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成果推介 |《司徒雷登与西湖》:从传教士到教育家
  发布时间:2018-07-19 15:31   来源:城市怎么办

界定西湖名人的标准,其一是指出生在杭州,长大成人后外迁他乡,为人类的历史文化作出贡献者;其二是指祖籍外埠,后迁居杭州并对杭州及西湖的历史文化作出贡献者;其三为功成名就的外籍人士,并视杭州为第二故乡者。

司徒雷登作为一个出生在杭州的美国人,是一个对中国现代教育和中美文化交流作出过贡献的人,一个一生热爱中国及中华文化、热爱杭州及西湖的人,一个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的人,一个自称“籍贯浙江,生长杭州,祖墓在西湖”的人,一个被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的人,无疑是符合上述标准的第一、三条者,因此,他属于西湖名人的范畴。

司徒雷登与中国、与杭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他的父亲约翰·林顿·斯图尔特(John Linton Stuart,1840-1913,中文名司徒尔、司徒约翰)是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派到中国的第一批传教士,从28岁来中国杭州传教,直到1913年病故于此,总共在中国生活了46年。他的母亲玛丽·露易斯。霍顿·斯图尔特(Mary Louise Horton Stuart,1842- 1925)与丈夫结婚后,也随丈夫来到中国杭州,1925年病故,她在中国生活了52年。斯图尔特夫妇在杭州传教和办学,他们的四个儿子都出生在杭州耶稣堂弄。

作为斯图尔特夫妇的长子,与母亲差不多,司徒雷登在中国生活了约50年,能说流利的中国话,还会讲杭州话,而且他对杭州的语言充满偏爱心理。他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Fifty Years in China)中曾怀着深情写下了自己对这一方言的看法,认为杭州话“具有其他方言所没有的轻快悦耳的音韵和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他也喜欢杭州,认为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风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喜欢西湖,回忆起儿时在西湖坐彩船游西湖、在北高峰避暑、在雷峰塔游玩等情景,是那样津津乐道。

司徒雷登的父亲、母亲、大弟、三弟死后均葬在西湖九里松外国传教士公墓。1946年10月,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来杭扫墓,旧地重游,在杭州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复会典礼上,被授予了“杭州市荣誉市民”的称号,欣然接受了金钥匙和证书。他是当时杭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唯一的外国人。司徒雷登的妻子艾琳随丈夫在中国生活了22年,她死后葬在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园内。1955年,司徒雷登在一份最后遗嘱中提出,希望自己死后将骨灰葬在他所创办的燕京大学内,与妻相伴。他的中华情结由此可见一斑。

司徒雷登的一生,具有美国来华传教士、燕京大学校长、驻华大使等多重身份,但其自己和为世人所最看重的是创办与管理燕京大学,这是司徒雷登事业的杰出之作,是他作为教育家理想的实践。

司徒雷登在杭州生活了14年,而且杭州是他的出生地,杭州司徒雷登故居这个载体今天已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我们撰写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读者了解司徒雷登及其家人与杭州的这段缘分,让读者从中得知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们来杭州传教和兴学的历史以及他们在杭州的日常生活,他们在杭州的长眠之地。当然,对于司徒雷登其人,我们也要介绍他的中西文化与宗教观、作为“燕京大学之父”的教学思想以及在华教会大学的历史背景。同样,不可避免地也涉及与他交往的浙江籍国共两党领袖人物蒋介石与周恩来。最后,杭州司徒雷登故居沧桑历史及今天的陈列,也是必须要向读者作交代的。而对于司徒雷登今后的“魂归何方”,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上述各点,能否达到笔者写作计划的要求,则要请亲爱的读者加以评判了。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丛书名: 杭州全书·西湖丛书

作  者: 许俭 沈建中

总主编:王国平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