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应邀为上海市审计机关领导干部授课
  发布时间:2018-08-21 15:38   来源:城市怎么办

8月13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为“上海市审计机关处级领导干部思维创新培训班”作题为《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专题讲座。上海市审计机关50余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

讲座中,王国平指出,一座城市的管理者,在谈思维创新时,首先要关注我们工作、生活所在的城市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思维创新。他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七个新突破”,即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XOD+PPP+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

王国平强调,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生活更美好,党的所有工作包括审计工作都是为了破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可以通过“生活品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提高生活品质,既是每位市民的当下愿望,又是每座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城市不以人口规模拼大小,只能以品质争高低,以特色论输赢。要从“品位”和“质量”相统一的角度,大力提升“五大生活品质”,使城市与市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市民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王国平认为,要破解城镇发展领域和经济发展领域“低、小、散、差”等结构性问题,就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镇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以城镇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必须以“三化五型”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发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引领高质量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九个转变”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上海要坚持城镇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轮驱动”,对标顶级全球城市,着力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全面增强城市的核心功能,在若干领域打造体现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高地,在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王国平指出,要破解新型城镇化“钱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人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等四大难题,就要在坚持“XOD”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应用“XOD+PPP+EPC”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进行一体化开发和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关系,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土地的增值,通过土地的增值反哺城市的发展。“XOD+PPP+EPC”的理论基础是“地租理论”,特别是“级差地租理论”。 “地租”,简而言之即指土地所有者依靠土地所有权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取的报酬。“级差地租”,简而言之即指由于土地优劣等级不同而形成的具有差别性的地租。从本质上而言,“土地出让金”就是各级政府作为城市全民(国有)所有制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向全民(国有)所有制土地使用者收取的“地租”和“级差地租”。审计部门要既要严格审计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更要审计土地的投入产出比、性价比、费效比,是否真正做到优地优用。

讲座引起了上海市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强烈反响,在互动环节,王国平还就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土地出让金的征收、土地财政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市民化等问题,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正栋在主持讲座时说,王国平理事长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极高的学术造诣水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王理事长紧密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现状,围绕“七个新突破”,提出了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2.0模式。讲座高视角、高层次、高水平,为在座的上海审计机关领导干部更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为上海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建设,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指明了方向。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