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推介|《湘湖风俗》:传承、演变和现状
  发布时间:2018-05-07 15:46   来源:城市怎么办

风俗,是人类相沿积久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模式,也就是世代传承的生活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地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演变。风俗生动地反映了一地的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往往是地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

湘湖位于萧山中部。湘湖地区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跨湖桥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距今七八千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生息。春秋末期,这里是吴越争战的前沿阵地,吴越文化在这里得到交融,西陵渡、渔浦渡、西兴运河……这里是历史上沟通南北的交通要津,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西汉在萧山设县(当时称余暨)以来的2000多年,湘湖附近一直是萧山县治所在地。千百年来,生活在湘湖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在吸收和融合诸多民俗文化元素基础上,“人相习,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湘湖民众向来务本重农,耕织唯勤;尊师重教,不事奢靡;民风敦厚,和气诚信;尚礼仪,笃交亲,重祭祀。更有五月廿二划龙舟、三月初六张神会,以及请“赤卵(裸体)”年菩萨等特有的风俗。湘湖风俗具有吴风越俗的一般特征,是萧山风俗的集中代表。但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湘湖风俗与萧山南片地区、东片沙地区,都有细微不同。即使同在湘湖地区,义桥与所前一带的某些风俗,也是同中见异、各具精彩。

湘湖在北宋杨时建湖之初(1112)可灌溉9乡14万亩农田,而水系流域范围更为广大。作为萧山的母亲湖,湘湖历史文化淀厚重,对周边镇乡文化辐射和影响深远。本书以《湘湖风俗》为名,重点记述湘湖地区风俗,以历史上湘湖水利灌溉区域的范围和湘湖新城规划区为基本编写范围,即今日萧山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义桥镇、闻堰镇,以及新塘街道、浦镇、所前镇部分地区,并涉及杭州市滨江区的长河、西兴、浦沿3街道。为探究湘湖风俗的源流和特色,某些风俗作了必要的追溯和横向比较,落脚点始终在湘湖。观斑知豹,从《湘湖风俗》可窥见萧山风俗之大略。

本书设岁时、生活、生产、礼仪、信仰诸篇,择要予以绍介。岁时篇按春、夏、秋、冬四时,简述主要节令习俗,还写了年终一些重要的民俗事象如备年货等。生活篇写了湘湖人过去的衣食住行、家庭器用、保健娱乐等,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淳朴民风。湘湖人向来以农为主业,兼及渔、林、牧、副、商、匠作等多种生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生产方式渐行渐远,却积淀成丰富多彩的生产习俗,生产篇即以此为重点。礼仪篇重点记述婚嫁、丧葬、喜庆、取名、称谓、交往、禁忌等礼俗,展示湘湖人的礼仪风采。信仰篇则介绍祀神祭祖、香市庙会、地方神祇等方面内容,反映湘湖民众信仰习俗演变的轨迹。风物特产、百工艺匠、老行当老家什等,因湘湖(白马湖)丛书另有专著,本书只在必要的章节用极省俭的文字带过,不作详细记述。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含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陋习消衰,新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逐渐树立,传统习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本书在简介民俗事象吋,对民俗的传承、演变和现状也予以适当关注。

撰写过程中,作者力求做到历史资料与现实资料相结合、纸质史料与口碑轶闻相结合。因此,学习和研究了历代《萧山县志》,湘湖地区镇、村志,以及相关地方文献。尤其从湘湖地区宗谱中,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宝贵风俗和民情资料,像祀神祭祖的祭礼、祭品、祭文形式,以及演社戏的筹资方法等等。为了扩大视野,作者还研习了湘湖周边镇乡乃至周边县市的风俗,以在比较中深入了解湘湖风俗。同时,在前几年田野调查基础上,又多次走访湘湖主要古村落,从结交的老农、渔民、篾匠、道士、庙祝、小贩、材夫、厨师、婚嫁司仪、风水先生等口中,撷取了许多鲜活资料。例如,为了写作《龙舟会》,采访了文里头、姚江岸、塘里陈的十多位龙舟老人,现场观看龙舟开光、竞划、巡游、沿途祭请,直到送榜的全过程。又如,半夜步行十多里,跟随抬花轿迎新娘队伍,观看搜轿、拜堂、传袋、闹房等老式迎娶礼仪全过程,还应邀吃了男女两家的酒盘,边吃边谈。其他像翻九楼、点河灯、舞板龙、请年菩萨、庙会、扎扫帚、舂年糕等民俗活动,都亲历现场,实地采访,这有拍摄的照片为证,试图获取让人耳目一新的生动细节。文中所用照片,除个别具名之外,均为作者纪实拍摄。

随着湘湖风景区的开发和湘湖旅游观光业的兴起,包括湘湖风俗在内的湘湖历史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编辑出版这套湘湖丛书,正应其时。笔者虽研究萧山风俗十多年,写过一些风俗小品,编写过市志和有关镇志的风俗部分,但担当《湘湖风俗》专著这样的重任,深感捉襟见肘。幸得丛书编委会和有关专家悉心指导,又蒙乡贤学人点拨帮助,参考了他们的某些研究成果(见“参考文献”),尤其是各界朋友毫无保留提供资料,配合采访,配合拍摄,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才疏学浅,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方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丛书名: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

商品编码:11429944

作  者:李维松

总主编:王国平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