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研究|杨威:坚持科学规划 共建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18-09-04 14:45   来源:城市怎么办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结合往届论坛的有关成果,“美丽城市”是指全面彰显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政治清明美、生活幸福美,具有自身特色,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城市。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是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实操性的理论成果。同时,“美丽城市”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我们希望在论坛上继续分享、累积,以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一、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思路

184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基本完成,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人类居住从分散模式转向集聚模式,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流的频度大大增加,但那时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差,早期的工人住房问题是由市场自动调节的,一些开明的企业主为解决工人住房问题也做出了努力。但人口高度集聚导致清洁水供应不足,城市垃圾和污水不能及时处理,肠胃感染、鼠疫、霍乱等疾病严重。在意识到拥挤的居住环境导致了卫生问题后,也由于工人运动的推动,政府在立法规范住宅建设标准和投资进行平民窟的改造方面做出了努力,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必须改造城市环境,英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欧文提出并力行了“工人村运动”、“新城运动”,在工厂旁边建立工人住宅村,里面有庭院、草地、林荫道,还设计了大量公共设施,包括教堂、学校、医院以及体育设施、剧场、美术馆等,每一个新村就是一个很完整的社区,强调了它的社会发展教育功能和可持续功能,这就是当代城乡规划理论的起源,它创建的目的可以用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来概括。由此可见,城乡规划理论从起源就开始关注人的健康和幸福。现代城市规划所关注的核心仍然是人,人既是一个社会人,也是一个自然人,我们有工作、家庭,有同事、亲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我们要与天、地、水、动物和谐相处,这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如何有机结合,是城市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规划要借鉴田园城市的理论和方法

英国霍华德爵士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世界上第一个田园城市1903年建立于英国。站在社会改良的视角,霍华德对当时的城市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田园城市体系,以此解决大城市的拥挤问题,帮助人们找回乡村生活的美好。霍华德提出了理想城市的价值标准——城乡结合体,并将构成城市的各个功能部分组织在田园城市的模型中。20世纪初,在田园城市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田园城市建设的实践活动。二战后,西方国家加强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干预,开始建设福利型国家,城市规划成为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纲领。西方城市又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政府普遍开展了城市规划的编制,并规划新的居民点——新城,提供新建住房,疏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以英国政府为例,二战结束早期,中央政府的规划工作主要集中在以新城建设和被战争破坏的土地的再开发等项目规划建设上。《1947年城市规划法》颁布后,创立了新的地方城市规划机构——地方规划局,负责地区的开发规划,开始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来引导控制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城市规划,从根本上说既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法则和制度。微观的建筑土木工程方面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宏观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等主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际上,作为现代城市规划“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城市规划应为城市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公共利益、协调人际关系、保护弱势群体、谋求公平和正义,应在体现人的生存和社会价值的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这需要城市规划从工具理性向主体理性的回归,主张内生性的城市发展,其发展动力源于城市的市民社会。

田园城市作为一种理想城市发展模式,至今仍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人作为构成城市中的要素和城市发展最终的目的,一切城市的发展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研究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必然要以人为对象,满足人的需求,一切城市的发展都要以人的行为来推动和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也必须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像人体一样由筋络、骨骼、肌肉等组成,那么21世纪田园城市规划方法就是借鉴中医的理论,一体化、系统化的开展规划研究,把自然和人的需求通过一系列有创意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有机联系,打造城市独有的文化气质。为什么西湖在很多人眼里是杭州最靓丽的名片,就是因为西湖使得杭州这座城市的气质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每个城市具备独有的文化气质,才能真正做到表里如一的美。

三、规划要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有数量众多的文化瑰宝、独具特色的自然遗产,但是有时并未得到珍视,在规划中也往往被忽略。在英国做规划,即使有五六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我们也都会用上一周时间把每一寸土地走一遍,每一棵树、每一个池塘都做好标记,这是激发我们创新的要素,如果我们把这些忽略,当成一张白纸来做规划,那么城市就很难彰显特色,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规划的人文性和科学性。时代在进步,城市规划的作用已经或正在从政府直接进行资源配置走向协调各方利益,由政府、市场主体、利益群体共同推动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不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纵向的行政控制过程,而成为一个协调各级政府关系、团结各方社会力量的协商过程,因而如何人性化、艺术性地处理或协调各种复杂关系成为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基础,这需要规划从物质空间设计走向社会问题研究。作为规划师,更多承载的是一种社会平衡的功能,更多思考的是所做的规划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

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这是未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一定要认真研究如何把城市建设成为城景相融、绿水相通、文化传承、经济繁荣的美好城市,让中华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能得到永续发展,让中国成为一个美丽的国家,让每个人的家成为美好的家园。我们希望这次“发现城市之美”论坛能够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建设美丽城市,创造品质生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杨威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杨威及合伙人(城市规划)事务所董事长 (本文根据2018年7月6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现城市之美”主题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

供稿:研究四处(媒体宣传处) 孙悦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