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研究动态 | 城市更新改造与楼宇经济BIM研讨沙龙(2)暨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成果初选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8-08-17 14:51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18年7月31日,由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一处(城市学研究处)、智能楼宇经济(BIM)研究中心组织的“城市更新改造与楼宇经济BIM研讨沙龙(2)暨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成果初选会”在城研中心大楼举行,这是继2017年11月12日首次举办城市更新改造与楼宇经济研讨会之后的第二次研讨交流活动。来自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建委(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市住房保障与房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城市国际化推进办公室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杭州万科城市研究院、杭州透明传媒(透明售房网)等部门管理者代表、专家学者、浙江大学相关专业硕博研究生共30余人出席。研讨沙龙由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一处(城市学研究处)处长、研究员李明超召集和主持,研究一处(城市学研究处)研究人员参加。

首先,由主持人介绍了杭州城研中心举办城市更新改造与楼宇经济BIM研讨沙龙的背景和目标。自2017年以来,在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指导下,杭州城研中心瞄准建设立足杭州、面向全国的城市学一流智库和学派目标,组织开展了“接短板、创一流”活动,由各处室对照智库和学派发展目标梳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查自纠。举办BIM研讨沙龙,既是城研中心研究一处依托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接短板、创一流”、凝练处室团队研究方向、提升处室人员研究能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的改革抓手,也是城研中心研究一处学习贯彻市委全会提出的“扎实做好人产城融合文章,注重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融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布局发展”及“持续深化城中村改造提升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的切实举措。BIM研讨沙龙接下去会作为城研中心研究一处常规的研讨交流活动,每逢单月下旬举办一次,争取围绕研讨主题每次都有书面的研讨成果汇总,为我们撰写研究报告和出版专著提供参考借鉴。

本次沙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10位专家围绕“城市更新改造与楼宇经济”分别作主题发言,与会人员共同开展交流;第二阶段由3位部门管理者代表和3位专家学者对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征集成果进行初步评审筛选。现将与会专家观点的部分内容简要汇总。

针对城市更新改造的战略与政策问题,杭州市城市国际化推进办公室黄宝连博士就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城市更新改造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城市更新改造应避免短期化、碎片化操作、避免郊区的“灯下黑”、避免区域国际竞争力下降、避免传统文化和特色被消灭、避免城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等建议,并以伦敦东区复兴计划、上海三林滨江地区“有机更新”为案例,为杭州的城市更新改造提供了借鉴。浙江省地产评估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经济师沈国冬探讨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融资筹划问题。沈国冬详细介绍了当前城市更新的三种模式,城市规划建设背景及当前常用融资模式,并以南方某城市更新融资中某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案例,针对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融资问题进行了分享探讨。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事处处长鲍海君结合宁波市提出的存量建设用地“预告登记转让”政策的实践,从法律层面和实践效益层面对“预告登记转让”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探讨。他认为,宁波市的土地预告登记转让制度,是对现有的土地转让,限制性的规定效应的有效补充,完善了政府的服务和监督功能,有利于化解法律实践的难题,保障市场交易的安全效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靳相木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经验做法,就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如何破解钉子户问题提出了相关方法路径:一是政府动用征收权,二是引入强制缔约义务的法律规定;三是依靠土地公有产权制度,推进制度创新,消减钉子户。

针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市场化问题,杭州透明文化传媒(透明售房网)总经理沈曦霞结合杭州房企行业的转型实践,介绍了各大企业在城市新一轮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项目和布局。她认为,各大房企正在从开发商向运营商、服务商转型,从房企的转型发展可以看到未来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泊寓杭州总经理、杭州万科城市研究院负责人费滨介绍了城市更新的万科实践,结合深圳城中村开展的改造项目,展示了城中村综合整治的新模式——“万村模式”。“万村模式”以政府主导(综合整治)和企业运营(统租运营)相结合,政府从外在提升硬件,根治乱象顽疾,企业则从内里植入软件,提升服务水平。

针对楼宇经济发展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前虎教授探讨了从城市更新到功能复兴背景下商务楼宇的开发模式与策略。陈前虎教授认为,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发展楼宇经济,要注重四个态:一是形态的重塑,二是业态的重组,三是社会组织形态的重构,四是文化形态的重建。艾斯弧(xwho)设计集团设计总监、高级工程师洪田芬从规划的角度,对10年前参与编制的杭州楼宇经济规划做了总结回顾,并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杭州城市规划发展一些新的趋势,对未来高质量发展阶段楼宇经济发展特点及空间规划框架做了探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导吴金群就楼宇经济当中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碎片化管理模式、楼宇社区治理模式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构建了服务和智慧双轮驱动协同治理的新模式。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讲师董自光博士结合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委托课题研究成果,对楼宇经济国际化和国际楼宇进行了概念区分,指出在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背景下,楼宇经济国际化不能缺席,应尽快启动国际楼宇创建工作。

杭州市国土局原处长、原市土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建军,市保障房建设管理办公室(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副主任何炜达,市住房保障与房管局房屋安全管理处副处长李勇,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丹宇教授等专家就城市更新改造和楼宇经济发展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在第二阶段会同浙江大学靳相木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陈前虎教授共同出席了城市土地与住房平台“两奖”征集成果初选会。专家认为,“钱奖”作品质量普遍较高,涉及城市更新的多个领域,入围与否更多的是从问题研究的急迫性、必要性,从解决问题本身的意义去评判;“西奖”主题紧扣国务院提出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要求,不少点子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如果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并转化应用,可在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提升老旧住宅小区住房品质,建议平台下一步与房管部门对接推动成果转化。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