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ABC︱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的演化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24 15:41   来源:城市怎么办

交通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之一。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总能观察到城市交通规模或交通方式的相应变化,而城市交通的相应变化又对城市空间演化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之间存在着这种复杂的互馈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城市空间演化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又会对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演化产生重要影响。

1.城市交通影响城市空间扩展

从古代以步行和马车为主的交通方式到自行车、有轨电车的盛行,直到目前许多城市大量使用的小汽车、大容量公共汽车以及地铁、轻轨等的发展,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的演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城市居民的出行受速度的影响,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狭小的区域内,城市空间规模较小,用地紧凑,人口密集。所以,步行和马车等交通方式阻碍了城市空间向外扩展的能力。1888年有轨电车的试验成功和1892年铁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郊区沿着铁路像串珠一样发展起来,城市空间开始主要沿铁路、电车轨道逐步向外扩展。而小汽车的广泛使用与地铁、轻轨和大容量公交的快速发展一样,使城市空间演化的形式和规模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空间由单中心形式蔓延逐渐向多中心、带状以及复合型、低密度等空间扩张方式转变,空间的扩张规模也明显增大。特别是小汽车交通方式具有快速、舒适、自由度大等特性,更是对城市空间的低密度、大范围扩张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

城市交通可达性的提高,能够给居民和企业带来节约时间的经济价值。这是因为,城市中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区位优势,其中包括聚集优势和交通优势等。在聚集优势相同的情况下,城市中哪个区域的交通设施完善、可达性好,哪个区域就能吸引更多的居民和工商企业。而交通条件的改善提高了相应区域的可达性,对居民和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吸引作用,同时,也会使这一区域的土地价格上升。

3.城市交通成本影响住房价格和居民的迁移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离城市中心区越远,其通勤成本就越高,而城市土地价格下降,住房价格也将下降。所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主要是以商业为主,它能以更高的土地价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会提高相应区域的可达性,降低该区域的出行成本,从而吸引居民向该区域迁移。进而导致城市功能的分化、职居分离城市潮汐现象的出现。当出行成本的节约等于住房价格的提高时,这种迁移就会停止。

4.交通设施建设影响城市空间演化速度和方向

一般来说,当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时候,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不仅会促进城市空间的快速演化,而且还会引导城市空间演化的方向。而当城市处于缓慢发展时期或者已经达到基本成熟期时,交通设施建设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就非常小,更起不到引导方向的作用。

【参考文献】王国平.城市学总论[M].人民出版社,2013.430-432

编辑供稿:研究四处(媒体宣传处)吴雨馨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