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成果推介︱《西溪的水》:西溪之胜,独在于水
  发布时间:2018-10-07 14:33   来源:城市怎么办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西溪湿地70%的面积为水域,水是西溪的生命,水是西溪的血液,水是西溪的明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书通过对西溪的源头、演变、渔业、水利、民风民俗等方面的阐述,使其成为一部记载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历史画卷,成为一部城市湿地改善水环境的学术性与通俗性并存的科普读物。

西溪的地域范围,古今有所不同。据文献记载,西溪湿地的利用和开发至少在东汉以前。其主要因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形成,但兴废却始终伴随着人工化的过程。原生的西溪湿地由东苕溪及其众多的牛轭湖、泥沼地、沼泽林构成,东汉时东苕溪筑塘后水源主要以上埠河水系为主;又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介入,西溪湿地自唐宋开始渐渐由天然的原生湿地转化为次生湿地,面积也大大缩小。

历史上西溪湿地常遭水患,经过数代官府和西溪人的治患防洪,西溪地区出现一派典型的自然湿地景观:河港纵横交错、鱼塘接踵相连,小溪浅狭长流,水中芦苇丛生,紫菱莲藕杂陈,鱼虾鸟蟆众多。小船在芦苇丛中穿行,犹如进入迷宫。每当深秋时节,西溪芦花飞绵滚絮,白皑如雪;早春梅花,又是暗香浮动,风韵十足。著名词人夏承焘游西溪后说:“西溪比西湖清幽,弯环秋绿,净不可唾,霜淑人家,历历在画,扁舟摇曳,穿十五座桥,诗意曲折不穷。”清代李卫、傅王露《西湖志》记叙:“水道由松木场入古荡,溪流浅狭,不容巨舟,自古荡而西,并称西溪。”

西溪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各种水生动物提供了类型多样的栖息地,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水生动物。丰裕的水产资源使得西溪成为杭州水产品集中地之一,这里的鱼类品种丰富,就水产而言,西溪有青鱼、鲢鱼、包头鱼、鲫鱼、甲鱼和黑鱼,其产量几乎占了杭州水产的五分之二,还有河蚌、无尾螺。这些水产的养殖、捕捞,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西溪的村民大多以捕鱼为业。渔人们一早起床梳洗罢,即纷纷下河捕鱼,河塘里遍是渔船,他们渔歌互答,一番欢乐丰收的景象。傍晚收网归来,渔市上一片卖鱼的吆喝声,显示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渔乐之图。

然而因为这里地势低,天目山的水就往这里流,洪水容易光顾,常常造成水患。早在东汉时期,为防洪,余杭县令陈浑在苕溪筑堤蓄水,并采用堵疏的办法进行治理,情况大有好转,但未根治。千百年来,西溪依然水患不断。1963年,苕溪决口,洪水泛滥,蒋村绝大多数家庭房屋中积水近1米,并持续多月,许多人家用船装好了家什,准备逃到北高峰沿线的山坡上躲水灾,后来洪水渐渐退,才没迁徙。即使今天,遇特大洪水,西溪湿地地区仍然难保不淹。

关于西溪的水,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在这片湿地中发生。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影响甚远,其中“水泊梁山”是《水浒传》中描写的主要场景,“水浒”原意就是“水边”。名著中第十一回“林冲见那八百里梁山水泊”,从作者施耐庵的出生地、创作地及《水浒传》整篇的故事,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更让人调查考证西溪是“水泊梁山”的原型。除此之外,还有龙舟胜会、昊天漠港、龙起水、白荡海、青龙桥传说等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也都与这片湿地水域密切相关。

如今来看,西溪的水利大于弊,人们更愿意欣赏它的美学和旅游价值。如果说“太湖美在太湖水”,而西溪亦然。西溪之水的主要特点是:

水网密布。区域内溪、河、湖、港、湾、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水塘接踵相连。

地域广阔。昔日西溪已有自己的山水文脉,它的核心湿地就非常庞大,加上周边广阔的与之相似的生态环境,这里俨然是一派泽国世界,因此古人用“千顷蒹葭十里州”、“万顷寒芦一溪水”一类的诗句赞美它。

曲水通幽。它虽然没有西湖、太湖那样大的水面,但溪河深曲,泥岸错杂,秀径万变,游人常疑水尽时,忽现“柳暗花明”。其不能一览无余的独特风姿,给游人提供了引人入胜的意境和耐人寻味的愉悦。

野趣浓郁。动植物在这里自由生存,碧水中鱼虾欢跳,芦荻丛生,甚至有“蛟龙出没”。泥岸上树木疏落不匀,高矮错落。空中群鸟飞翔,鸟语悦耳。那“芦荡秋雪”和“西溪探梅”,更是西溪的野趣中精彩之笔。西溪没有西湖的雍容华贵,而像不施粉黛的村姑那样清纯可爱。

西溪的水造就了“荡、漾、堤、塘、岛”的丰富景观,构筑了“水在村中,村在水中”人水交映、变幻无穷的水乡风情。纵横交错的河流围合汇聚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渚岛棋布,形成了“河渚芦花”、“柿林夕阳”、“蒹葭泛月”、“秋雪听芦”、“西溪探梅”等一批独特的湿地景观,营造了“十里梅花、百顷芦荡、千点白鹭、万年翠竹”的优美意境。

纵观古今,西溪的水无论怎样赞美都不过分。水是她的生命,因此有了鱼、菱、柿子、芦花;水是她的血液,因此才有了不竭的勃勃生机;水是她的霓裳,因此才这般楚楚动人;水是她的明眸,因此才这般勾魂夺魄;水是她的底蕴,因此才这般厚重;水是她的陈酿,因此才陶醉了过往的无数游客。

丛 书 名

西溪丛书

作 者:单金发 编著

总主编:王国平

编辑供稿:研究四处(媒体宣传处)张朵、郎郡(实习)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