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研究|诸大建: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四个脱钩
  发布时间:2018-09-03 14:23   来源:城市怎么办

中国城市化进入新时代,城市由高速度发展转变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关键是加强中国绿色发展的“四个脱钩”,即在用地上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在能源上从高碳发展到低碳发展,在材料上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在交通上从汽车拥有到共享出行。

第一,用地脱钩,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速远高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速,由此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的速率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和工业化。这就说明我国新一轮的城镇化,需要消化已经转换用途的土地来实现有限的数量扩张。因此,要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加大力度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品质,规划合理的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发展新型城镇、低碳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模式包括三种,A模式:城市扩张,增量型空间外拓;B模式:优化发展,存量型优化升级;C模式:紧凑发展,高效率聪明增长。生态超载的沿海城市应借鉴城市发展B模式,优化升级土地存量,退经济空间为生态空间或公共空间,实现城市之美。

实现城市空间紧凑发展的实施路径包括红线倒逼,即先圈定土地、能源等资源环境红线,再进行城市规划。这是城市用地从高速度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规划界增量扩张A模式转变为存量优化B模式的实施路径。

第二,能源脱钩,从高碳发展到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少用一度电或节约一滴水,更不是要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节约经济,它是发展问题,也是经济模式,更是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方式。

城市低碳产业发展主要在三大环节: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碳汇碳捕捉。具体来说,替换输入端的碳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转化端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建筑能源效率和交通能源效率;改变输出端的碳汇吸收模式,从生态挖掘到生态建设。

能源代替是实现城市低碳路径之一,但它目前只能解决城市20%-30%的能源问题。所以,不能将低碳经济完全等同于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根据中国现有的技术能力,开发利用好新能源不是当前最急迫的方向。因此,在发展新能源热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眼下仍是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国家,应该在能源方面提高利用煤炭技术水平和清洁用煤效率来实现低碳城市化。

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了相当于2%的一次能源供给,就业人口就达到230万。据估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在6300亿元的水平,形成至少2000万的就业人口。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产值170亿美元,已有就业人口100万,未来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在提高建筑能效方面,全球建筑领域能耗及其温室气体排放和废物产生量占总能耗及相应排放量的30%-40%。如果高效利用现有技术,可以使建筑能耗降低80%。全球建筑行业年营业额在三万亿美元左右,若将现有建筑改造为高效建筑,可以创造1.11亿个就业岗位。

在提高交通能效方面,如果用好现有技术,交通领域可以节省60亿桶汽油,每年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欧盟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如果转向生产低排量汽车,全球可以创造3800万个工作岗位和1900万个辅助性工作岗位。同时,向清洁和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转型具有明显的就业放大效应,每创造一个直接的工作岗位,就业的乘数效应可达2.5-4.1。

第三,材料脱钩,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城市要从线性经济导向转变为循环经济导向,即单向的水流、物质流、能源流要在一定区域中形成闭循环。同时,将分布式能源概念,用到垃圾处理、水处理等问题中去。

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循环经济要求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循环经济的环保意义,表现在系统地认识到线性经济的末端治理环境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即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而循环经济的环境目标,是要在整个流程中系统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这具体地体现在循环经济的“减量、再用、回收”(3R原则)之中。

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减少经济源头的污染产生量,因此工业界在生产阶段和消费者在使用阶段就要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要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环境无害化的处置。

第四,交通脱钩,从汽车拥有到共享出行。我国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00辆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小汽车保有量已经稳定在千人500辆左右。但是,发达国家的旅行里程数一直在增加,这说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汽车增量与旅行里程的脱钩。目前我国还处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阶段,不能完全复制发达国家的现有方式,而是需要依靠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来达到发达国家的绿色模式。

国际上研究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出发点有两条路径: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本损耗。在交通方面,出行量与占用物品的数量(比如车辆的数量、道路的面积)呈正相关。因此,在传统的规划中,关注点一直在增加基础设施,认为基础设施应与出行量呈相同比例增加。那么,是否有可能在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本消耗的脱钩,即在基础设施不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服务量的无限增长。

绿色出行有两种路径,一是技术创新,沿着之前的模式继续改进技术;二是社会创新,也是系统整合的创新。解决交通规模问题需要依靠社会路径,通过共享经济和城市紧凑模式。

在城市交通中,服务量周转的比例越高,交通设施的存量效率就越高。假如一个人拥有一辆汽车,但实际上一天可能只用一两小时,其他时间都是闲置的。那么是否可以每人使用汽车一小时,其余时间共享,这就能减少汽车数量,这是“共享”带来的机会,不求基础设施在量上扩张,但求出行的服务量扩张,让公共交通替代汽车出行,共享汽车替代私人汽车。

另外,共享出行的系统整合也是实现交通脱钩的关键,包括交通工具整合和城市交通空间整合。目前,公共汽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出行方式互不相干,应将其进行梳理 整合,将共享出行其纳入公交都市战略,进而规划城市的交通空间,从而实现后汽车时代的城市交通转型。

作者:诸大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根据2018年7月6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现城市之美”主题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

供稿:研究四处(媒体宣传处)吴雨馨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