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红车背后那些走心的人和事
  发布时间:2019-07-29 15:47   来源:城市怎么办

杭州,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城市。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千年前由北宋文豪苏东坡题写的名诗,杭州人几乎无人不晓。这首描写西湖春景的优美诗篇,为我们打开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古时游春图。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与杭州结下了历史情缘。他在闻名于世的《马克波罗游记》中列举了自己所游历的十多个中国的城市,其中介绍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是杭州,他赞誉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复原图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中国人黄履庄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概念上的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工业革命降临,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经过西方工匠的不断改良,大概在 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车的运行效果较好。1890年,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型的自行车,这种形式的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私家车还颇显遥远,私家自行车已在中国普及开来,它一度成为衡量家庭经济条件的标志性物品之一,20世纪70年代的所谓“三大件”,即指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其中最受追捧的自行车品牌之一,即为天津的“飞鸽”。满街尽是自行车,正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城市的标志场景。

1

当中国人热衷于开汽车,

发达国家国民却爱骑车了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汽车工业在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总量、人均机动车拥有量不断上升。以杭州为例,2018年杭州注册有244万辆机动车,排在全国第14位,人均机动车拥有量约0.25辆。尽管已经实施了限行和限号措施,机动车保有量仍然增长较快,交通压力较大。引人深思的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却已重拾起(或许从未放弃过)自行车,并把它融入现代城市的交通系统之中。他们推出各种模式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立起覆盖整座城市的自行车服务网络,以提高城市整体交通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纵观世界各地,此时已经有了一些建成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城市,它们的各自做法、经验及成果确实值得正被交通拥堵难题所困的国内城市所借鉴:

在荷兰,公务员外出办事,有70%的人是依靠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公司员工购买新自行车,每3年可报销一次;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的市民缴纳税收时予以一定减免;全国各地的餐馆、酒吧和自行车停车场等地,还放置了应急箱,装有简单的自行车修理工具和医药,以满足骑行者不时之需。

丹麦哥本哈根公共自行车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约有150个自行车存车处,任何人将20克郎硬币放进车链上的孔眼内,即可使用这种公共自行车。使用完毕后只需再锁在另一个存车处,取出硬币后即完成还车程序。由于在市区,自行车出租是免费的,因此有三分之一的上班族选择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即便是政府部长也是如此。

在英国伦敦,市民若想租赁公共自行车,手机注册服务后发送一条信息,很快就能收到一个开锁密码,通过这个密码,用户可在市内任何一个租车点自行取车。由于骑自行车成了最快、最便宜、最健康、最环保的出行方法,伦敦的骑自行车人数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因交通事故而伤亡的人数比例一路下降。

2

金点子的第一次提出和来自政府的支持

如果用今天的观点看,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和逐渐深入人心的绿色交通理念将一度被边缘化成健身工具的自行车重新放置在了舞台的重要位置。如今,无论是杭州市民,还是中外游客,自行车已成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公共自行车又是其中占比最大的一块。这不仅是因为它免费、便捷、实用,很好地解决了地铁和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健身提供了莫大的便利,更因为它符合低碳、绿色、环保的现代理念,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了人们的道德素养,提高了城市的文明水平。10余年前,杭州公共自行车从无到有的那些个瞬间和故事片段,在今天仍然值得回味。

大约在2007年下半年杭州市委政研室所编的内参上,即有文章介绍上海等国内城市尝试发展自行车租赁服务的情况,作者是市委办的冯俊。在这份内参上,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作了批示,说这个事情好好研究一下,我看杭州可以搞。这份批示交给了杭州公交集团,集团立刻做了调研和部署工作。杭州小红车的理念在这里萌芽。

2008年2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参加杭州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下城代表团讨论时,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建立城市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的设想:“我们应该在杭州形成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来破解市民借助公交系统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任何一座城市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哪怕你再发达完善,都不能解决末端交通问题,你出了地铁、下了公交车,离居住的地方还有那么一点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怎么办?如果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可以凭市民卡在租还点免费租一辆自行车,到了居住地后又把它就近归还到另一个租还点,那么,这个‘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就彻底破解了。如果再配合其他政策,有车族还会自愿放弃开车出行。”纵观当时的发达国家,类似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已有了先例,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丹麦的哥本哈根等欧美城市发展的最好。这种以自行车租赁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的方式,既方便市民出行,又能提高道路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还符合绿色、环保、健康的国际趋势。消息传出后,在当时地铁未建成、高架未成网的杭州引起普通市民的热议,大家都期盼这这个叫做“公共自行车”的服务推出。

杭州西湖景区小红车服务点

2008年3月3日,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着力建设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将该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一期建设于当年5月1日试运行。在杭州市民的热切期盼和政府的支持下,杭州小红车终于诞生了。

3

杭州小红车,

一直在创新和技术的道路上精进

网上有观点提出,由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诞生于互联网+时代前,一开始并没有解决手机查询等问题,很多时候借车还车靠刷固定办理的实体卡,不能像共享单车一样,直接用手机解决一切问题。姓“公”是否一定代表技术落后,无法达到商业公司产品的便捷程度?答案对于杭州小红车来说,是否定的。当曾经熟悉的共享单车品牌因为运营或者资金链逐个倒下,只有公共自行车一直在服务,一直在免费。这里也许有你不知道的小红车新特性:

第三代杭州公共自行车拆解图

(1)破解还车难:尝试创新运营模式,运用“ 互联网+ ” 技术, 充分利用公共自行车现有资源,推出“实体桩+电子桩”技术试点,实现“两桩”融合,待大面积铺开后将有效缓解市民还车难困扰。

(2)专用APP: 正式推出全国版APP——叮嗒出行。截止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达到500万左右,同时为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及其它出行系统提供出行服务,覆盖了包括太原、南昌、昆明等在内的各大城市地区,实现城际间公共服务的互惠共享。杭州主城区凡是可扫码租车的“小红车”均可通过叮嗒出行实现通租通还。

(3)推出侧斜式锁止器:杭州市民一直青睐于“ 小红车”,对“小红车”服务点的建设有着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但在现实中, 很多地方因为道路宽度不足无法建设服务点。杭州公共自行车推出了全新的服务点建设模式,采用侧斜式安装锁止器的方式,降低对道路宽度的要求。目前已有部分服务点投入运营。

(4)新增APP延时还车功能:杭州公共自行车一直致力于提升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管理水平。继推出线下“错峰还车” 服务后,随着叮嗒出行APP的正式上线, 线上延时还车功能也同步上线。用户通过APP租还车时,遇到服务点满桩的情况, 就可以通过使用延时还车功能,巧妙化解尴尬,更避免了无合理的超时用车费用。

结语:明天会更好

时光即将跨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从初期的61个服务点2800辆公共自行车,日均2607人次租用量,发展到4198处服务点(含余杭、萧山),101730辆公共自行车,累计租用量9.67亿次,其中97%以上为免费租用,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及杭州品质之城的“金名片”。可以想像,随着后峰会前亚运的发展良机, 杭州公共自行车必将打破区域的藩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打造更精细的服务,创造更开放的模式。这里可以透露一下,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即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重磅推出“小红生活”服务体系,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孙侃 《乐在骑中》 红旗出版社 2015.9

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 杭州“小红车”迎来智慧骑行加速度 2018.7

刘雪松 “小红车”升级背后的创新姿势 2017.5

供稿:孙悦

审核:蔡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