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研究 | 俞滨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8-08-29 14:45   来源:城市怎么办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重要讲话精神,发现各地推进绿色新型城镇化的先进做法,探索生态文明创新和“美丽城市”的发展路径,7月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发现城市之美”主题论坛在贵阳生态文明会议中心举办。论坛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处、人民网、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主办,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承办。为了做好本次论坛的成果转化工作,我们汇编了论坛嘉宾有关发言。

农业文明时代追求原始美,工业文明时代追求人工美,现在是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要追求人地和谐之美,城市的形象要美,城市的功能也要美,面子美和里子美都重要。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城乡绿色发展,必须立足生态文明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对标世界级都市,在“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两个百年”的战略指引下,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美丽城市。本次论坛以“发现城市之美”为主题,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如何积极引导城乡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战略指引

城市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推进绿色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是要解决“城市病”,更是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区域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大中小城市的整体布局,优化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的开发模式,探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从而为全球城市绿色发展提供范例和样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发展问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从顶层设计上引导我国城市向着绿色低碳的未来发展。2014年,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次年,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016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此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确立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由此可见,推进城市的绿色发展也是全面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考

一是要梳理战略目标,强化标杆引领。通过构建城市绿色建设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构建引领全球的绿色生产体系、符合国情的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格局,从而发挥五大作用,即“全球都市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绿色节约型社会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织作用,推动绿色文化发展的交流作用以及推进绿色国际合作的指挥作用”,力争到2035年树立全球都市绿色发展的标杆。

二是要明确战略重点,强化十二示范。整合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各个单项工作,努力做到十二个方面的示范:绿色建设产业示范、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绿色开放合作交流示范、健康宜居建筑示范、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以及城市特色风貌传承示范、清洁能源应用示范、既有建筑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绿色节能改造示范、绿色交通和出行示范、智慧城市示范、美丽生态环境示范、绿色田园镇村示范、绿色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示范。

三是要部署战略格局,推动三生融合。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统筹、优化并划定市县域的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和有机整合各部门空间管控措施,配套设计统一衔接、分级管控的综合空间管控措施,共同构成空间规划底图,从全局系统层面构建“棋盘”,再根据“先布棋盘、后落棋子”的技术路线,将上述十二项示范的相关工作落实到不同空间的规划建设之中。

四是要谋划战略项目,落实建设载体。以商业都市绿色建设为载体,谋划新建绿色健康宜居办公建筑、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改造、商业中心绿色运维管理平台等项目。以文化都市绿色建设为载体,谋划绿色时尚创意公园、绿色影视创作中心、绿色动漫创作基地、全球绿色传媒基地、绿色工业遗址公园、历史街区绿色保护更新等项目。以创新都市绿色建设为载体,谋划绿色众创空间、绿色孵化器、绿色加速器、绿色要素市场交易中心、全球绿色科技专利市场、绿色技术转移中心等项目。以开放都市绿色建设为载体,谋划绿色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绿色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绿色国际交通枢纽、绿色国际旅游区、绿色国际组织集聚地等项目。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绿色建设为载体,谋划绿色医院、绿色校园、绿色交通枢纽(高铁站、飞机场、地铁站等)、高标准海绵城市等项目。

五是梳理战略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对标国际城市的发展经验,探索建立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覆盖城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完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针对上述“十二示范”和一系列科技示范项目,梳理出现行标准,对需要修订或新编的,应尽快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标准编制工作。探索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前期应建立以量化考核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成效为重点的考核评价机制,后期逐步建立起城市绿色发展建设制度体系,最终探索总结一套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方法。

三、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推进策略

首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我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编制具体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将各单项分散的绿色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整合,从而进一步全面、系统提升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

其次,完善、细化和深化绿色建设相关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形成指导具体实践的导则和指南,覆盖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以及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

再次,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城市建设经验,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绿色建设制度体系,形成发改、国土、规划、住建等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在基本建设程序各个环节予以把关。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绿色城市治理,创新城市绿色建设方式,综合应用行政和市场两只手,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建设产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

最后,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项目,包括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高性能建筑和社区等。从绿色规划、绿色城市设计到绿色建筑设计直到绿色建设运营,实施全过程最高标准、最全技术体系、最佳产品组合、最优整体解决方案。

城市之美、绿色之美不仅要绿到壳上,而且要绿到芯上,更要绿到魂上。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必将有利于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新路径,创新全球绿色城市新形态,推广全球绿色生活新方式,传承全球绿色文化新理念。

作者:俞滨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 (本文根据2018年7月6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现城市之美”主题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

编辑供稿:研究四处(媒体宣传处)张朵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