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西湖】南旺:“人文”与“休闲”的交融
  发布时间:2019-05-05 10:56   来源:城市怎么办

西湖南线景观带是西湖的东南岸段,北起湖滨路南端、南至长桥公园,长达3千米,面积50万平方米。

分布在这一带的老年公园、柳浪闻莺公园、学士(港)公园、长桥公园,经过整合后形成开敞、通透的自然休闲景观带,并与沿线的人文古迹和谐融合。此景区还包括雷峰塔、万松书院等景观。

西湖环湖南线景区是西湖风景区中环境容量最大、历史积淀最深厚、景点类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这里既有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吴越、南宋两朝的人文遗址,又有着襟江带湖的风景优势和鱼米之乡的富庶民俗遗存。

也有由汉之金牛出水、吴越之钱王祠、南宋之聚景园、明清之十城门、清之“西湖十八景”等延续不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留下的丰富遗迹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

雷峰塔

2002年,西湖南线整合工程开始,按照南线景区固有的特点,增植环湖绿化带、导入西湖水系、拆除围墙和建筑、设计各类人性化的基础设施,以及复建亭湾骑射、金牛出水、双投桥等十八处景观。

景区开放后,游人如织,好评如潮,西子湖再次惊艳世界。

清照亭

清照亭位于柳浪闻莺公园南端。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她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十分美满,与夫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靖康之乱后,南宋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她孤冷地离开了人世。

李清照在杭州期间的活动见诸记载的不多,从现存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南宋绍兴五年(1135)定居杭州后,她与著名词家朱敦儒因系世交和同好,常有酬唱之作,其中朱敦儒存世词作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可证李清照曾有同调词作,可惜李词已佚。

二是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她携劫后幸存于身边的大书法家米芾《灵峰行记》《寿时宰词》两帖书迹,往访米芾长子米友仁求题跋语。

三是她在杭州指点因战乱而南来的陕西小姑娘韩玉父习文墨学诗词,终于把韩氏培养成为一名女诗人并有作留传后世。

清照亭

据记载,李清照曾在杭州清波门一带居住过。2002年新建的清照亭就在清波门水杉林小溪边。

亭临小池,茅草覆顶,简朴古雅,亭柱楹联云:“清高才女,流离词客;照灼文坛,点染湖风。”这概括了李清照的经历、创作及其与杭州西湖的特殊关系。

水南半隐

水南半隐位于学士公园南侧。南宋末年,富有爱国精神的福建人郑起在京城临安府(今杭州)为官时,曾购建住宅于西湖长桥之南,自称“水南半隐”。郑起之子郑思肖,少年时曾在水南半隐居住和生活。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又号三外野人,福州连江(今属福建)人,是南宋末年诗人和画家。其诗作多感时伤世之情,抒发了他对宋室的怀念;绘画上则精于墨兰、墨竹。

郑思肖的墨兰画法在画史上堪称首创,极易抒发文人的胸臆。这种画艺被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承传下来,在表现画家的个性方面达到了极致。

郑思肖曾撰写《心史》一书以表明誓不降元的心迹,并秘藏于铁函内沉入苏州承天寺的水井中。直到明朝末年,这部“井中奇书”才被人发现,引起轰动,世称“铁函心史”。

水南半隐

2002年,根据这一建筑的意境,在学士公园南面大草坪沿西湖处建掩土建筑,构建一组半隐于草坡之下的服务建筑。建筑屋顶是顺草坡可达的休闲观景平台,此平台位于雷峰塔和城隍阁的连线中点,可同时欣赏上述两个景观。

此建筑还带有面向大草坪的观演舞台,使这一假托古代的建筑发挥了现实的功用。

长桥公园

长桥公园位于西湖的东南角,万松岭西北,南屏山东北麓,为西湖以南玉皇、九曜诸山之水泻入西湖的通道,水上建桥名日“长桥”,公园以桥命名。

长桥公园晚霞

长桥公园,宋时是有“小南园”之称的精致园林所在。园内假山曲径,耸楼望阁,莲池荷渠,柳荫槐花,幽雅瑰丽兼备。2002年南线改造时,扩大景域,成为一个开放式休闲平台。

长桥公园内有称为“凝香居”的两层小楼,四周遍布石桌石凳,花团锦簇,挂树摇曳,是品茗休憩的佳地。

朱娘酒店在长桥侧。史载,此店生意兴隆,颇有特色。南宋思想家叶适《水心集》有《朱娘曲》称赞其酒店,诗中写到:忆昔剪茅长桥滨,朱娘酒店相为邻。自言三世充拍户,官抛万斛嗟长贫。”2002年南线整合时恢复。

双投桥

双投桥即长桥,在长桥公园内。宋时,长桥颇长,分为三门,边上还建有亭图,横亘湖面长达里许,十分壮观。后渐填塞作为民居,缩短为数丈。桥虽缩短了,但“长桥”的名称一直流传了下来。

“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被称为“西湖三绝”。

双投桥

关于双投桥,史书上曾记载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钱塘王宣教与陶师儿自由恋爱,因感情受阻,于月夜双双投湖殉情,“双投桥”之名由此而来。元代冯士顾有诗记其事“与郎情重得郎容,南北相看只两峰。请看双投桥下水,新开双朵玉芙蓉。”

与这个故事的沉重哀痛不同,长桥还流传着另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就是在此桥。两人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个比方,是谓“路长桥不长”。由此,长桥与断桥、西泠桥一起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2002年,复建双投桥。夕阳余晖里,举目眺望雷峰新塔,似乎讲述着白娘子传奇的故事续篇;侧耳倾听,南线古道旁万松书院里好像传来梁祝同窗共读的琅琅书声……此地时时有情,处处有景,情景交融,令人陶醉。

雷峰塔

出长桥公园南行,即到雷蜂塔。因为山巅在五代吴越国时建造了一塔,塔后因峰得名“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的一塔。

雷峰塔有太多的苦难经历。它原名叫“王妃塔”,又称“黄妃塔”,始建成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北宋末年, 此塔遭战乱损坏;南宋初,修复后比原塔减去二级,成为五级浮屠。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海盗侵入杭州,怀疑雷峰塔中藏有伏兵,竟放火吞噬了木构檐廊,仅剩砖体塔心,塔顶也毁残了。1924年9月25日13时40分许,西湖南岸一声巨响,雷峰塔倒了。直到2002年秋,雷峰塔重建。

“雷峰夕照”景观

雷峰新塔是饱览西湖美景、体味西湖诗画意境的最佳地点。从雷峰塔顶层俯瞰,西湖全景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画,尽收眼底。

雷峰塔景区除了全景新塔外,还建造了安奉释伽牟尼佛螺髻发舍利的放大光明殿,存放地宫出土珍贵文物的汇文轩,陈列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御笔留题“雷峰西照”景名碑的夕照亭,民间传说白蛇娘子的儿子许梦蛟拜塔救母的状元台等。

来源:《杭州全书·西湖八十景》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