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美国航天局(NASA)兴奋地发了一条推特,开头便如此写道。
NASA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他们的卫星观测到,过去20年中,世界变得越来越“绿色”了。
NASA做研究原本是为了监测地球生态的损伤,譬如巴西等地的热带雨林的破坏。结果意外发现,地球变绿了。这个意外,一开始让人难以相信,以至于,最初研究人员以为是更多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才确定,地球变绿,的确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好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演进,尤其是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以破坏绿色植被为代价的。这一趋势一度认为是不可逆的。而NASA的这个研究显示,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绿色植被增加。这是非常罕见的,几乎没有先例。
这项新的研究中,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检查了NASA卫星在2000年至2017年间收集的遥感数据。发现过去近17年来,地球表面共新增超过200万平方英里(约5.18亿公顷)的植被面积,全球绿化面积“逆势上涨”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逊雨林。
文中的另一句话,也让国人倍感欣喜:
“来自‘NASA地球’的卫星资料显示,是中国和印度的行动主导了地球变绿!”
是的,你没看错,长期以来,因绿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总被西方指摘的中国和印度,一举摘帽,成了世界绿化行动的主力军!
NASA卫星监测到地球增绿的迹象
其中,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这些全球性的人工努力中,中国占比高达四分之一,且其中42%为森林——这意味着,中国的绿化更多归功于中国人的植树造林工程,与印度的贡献中有82%为农业用地大为不同。
都是绿色植物嘛,不都一样吗?
不一样!
印度增加的农作物,是在原本不适合种庄稼的土地上,通过抽取地下水,来完成种植的——地下水没了,土地也就荒废了啊,这跟我们前些年新闻里经常听到,华北地区地下水源枯竭是一个道理啊。
但是,森林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整体的环境,可能一开始需要外部水源的支持,但在成型之后,它自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了,能够保持水土,固定水源,甚至能改变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降雨,调节温度。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全国共完成造林736.2万公顷、森林抚育830.2万公顷。
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造林26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91.2万公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造林18.5万公顷。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完成造林99.1万公顷。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68万公顷……
更长远来看,城市发展中的生态效益也必然会转化为经济效益,而碳银行、碳账户也绝非是炒概念。
每年,大约有100亿到110亿吨二氧化碳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和热带森林砍伐等碳源排放到大气中。大约一半的碳排放暂时储存在等量的海洋、土壤和陆地植物中——我们地球上所谓的“碳吸存”。
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碳税,所谓碳税就是指: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要交一定的费用;而绿色生产的企业,将领取更多补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完全可以用真金白银来买的。
众所周知,如今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糟糕,在未来一定会严格控制碳排放量。
但是,国家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为了发展则必须要购买碳排放指标。
专家估计,碳交易是未来可能达到年数万亿美元的全球大生意。
目前碳交易已经在西方国家推广开,知名的四大交易所分别是: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国家信托。
而传统交易所的效率不可能和互联网相比,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低碳市场爆发,将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就城市而言,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以杭州为例,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缺项目资源,环境是杭州最大的优势、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杭州始终坚持把“环境立市”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不惜在做环境上花血本、付代价,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办一流企业。打造一流生态环境,是打造一流城市环境的基础。没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就没有一流的城市环境。
早在2009年,杭州市委全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坚持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这既是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内容,也是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特色所在。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改善生态环境,必须从减少排放、增加碳汇抓起,而建设低碳城市就是减少排放、增加碳汇的最佳结合点。
减少排放以2018年杭州公共自行车为例,即使是在共享单车的冲击下,全年租用量仍高达8708.03万人次,与小汽车相比,约减少11.5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杭州公共自行车整个系统每年可产生碳减排经济效益约在530万元以上,对环境的贡献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增加碳汇以临安森林碳汇项目为例,据2009年数据估算,临安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总量为29358013.57吨,其中森林生物量(地上、地下)碳储量为5627637.85吨,森林土壤碳储量总量为23730375.72吨,若农林开发公司投资运营将在20年内实现至少734万净收益。
而过渡到个人,支付宝已经对未来的低碳市场做了规划,早早就开始实名化、信用账户化,培养用户的积累碳量的习惯——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记录了每个人的绿色生活,使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碳账户并积攒下所谓能量,这些能量都是可量化的、具备实际价值的。结合未来低碳市场的发展,就意味着,你在蚂蚁森林积攒的能量不仅可以变成真树,在未来还将变成真金白银,甚至具备投资的价值!
蚂蚁森林种植前后对比情况
2016年8月,支付宝公益板块正式推出蚂蚁森林,用户步行替代开车、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支付宝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
2018年10月23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官方宣布,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已经与蚂蚁金服集团正式签署“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战略合作协议,支付宝蚂蚁森林种树模式将被正式纳入国家义务植树体系。
2019年1月,蚂蚁森林上线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绿化基金会发放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
2019年2月,盒马接入支付宝蚂蚁森林,在盒马门店购物不使用塑料袋即可获得绿色能量。据盒马预计,此举全年有望减少使用1277万只塑料袋,创造的绿色能量可种植约1.5万棵梭梭树。
2019年4月22日,支付宝宣布蚂蚁森林用户数达5亿,5亿人共同在荒漠化地区种下1亿棵真树,种树总面积近140万亩。
数据显示,高达82%的杭州人通过蚂蚁森林种树;累计碳减排近20万吨,在全国的市级行政单位中排名第3;这些碳排放量换算成电能,相当于430座小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现在,杭州人可以在家门口看到自己在蚂蚁森林种的树了。蚂蚁森林上线的新树种——湿地松,种植地就在杭州亚运村。这批湿地松有点不一般,它们是杭州亚运林的一部分,也是蚂蚁森林与杭州市林水局,合作上线的首个城市公益示范林,于2019年植树节期间在亚运村区块种下,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全国民众共植一片亚运林,这在亚运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越来越多的人们用步行代替打车、乘坐公交地铁代替开车,低碳生活方式,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世界。一个个个体的努力,能最终影响到地球的面貌,影响这个地球的行动里,是每个人的坚持与努力。不管增加的绿色植被有多少亿公顷,都是一棵树一棵树构成的,而这每一点微小的绿色点缀,都是人类写下的努力。
【参考资料】
1.王国平. 打造低碳城市 推进绿色发展.2016.
2.NASA公布这张照片后,全世界网友突然集体感谢中国!.人民日报.
3.沈月琴,周隽,朱臻等. 杭州市打造“低碳城市”的模式选择与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4.蚂蚁森林介绍(百度百科).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供稿:张益诚
审核:蔡 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