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任正非的教育观
  发布时间:2019-05-24 14:26   来源:城市怎么办

教育问题每每激发社会热议,因为它不仅牵动无数家庭,也是构成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继“钱学森之问”、“徐匡迪”之问后,2019年上半年,国内教育圈被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教育观、人才观一再震动,“所问者一也,所忧者国也”。

1月17日,任正非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面对面》记者董倩专访时畅谈教育问题。这次采访,是任正非首次接受国内电视媒体专访,他谈得最多、最恳切的,就是教育。

5月21日上午,在华为深圳总部举行的中国媒体圆桌会上,任正非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澎湃新闻等国内媒体群访时,再一次强调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同一天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独家专访。当所有的人把专访话题聚焦在华为上时,任正非却对董倩提出一个要求:“我可以接受专访,但是请围绕教育这个话题”,这让董倩感到吃惊。

在4个月前的专访中,任正非特意引用了一个观点:“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最廉价的国防是教育。”21日专访时,教育第三次成了任正非最大的关键词。

观点一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推动发展的“永动机”

1月17日的《面对面》专访中,任正非说:“华为就是把一批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的脑袋集合起来,达到了今天的成就,就证明教育是伟大的。我们国家要和西方竞技,唯有踏踏实实用五、六十年或者百年时间振兴教育。”

5月21日的华为中国媒体圆桌会上,任正非说:“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应是党和国家的主要责任,每个公民的义务。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而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

观点二

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

华为中国媒体圆桌会上,任正非说:“芯片问题,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人才哪里来?教育为国家输送人才。所以,中美贸易战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水平。

西方公司在人才争夺上,比我们看得长远,发现你是人才,就去他们公司实习,专门有人培养你。举个例子,新西伯利亚大学连续六年拿到世界计算机竞赛冠军、亚军,但是所有冠亚军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资挖走了,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开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们来,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创新,我们要和Google争夺人才。”

随后的《面对面》专访中,任正非说:“要看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我们都不给花朵浇水,没有使命感,少浇水花朵蔫了,不就少了一个乔布斯吗?

从今天抓起,如果农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后很多都是博士、硕士,就会为国家在新的创新领域搏击,争取国家新的前途和命运,这才是未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工作是关系一座城市兴旺发达的关键问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观点三

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1月的《面对面》专访中,任正非说:“振兴教育,物质不是最主要的,人是最主要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得到尊重,这个国家才有希望。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去当老师,实现“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今天教师待遇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了,但还要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国家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竞技中获得成功。”

在中国媒体圆桌会上,任正非说:“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要重视教师,教师得到尊重后,优秀的人才会想做教师。只有教师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待遇提升了,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深圳老师收入高,253个人竞争一个教师岗位。

我个人为什么感受很深?我父母是乡村教师,在贵州最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父母经历了政治地位低、受人歧视、经济待遇差的窘境,这一辈子做教师的体会就是一句话:让孩子‘今生今世不准当老师’。如果老师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国家是后继无人的。”

观点四

从“好上学”到“上好学”

1月的《面对面》专访中,任正非说:“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

未来社会将发生剧变,技术革新的周期会不断缩短,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切都要从重视基础教育开始。只有把基础教育提到国家的最高纲领,才能迎接未来的革命。

华为有海外派遣员工4万多名,然而大多数员工都不愿意回来。为什么?因为孩子上学问题。即使在非洲,孩子也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但是回到深圳就进不了好学校。这样一系列问题,让我们的员工流动不起来。每个家长最操心就是孩子。教育是我们国家最紧迫的问题,要充分满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中国媒体圆桌会上,任正非说:“我们帮助清华附中建设清澜山中学,校长说将来能做到中国第一的学校……只招收两千多个学生,对全社会开放,华为员工抢着送孩子进去,送不进去找我,我说我管不了你们。”

“上学难”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新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让家长和学生满意,要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家长和学生。那么学生和家长怎样才会满意呢?只能紧紧抓住“公平优质”四个字。

过去大家最关注的是教育公平问题,就是所谓“好上学”的问题,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的是教育优质问题,是“上好学”的问题。如果说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城市教育问题更集中在能不能做到“优质教育的公平”,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已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成为城市教育问题的主要矛盾。

培养人才,要靠教育。教育不搞好,就会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最终使城市失去竞争力。可以说,哪座城市基础教育抓得实、抓得好,哪座城市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获得主动。

结 语

教育不仅关系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兴衰,也关系着城市的兴衰。走科学发展之路,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兴则城市兴,教育强则城市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在前列,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董倩曾问到:“我特别好奇是外界所有人都在关心华为的时刻,您反而有点超然世外要谈教育,教育为什么是您最关心的事?”

在几年前,任正非自掏腰包,请中央党校、中国基础教育课题组专家做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状况调查,并且对如何保障城市和乡村贫困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分析。在中国媒体圆桌会上,面对媒体提问,他回答,华为不会涉足教育领域。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研?

对此,任正非解释的原因是: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希望实现国家梦想。

任正非的教育观,绝不是泛泛而谈,他对教育的看法、感受,都是从华为的发展经历中生发出来的。从企业的发展中,任正非切身感受到,工业进步要靠科研,科研人员的培养要靠教育。

关注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这是任正非作为一个企业家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那么,一座城市应该有怎样的教育观?应对人才和教育工作给予怎样的重视?

延伸阅读

王国平:以公平优质为导向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名校集团化,让优质教育均衡化成为可能

杭州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让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2018年9月;

2.任正非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2019年1月17日;

3.任正非华为中国媒体圆桌会采访实录,2019年5月21日;

4.任正非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2019年5月21日;

5.王国平《杭州教育思考——在全市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9月15日。

6.王国平《城市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

供稿:林玥玥

审核:方志明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