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成果推介|《杭州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举世罕见
  发布时间:2018-10-05 11:57   来源:城市怎么办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大运河是古老的,它有着2500年的悠远历史,积淀深厚,举世罕见。同时它又是“流动的、活着的文化遗产”,这就意味着它不同于长城,不同于兵马俑。如何认识大运河的多重价值,特别是注意保护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已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

本书所要讨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有些陌生。说起来,这毕竟还是个新概念。2003年10月,联合闻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各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日趋高涨,工作步步深入。人们常常会在媒体和各种材料上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然而对于它的内涵和外延,却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我们不妨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下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文化传统,是每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它并不特别强调物质层面的载体,当然也必须包括与此相关的民俗实物,不过更多的时候是指蕴藏在物化形式背后的技艺、艺术、语言、行为规范,乃至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等。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物,也离不开人,但它所特指的却又不是物,也不是人,有时候甚至是看不见摸不到,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总而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传统。

目前正在逐步健全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相应的政府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威认定。对照名录,我们的认知也会因此而逐渐清楚起来。按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大致可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杂技与游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

在杭州运河水系流域范围内,迄今仍保存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大多面临濒危的境况,亟须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加以保护。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然也成为保护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写作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缘由。不过,考虑到杭州运河水系流域的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其地理认定有一定困难,本书写作时大致上以杭州市所辖余杭区、拱墅区、下城区、上城区、江干区范围内运河水系流域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展开讨论。

关于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有不同的认定。从广义上说,大运河两岸居住着如此之多的居民,大运河的1000多公里河段至今仍能全年或季节性通航,大运河是运河流域广大民众的“母亲河”。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大运河流域广大民众中间世代相承的、与这一带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以及文化空间,统统都可以理所当然地被认定为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而言,京剧、越剧、苏州评弹、年画、剪纸、杂技、风筝……乃至一系列传统节日和民俗,以及各种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大凡在大运河流域范围里存着长期传承的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都可以囊括其中。

不过,这种认定似乎又过于宽泛。如果进一步深入探究上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和发展轨迹,如何寻找大运河对它们的某种独特而又带奋决定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诞生及其成长,都有着它的内涵和外因,它与这条“母亲河”的关系也往往会或近或远,或深或浅。不过,那是专门家要深入辨析的课题,对于许多人来说,认识到它的特殊意义,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尽力去珍惜它、保护它,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换一种角度,也许可以这样去讨论。我们说,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被称之为运河,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水上交通。巧然,它也曾经有益于这一地域的水利,乃至气候、物产等等。不过,它的首要功能仍然是水上交通,这也是可以达成共识的。那么,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再来梳理与大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会发现,以下内容是首先应该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一足与大运河水上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手工技能与传统知识,包括造船、造桥、建造坝闸埠渡口等…系列运河交通设施的技能与知识;二是船民的社会组织与生活民俗,包括船帮、船民的节日与庙会等;是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民间文学与民族民间艺术,包括大运河传说、船歌、水路班子、三跳书、船拳、水会等。

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具体进入工作,就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知道,大运河作为漕粮运输的命脉,毕竟早已是历史。昔日的辉煌并没有不间断地沿袭到今天。在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都高度发达的当代,我们再去寻找那些传承相关手工技能和知识的工匠和船民已经相当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靠人来世代相传的,找不到相关的传承人,也就意味着它的濒临灭绝,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质,也不是文献,它主要是靠着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才得以用活态的方式薪火相传的。

是的,在大运河上迄今还保存着一些古老的石桥,或是古老的坝、闸、纤道、埠头乃至缆船石等一系列物质遗存。古老的木船,也还可以在某个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然而这一切都是物质遗产,而不是非物质遗产。昔日的工匣已经作古;,我们试图寻找那些硕果仅存而又身怀传统绝技的老人,则非常困难。当然,营造法则一类的文献古籍还在,不过仅仅依靠这些典籍要想重新复制出古代的一系列交通设施来又谈何容易。

生活在大运河流域里的民众,主要当然是农民他们世代务农,在这一带,农民一般都以种植水稻为生,同时还要种桑养蚕,乃至缫丝织绸。在历史上,蚕桑丝绸这种生产方式在这一带农村是占据着很大比重的,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文化传统,也都带有蚕桑丝绸的印记或者说,蚕桑丝绸已经成为了这一带民众的文化符号,被他们世代承袭而引以为豪。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是众多保护地之一,杭州的“杭罗织造技艺”和“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内容而被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此次申报,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也是必须予以介绍的。

此外,我们还特別要关注世世代代、长年累月在大运河水系里漂泊往返的船民和渔民,他们和常年居住在岸上的居民们相比,对大运河的感情似乎更深,对大运河的依赖程度毕竟更大。

尤其是历史上曾经十分引人注目的漕运水手,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清道光、咸丰以降,大运河不再承担漕运重任,漕运水手有所转移。而他们的一部分后人,则依旧在大运河水系,特别是大运河江南段的水系里,从事着他们的祖先所从事的水运劳作。风雨飘摇,一如既往,在他们中间,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十分珍贵的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此之外,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民俗、民间文学与民族民间艺术乃至传统医药,也都应该进人我们的视野。限于篇幅,我们只是择其要者,予以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深人开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内容正在不断地被增添,我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地随之而更新。2011年公开发行的《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七卷本,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值得引起重视的一批成果。本人有幸参与了这套丛书的编纂工作,并因此而接触到这个领域里不少生动活泼的知识,给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很多方便。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尤其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限于学识和能力,这本小书所涉及的内容一定还会有许多疏漏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第1版(2013年4月1日)

丛书名:杭州全书运河河道丛书

作 者:顾希佳

总主编:王国平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