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教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深圳福田“数学游戏化学习”实验区成立暨优秀教育游戏作品展示活动作主旨报告
编者按
每一个孩子去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应该说基本上都是高高兴兴跑着去的,但是好像过一段时间后,也许是几天,也许是几年,有一些孩子就不那么高兴了,是谁或什么夺走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呢?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玩游戏方面,似乎从来没有丢失过动机,比如在网上可以看到年轻人坐在水里打游戏的画面,也可以看到年轻人头缠绷带聚精会神打游戏的画面,还可以看到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打游戏的画面,真是“计算机从娃娃抓起,游戏从婴儿抓起”。
这种场景告诉我们,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无法阻挡这一代孩子玩游戏了,唯一的转机是应该想办法把游戏用到教育中,让学习更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然而,教师作为“数字移民”,他们所采用的过时的语言已经无法在学习需求和情感沟通上和“数字土著”有效对话那么,游戏到底能否用到教育中呢?教育游戏到底有没有价值呢?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有效完成游戏化教学并实现和学生的情感沟通呢?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球华人探究式学习协会副理事长章苏静撰文《成为“数字土著”心中有趣的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
“游戏化学习”的价值
自2009年“游戏化学习”出现在媒体以来,人们开始关注游戏与教育结合的巨大潜质,游戏化学习凭借其符合“数字土著”一代的游戏文化而备受学习者、教育者的青睐。经过十年的发展,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学界关注的视角也从软件工具的开发转向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已有研究证明,游戏化是通过角色扮演、探索、协作与竞争等方式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者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进行知识迁移,巩固所学知识,增长其知识建构、问题探究、决策、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然而在教育教学的生态圈中,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尽管教师们已经普遍接受且努力实践游戏化学习,但在游戏化学习活动中却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教师们挣扎着用“前媒体”时代的游戏话语对话“后媒体”时代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对游戏文化理解的代沟和游戏素养的差异。
因此,在游戏化视域下,教师如何能够立足于学生,成功支撑游戏化教学实践,拉近与“数字土著”游戏文化的“数字代沟”,需要对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相关能力给予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图为中国首个“数学游戏化学习试验区”深圳市福田区的东海实验小学学生在进行游戏化学习
2
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纵观游戏化学习活动课例,教师在活动中通常扮演的是游戏化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领导者等角色,始终站在以教为中心的视域下开展教学活动。
在2018年上半年对136位参加游戏化学习优质课展评活动的教师现场问卷时,只有20位教师了解游戏中的NPC(非玩家控制角色)是什么角色,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游戏化学习活动的核心玩法+激励机制(游戏化设计的基本单元)存在认知冲突。
想解决这一冲突,教师可以尝试扮演游戏活动中的玩家,或玩家领袖,或弱势玩家,让学生协同教师玩家去完成游戏任务或学习任务,更多满足学习者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教师还可以尝试扮演游戏活动中的NPC,如作为道具可以协助学生更有效完成游戏任务或学习任务;宝箱机制创造惊喜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感受愉悦。
教师在游戏化学习活动中角色的重新定位,可以使学生在感受愉悦情感的同时真正在内心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不仅仅停留在事物感官的、外部的兴趣。
深圳市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学生在进行游戏化学习
3
教师应具备游戏化教学素养
“游戏素养”自1973年提出至今已开始与媒体素养、信息素养等素养并列相称。
在提倡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背景下,针对“数字土著”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游戏素养被理解为游戏者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媒体环境中所拥有的对游戏的正确理解、批判、自我调控和创造的能力。它包括游戏者立足于游戏内的一系列行为道德规范、意识,也包括立足于现实世界时对游戏的正确认知和行为调控。
游戏素养是多维的、是一种在游戏或游戏化情境中主体所具备的多维能力,是21世纪应具备的媒体素养。
在应用游戏素养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国外已经有学者将发展游戏素养的主体扩大到家长,目的就是解决数字时代家长与孩子对待游戏的认知交流冲突。在当前游戏与教育融合愈见紧密的环境下,学界还没有将游戏素养研究、培养的主体转移到教师身上。
然而,游戏化学习活动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素养,但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素养并不是游戏素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简单机械的相加,教师这个群体在游戏素养的概念下具有特殊身份地位,不能简单地将游戏素养的玩家主体迁移至教师主体上。
同时,在教师教学能力的视域下审视游戏素养,游戏素养的内涵需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化”的转变,它们之间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想对教师游戏化教学素养做出解释,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教师游戏化教学的特点,考虑到游戏化学习的特点。
因此,教师游戏化教学素养是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游戏、游戏化教学的认知、情感态度,并用游戏化思维处理游戏、教学和学生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它包括:游戏化教学实践素养和游戏素养,其中游戏化教学实践素养包含游戏化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游戏化组织和管理能力、游戏化评价能力。
在分析来自“游戏化教学优课展评活动”“第三届游戏化学习国际会议”“游戏化学习实验区”的老师和研究者的百余份问卷数据时发现,很多在从事游戏化教学的老师每周游戏时间几乎为零,近一半的教师不知道学生近期在玩什么游戏,更有意思的是,三分之一不玩游戏的教师正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
这就不难解释教师设计的游戏学生常常不领情,教师自身无法产生游戏体验,甚至无法理解某款游戏中吸引学生的游戏元素是什么,游戏化教学设计只能是根据“臆想”和前人经验(尤其以积分、排行榜为首)进行教学设计。
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激发,这种仅仅将游戏的某些有趣的特征强加到本来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上,有学者认为这是“用快乐向学生行贿”,它只能产生简单的难以持续的有趣。因此,唤起教师游戏意识、提升游戏化教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告诉我们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素养对游戏化教学的成功实践是有影响的:游戏素养会影响教师游戏化教学实践素养,进而影响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游戏化教学素养较高的教师游戏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均取得较好效果。
深圳市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学生在进行游戏化学习
4
成为学生心中有趣的老师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往往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深厚的教育情怀。而数字时代的游戏一族学生,还期待他们的老师是有趣的老师。
“有趣”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深厚的教育情怀,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游戏素养。有趣的老师应该会用游戏化思维和游戏精神将游戏元素、游戏机制、游戏本身等迁移至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趣的老师会用游戏给学习带来强大的“补丁”,努力让学生们全情投入学习,主动挑战障碍,并保持不懈的乐观,更满意的学习,更有把握的成功、更强的协作联系。
当前伴随着“数字土著”一起成长的新媒体和游戏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利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对话这些“数字土著”学生,做到共情,做到游戏化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教师游戏化教学素养的提升和系统的研究。
(该文发表于2019年5月28日《光明日报》第13版教育周刊思想版,无商业用途。)
编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一线教师已经走在了实践游戏化学习的路上,在中国杭州和深圳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研究游戏化学习的名师工作室,并且在专家、各方面领导的指引下积累了一定的优秀的教学成果、开发并更新迭代了多款教育游戏(如下图)。
今年5月29日,2019年全国游戏化教学示范课展示活动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于深圳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对游戏化学习感兴趣、有研究的教师和专家汇聚一堂进行课例展示并交流经验,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关注到教育游戏、游戏化学习的巨大能量,和教师在游戏化学习中的领头作用。甚至有学校在学校管理方面也采用了游戏化的方式记录管理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工作行为,事实证明,哪怕只是积分兑换礼物这样最基本的游戏机制也能激发起当事人学习工作的热情,让孩子爱上学习,难道不是我们所最期望的吗?
曾记得未来训练营创始人付永曾说:不懂游戏,我们如何懂孩子?教师若没有足够的游戏化教学素养,如何应对数字土著对学习的需求?如何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如何能设计实施一节有效的游戏化教学课?因此,编者认为,在游戏化学习方面,关注教师的游戏素养、游戏化教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月13至15日,由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游戏化学习会议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将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举行。会议主题为“游戏化学习与未来教育”,旨在推动国内游戏化学习(教育游戏)的研究与应用。届时,将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分享关于游戏化学习的前沿观点,指导教师实践游戏化教学,欢迎大家踊跃参加!(详情请见会议网站“icgbl.org”,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获得最新消息)。
在这个游戏已经成为新一代数字土著文化一部分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期许一起努力,做一个“有趣”的老师,做一个懂孩子的老师,做一个拥有游戏化教学素养的老师!
【参考资料】
1.Merrin W. Media Studies 2.0: upgrading and open-sourcing the discipline[J]. Interactio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 Culture, 2009, 1(1):17-34.
2.Drotner K. Leisure is hard work: Digital practices and future competencies[J].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2008: 167-184.
3.Katherine Day.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one Approach to Simulation Games[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 Training International, 1973, 10(4):235-238.
4.陶侃.略论读图时代的“游戏素养”及构建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02):14-18+71.
5.光明日报:《教育游戏到底有没有价值》,2019年5月28日第13版。
6.本文配图由深圳市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授权提供。
供稿:章苏静、林玥玥
审核:方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