是一种象征:购买食物除了维生,还有了其他的意义。

北京前门大街的美国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厅外景

“洋快餐”除了带来新消费及文化体验,更让国内刚刚兴起的个体餐饮行业有了更多可以学习的方向,例如,大面积店面、多人员的门店管理经验、品牌连锁店的运营模式等。最明显的改善,可能是厕所的干净程度以及对外开放使用。

5 “下馆子”成时尚

90年代的主要目标是,奔小康。

1993年,城市居民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下降到97公斤——人们不再那么渴望吃主食了,与此同时,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水果等主要鲜活农产品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部随即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饲料加工服务体系。仿佛不经意间,老百姓的餐桌上发生着变化:冬天餐桌上当家的“萝卜、白菜、土豆”这“三件宝”走入了渐行渐远的历史,农贸菜市场映入眼帘的是“鸡、鸭、鱼、虾、猪、牛、羊”应有尽有的新鲜禽肉和“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纷呈的新鲜蔬菜。

随着商品供应的逐步丰富,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接轨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习惯。几年后,粮票等票据出现在各地收藏市场,成为一种热门的收藏品。

6 饮食要健康

到了21世纪,社会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菜场、超市里的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日三餐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同时,许多人还将一日三餐搬进了餐馆、宾馆里,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营养”、“吃风味”。

荤素搭配的餐桌

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导致甘肃等地发生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从三鹿奶粉到瘦肉精、染色馒头、苏丹红、地沟油,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面对餐桌上色香味俱全又可能隐藏问题的美食,人们变成无所适从。

7 外卖即正义

近几年,随着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人们对吃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如今却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情怀。

不过,快节奏的生活,“吃什么”、“怎么吃”也成了人们一个幸福的烦恼。根据Statista的数据,全球在线外卖市场目前价值95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国外卖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370亿美元。《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9》报告显示,2018年餐饮外卖月活用户数达到10288.5万人。而更有意思的一份《2018年阿里本地生活数据》发现,点餐次数最多的用户一年点了2567单,平均下来每天要点7次外卖。消费最高的人一年点外卖花掉了25万元,也就是平均每天在外卖上花掉将近700块。

外卖不仅深度渗透进写字楼、办公楼和格子间里年轻人的日常餐饮,甚至在紧锣密鼓的火车车厢里,只需在“铁路12306”APP上,提前一小时预订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毫无疑问,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常见的饮食方式。

不同年代的餐桌,有着不同的记忆。

从凭票供应,到个体餐饮店的首次尝试;从洋快餐的落地时门口众人围观,到老字号坚守理念的再获新生;从只求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从到店用餐,到手机点餐的时代跨越……

70年来,人们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餐桌上的记忆成了历史符号,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变迁。

【参考资料】

1.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杭州网等媒体相关报道;

3.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供稿:商文芳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