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应邀为浙江大学-南京市管干部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培训班授课
  发布时间:2018-04-20 15:53   来源:城市怎么办

4月13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为浙江大学—南京市管干部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培训班授课。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兆农主持讲座,南京市市管干部50余人参加。

授课现场,王国平首先详细阐释了“党的工作重心与党的工作重点”、“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四对关键词的异同。他说,城市是党的工作重心,“三农”是党的工作重点,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不要在“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上再引起一番新的争论,要坚持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先有工业化的战略机遇,后有城市化的战略机遇。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城市化却是一个阶段性的历史任务,既有逗号,更有句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王国平指出,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首先要从城市抓起,关键在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坚持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王国平指出,要以“三化五型”为目标,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即坚持以城市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为要求,推进城镇化从经济型城镇化转向生态型城镇化、从土地型城镇化转向人口型城镇化、从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从粗放型城镇化转向效益型城镇化、从外延扩张型城镇化转向内涵提升型城镇化,使新型城镇化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

王国平指出,要以“九个转变”为目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出口、投资拉动向出口、投资、消费拉动转变,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忽视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向共同富裕转变,努力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经济保持中高速、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

王国平强调,要从“十个方面”谋求新突破,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要在坚持美好生活的定位上求得新突破。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南京要从物质产品需要和精神产品需要两大方面提升“五大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二是要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导向上求得新突破。坚持“一化”带“四化”、“一化”提升“四化”。抓住城市化这个“牛鼻子”,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把国际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三是要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新常态时代,南京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优化布局,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智慧经济、高铁经济、空港经济等城市经济,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进以数字经济为载体的数字城市建设,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四是要在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求得新突破。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改变“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和做法,摆脱“城乡一律化”观念,将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坚持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配置、多元投入、管理体制“十大统筹”,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统筹解决,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五是要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坚持城市群为主体形态,要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要高度重视TOD模式。“自转”是内因、是基础,“公转”是外因、是保障。所谓“自转”,是指以构建南京全域快速路网为载体,加快构筑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网络化格局。所谓“公转”,是指南京要通过规划共绘、设施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土地共谋、社会共享、机制共创,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走出符合南京特点、具有南京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六是要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上求得新突破。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确立“保老城、建新城”的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不懈地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经济体系;城镇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不懈地以政府做城市、做环境带动市场做产业、做企业,以政府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带动市场办好企业围墙内的事。七是要在坚持“保老城建新城”上求得新突破。按照“两疏散、三集中”的方针,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区,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区,疏散老城区人口和建筑,推动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建设向新城区集中,进而实现保护与建设“双赢”。八是要在坚持“城市有机更新”上求得新突破。在南京奋力做实做靓“国际化程度高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幸福感强的宜居宜业城市”的关键阶段,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特殊区位优势,要坚持以“道路有机更新”、“河道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进城市道路、河道有机更新,彰显城市特色,弘扬“城市美学”。九是要在坚持探索“XOD”模式上求得新突破。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解决城市发展“钱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人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等四大问题,就要树立“XOD模式”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进行一体化开发和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关系,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土地的增值,进而通过土地的增值反哺城市的发展,切实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钱从哪里来和去”的问题。十是要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南京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六位一体,突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高层次研究“六高”方针。

讲座引起了学员的热烈反响,王国平就杭州五水共治的实践经验、城市管理的特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问题,回答了学员的提问。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