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发展研究|国外智库发展的主要经验
  发布时间:2018-10-17 15:31   来源:城市怎么办

一、国外智库概况

发达国家的智库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智库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国际知名智库也因其高质量的智库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其中美国智库代表了当今世界智库的最高水平,著名智库主要包括:美国布鲁金斯研究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企业研究所、兰德公司等。欧洲著名智库主要包括: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战略问题学会、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日本著名智库主要包括: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三菱研究所等。

总体来说,国外著名智库非常注重建立成果推荐机制,通过承担政府咨询任务、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快报、出席国会听证会或举办学术论坛、利用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来推广研究成果,扩大影响。其方式主要有:

一是为决策机构提供咨询和建议,参与并影响决策过程。许多国外知名智库与决策机构存在紧密联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在美国,无论是在总统大选、州长选举、国内政策制定,还是外交决策、全球政治谈判中,智库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美国,咨询已经成为决策过程中基本的法定程序,政府项目的各个阶段必须有不同的咨询报告。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会定期从智库购买研究报告和咨询服务。

二是通过人员互动交流,影响决策主体。智库与决策机构保持密切的人员互动,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智库的“旋转门”制度,即思想界、政界和商界之间通畅的人员转换机制,治理美国的精英人士在智库、政府、企业之间流动,研究人员、政界名流、商界大佬的角色可以不断转换。一方面,智库通过向政府部门输入人才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另一方面,智库为离任高级政府官员提供栖身之所,通过这些离任高级官员的人脉关系,将智库成果更加直接快速地提供给决策者,从而对政策制定发挥更大影响。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组阁时,众多美国智库的学者进入了他的执政团队,其中很多人都是核心官员。

三是成为决策机构的辅助平台。智库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演讲和各种社交活动,为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制定的影响主体提供交流的平台。美国智库甚至在官方不便参与的或不想参与的外事活动中,进行“第二轨道外交”,对美国的外交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影响着美国外交决策议程。

四是以全媒体推广智库研究成果。国外智库大多定期出版自己的刊物,努力打造学术精品,不断强化智库的品牌形象。传统基金会1980 年推出的《领导者的使命》成为里根政府高层人员的一本手册,长久而深远地影响了共和党的执政理念和重大决策。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华盛顿季刊》、布鲁金斯学会的《布鲁金斯评论》、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外交政策》等刊物,因其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成为所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杂志和该领域研究的风向标。同时利用媒体将观点直达民众,营造舆论氛围,进行舆论导向,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如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经常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民意调查,并通过公布调查结果影响公众倾向;美国企业研究所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每周举办“公共政策论坛”电视节目,在全国400 多个电视台播放,通过广泛宣传自己的主张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智库影响力。

五是建立数据库,为决策咨询提供信息支撑。国外知名智库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信息和数据保障建设。通过掌握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决策咨询提供支撑。国外著名智库大多有自己的图书馆和情报网络。在美国,仅公用信息就有4000多个数据库,约占全球公用信息数据库总量的80%。日本各大智库也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如野村综合研究所不仅在东京本部拥有藏书4 万册、各种杂志1200 种、报纸65 种和特种行业报纸88 种的图书馆,还拥有自己的“信息银行”,专门收集日本经济、产业的资料,另建有日本1700家企业财务情况数据库。这些独一无二的信息资源为智库树立了某一领域的话语权威。

六是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法治环境为智库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完善的筹款机制是保障发达国家智库独立性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发达国家的智库大多采取非营利法人模式,以项目方式运作,但不设立股份和股东。国家有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作保障,如在资金和税收方面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法律规定。在美国,私人企业或个人对智库的捐赠可以从纳税总额中扣除。在德国,寻求咨询服务的企业将得到一定比例的经费补贴以刺激市场需求。

二、国外知名智库建设经验的启示

一是政府支持。政府不但提出大量的决策咨询需求,而且提供巨大的经费支持和一系列法律保障。

二是确保智库的独立性。智库作为精英意识和民间智慧的聚集地,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的是一种公权力,要保障他们的研究基于客观、独立的立场。

三是专业咨询人才培养与“旋转门”机制。人力资源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国外智库的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管理能力与研究能力兼备的“两栖人才”,严格的考核聘任制度和“旋转门”机制优化了人员队伍。

四是问题意识和精品意识。国外知名智库均密切关注国内外动态与社会热点问题,在某一领域掌握话语权,这种研究成果对决策影响显著。

五是建立专业数据库。在信息爆炸时代,谁掌握了专业数据资源,就能在某一领域树立权威。

六是注重宣传和推广。通过成果发表、学术论坛、举办培训班、媒体报道等形式引导公共舆论,进而对公共决策施加影响。

编辑供稿:研究三处(战略合作处) 李燕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