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8-09-06 14:45   来源:城市怎么办

【编者按】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8YD012)申明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国际化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总结提炼现阶段大运河(杭州段)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的思路与对策建议,为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学术依据和决策参考。现将该课题部分成果内容转发,供参考。

(一)旅游环境国际化

旅游环境国际化是实现旅游国际化的核心内容。运河旅游环境国际化,关键是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为目标,通过积极实施水体治理和景观整治工程,打造大运河(杭州段)生态发展轴和沿岸景观带。第一,建立运河流域水治理长效机制。坚持“截污、清淤、引水、生物防治”四管齐下,强化保洁、引配水、监管、巡查、监测、安全应急等方面工作,建立完善运河水环境整治管理系统;加大市区河道整治力度,建成和维护好运河支流水治理系统,尤其做好三堡排涝泵站、大麻断面水质管理,从而建立运河流域水治理长效机制,彻底改善运河水质。第二,打造大运河(杭州段)生态发展轴。坚持清淤与截污、引水与排水、净化与绿化结合,以“水”与“绿”为主元素,在运河沿岸植树种草,以净化空气;加强航管,以降低噪音;卫生保洁,以清洁环境。改善运河水质,控制航运噪声,沟通河网水系,建设滨河通道。疏浚河道,以减少淤泥;污水截流,以减少污水;引水冲刷,以带活水体;生态驳墈,以净化水质;曝气复氧,以增加氧浓度;抽水除污,以减轻污染浓度。开设沿河生态空间廊道,形成运河生物循环圈,使运河成为纵贯杭城的“生态轴”,成为杭州城区水流、气流、生物流的大通道,成为连接杭州与世界的生态纽带。第三,构建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带。对运河沿线景观整治工程做一次“回头看”和“向前看”,梳理运河沿线遗产点修缮工作不到位的遗产点,按照世界遗产标准进行完善修复。通过有机更新,带动道路、河道两侧“城中村”改造,将市政基础设施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推进城郊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更新,带动道路、河道两侧地块开发,带动道路、河道后续长效管理,带动路河两侧环境总体优化。

(二)旅游管理国际化

旅游管理国际化是实现旅游国际化的内在要求。要以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为目标,优化旅游国际化法律法规,开展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整治活动,在外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内打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率先营造运河旅游“接轨国际、领先国内”的国际化管理体系。第一,构建运河旅游管理国际化体制框架。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引导力,推广旅游国际化管理标准,推进旅游管理国际化体制创新;通过城市旅游信息化管理、旅游产业标准化和国际化管理、城市长效管理等举措,构建形成信息应用广泛、网点布局合理,产业质量标准健全、品牌品质领先,数字管理国内一流、国际上品的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第二,设立统一的大运河(杭州段)保护管理机构。成立大运河遗产监测和档案管理中心,对大运河的水质进行监管监测,对大运河遗产点、遗产缓冲区进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统一的运河管理机构,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涉及文物、水利、航运、交通、城建、环保等多类管理问题;通过制定专门的运河管理法律法规,对运河沿岸的文物、水利设施、自然生态、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加以规划,保证运河管理有序平稳运行。第三,推进“智慧运河”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打造“数字运河”“智慧运河”应用平台,推广“智慧旅游”软硬件建设举措,提升运河遗产地管理部门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一要推广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加快建设运河专项地理信息系统、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和虚拟现实系统,加快电子门禁系统建设,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完备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对大运河全流域监控和管理。二要建设智慧旅游数据平台和旅游行业运行管控中心,实现景区WIFI免费覆盖,投入使用手机导游APP,建设数字资源库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系统,打造运河“智慧景区”。三要构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利用旅游全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做好信息惠民和旅游营销工作,以网络技术推动旅游产业组织变革并催生旅游经营新模式。第四,坚持国际通行标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运河景区文明法治水平,推广运河旅游管理国际化严管举措,形成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符合、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现代景区法规制度体系;坚持“零容忍”方针,严打严防严管,根据国际通行标准构建规范化的运河景区法治体系。

(三)旅游产业国际化

旅游产业国际化是实现旅游国际化的重要抓手。要合理利用运河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现代产业,建设与运河沿线景观带旅游相适应的业态;以接长入境游“短板”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多元化旅游开发模式;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体现运河“宜居、宜游、宜文、宜业、宜商”特色。第一,构建运河沿线现代产业培育体系。一是丰富拓展城市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态,推动运河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型调整。二是依托运河文保建筑、工业遗存,提高运河文创产业集聚度、特色化和竞争力;通过会展旅游模式的带动,挖掘运河国际会展潜力,提高运河文创产业国际化程度。三是集聚企业总部和配套高端商务服务,形成商务核心区和服务业集聚主平台,发展具有运河特色的总部经济和会展商务服务经济。四是做好运河沿线历史街区资产经营管理,创新历史街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培育和巩固运河特色街区在展示地区经济特色、彰显社会文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五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工程。发展文化休闲旅游、物流等,促进现代服务业向新城集聚,构筑与杭州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二,探索运河旅游多元化开发模式。探讨创建杭州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新模式,实现其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对运河水上旅游路线、景点和产品进行策划设计,打造运河水上旅游体验新模式;挖掘利用运河遗产点的历史价值和审美功能,打造运河文化观光旅游新模式;开发大运河博物馆群落教育基地资源,打造综合性青少年教育基地旅游新模式;开发大运河遗址群休闲旅游潜力,打造运河休闲游憩旅游新模式。第三,提高运河旅游国际化营销水平。挖掘整合运河具有东方品质、杭州特色的国际化资源,打响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推广运河旅游数字信息化营销策略,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传播;通过文艺创作,促进运河形象在音乐、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等艺术作品中的展示和传播,综合提升运河旅游国际化的营销水平。

(四)旅游设施与服务国际化

旅游设施与服务国际化是实现旅游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要以打造国际旅游综合体为重要载体,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旅游基础设施,构筑旅游国际化的硬件基础、物质形象和功能内涵;树立“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服务理念,提升运河景区外语环境,推进旅行社规范化管理,强化境外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运河景区的国际开放度和可进入性,提升对境外游客的软环境服务。第一,建设运河(杭州段)“5A级景区”。对运河两岸进行整体规划,串珠成链整合运河沿线遗产点区域、流域旅游资源,创建跨越沿线六区的线型管理体系,打造线型“5A级景区”,形成杭州旅游国际线的最大亮点。第二,推进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建设。一要挖掘利用运河自然人文资源,推进运河功能调整,弱化水利、航运功能,强化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功能,进一步拓展杭州旅游的发展空间,打响杭州“运河牌”。二要按照“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思路,在运河沿线规划建设一批“宜业、宜商、宜游、宜文、宜居”的多功能国际旅游综合体,如旅游城、商贸城、商务城、金融城、博览城等,使运河沿线成为杭州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的“主引擎”、主战场。第三,营建大运河(杭州段)国际化休闲生活区。一要结合运河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位沿河住宅区,优化小区环境,做好“引水入区”、“引景入室”。二要继续加强对运河传统建筑保护,恢复传统历史民居街区,营建具有杭州特点、运河特色、世界影响的传统住宅建筑,再现运河“水上人家”的生活环境。三要根据现有居住生活格局,继续开辟沿河绿带、设置小型公园,美化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第四,构建运河国际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构建国际化旅游服务环境,彰显杭州城市的人文关怀。二要提高运河管理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国际化运作水平,打造运河景区外国人日常服务平台,成立外国人旅游服务中心,发布外国人运河旅游手册,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生活必备信息。

(五)旅游文化国际化

旅游文化国际化是实现旅游国际化的主要亮点。要坚持以文化为导向,利用文化旅游的重要途径,加强与重要国家、地区的国际科教文化交流,在保护“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国际文化”大交流之中,汲取国际上先进的文化元素,以国际现代元素来提升“本土文化”。第一,拓展大运河(杭州段)文化旅游形态。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可识别性”原则,保护好运河两岸的古桥、古街、古塔、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线路,展现运河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风貌。第二,开展以文化为导向的国际旅游合作交流。开展以运河文化为导向的运河国际旅游合作交流,通过举办国际性赛事和论坛、艺术表演、展会展览、民间文化往来等形式,展示、宣传杭州城市的国际形象;通过提升运河景区文化品位,吸引国际文化名人和优秀艺术资源,推进国际性高层次文化对话与交流,打造东西方文化交流高地。第三,加强运河旅游国际化人才培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和交流机制,搭建人才交流、沟通平台,开展跨国人才公司合作交流,推进旅游国际化人才市场建设。第四,增强运河沿线市民游客国际化素养。开展运河国际旅游体验活动,促进广大市民树立开放意识,使运河沿线居民成为运河文化的展示者、推广者;开设“西学讲坛”,拓展杭州市民的国际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和国际交往能力;加强大运河遗产价值的研究、诠释和传播,发挥世界遗产的精神家园、文化传承、观赏休憩、生态保护等综合作用。

来源:城市学研究信息(城市治理研究成果要报)第42期  

执笔人:王露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