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将《广州大典》赠与杭州图书馆,现藏于杭州城市学图书馆。大典编纂内容为1911年之前,为清代中期广州府范围内的文献。历时10年征集编纂,总字数约3亿,大典纸质全本售价逾40万元,总重量达1吨,扫描件高度可达30层高楼。
【现藏于城研中心的广州大典】
《广州大典》是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东省文化厅策划组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整理编辑,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全书分经、史、子、集、丛五部,共有520册,于2015年4月出版。作为广州文化名片,《广州大典》浓缩了广州的千年历史、文化、精神,收录了2000余名作者3500余种文献,涉猎领域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诗词歌赋。
《广州大典》收录文献分类统计表
《广州大典》坚持“不选、不编、不校、不点”的“不干预”编纂原则,忠于原著,真实展现原著的样貌,为学人研究广州历史文化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一手资料。书中收录的文献来自海内外几百家图书馆和文献收藏单位,许多文献长期藏在深闺难得一见,《广州大典》的编纂汇聚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广州地方文献,而《广州大典》的出版将向世界各地传播广州历史文化。这种由分散到集中、由集中到传播的方式,既传承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又传播了广州的历史文化。
杭州城市学图书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城市学”命名的特色图书馆,由杭州图书馆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共建,位于杭州大学城的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仓前大楼内,馆藏图书文献近期为13万册,远期达到30万册。杭州城市学图书馆以“城市与城市学”为馆藏特色,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兼容性、开放性等特点。按照“一层一主题、一室一特色”的原则,藏阅结合、共建共享,以整体大楼为图书馆的馆藏区域,将图书馆融入更大空间,为全民开放阅读模式提供最大实现条件,形成借、阅、研、习、藏自成体系的城市学特色图书馆,致力服务于城市学一流智库建设和城市学杭州学派打造。
近期,杭州城市学图书馆正在加快建设“城市书房”,展示不同城市的前世今生、发展经验、未来方向。截至目前,重庆、西安、开封、宁波、绍兴、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泸州、泰州等十余座“城市书房”已经完成建设,共上架图书近2万册。同时,与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出版社、信息社会50人论坛、浙江古籍出版社等单位合建文创产业专题书房、人民出版社专题书房、智慧城市专题书房、古籍出版社特色专架等,共换赠图书近万册。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未来,杭州城研中心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城市书房”,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当好“薪火传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讲好“城市故事”,在杭州提升文化软实力、全面推进文化兴盛行动中践行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策划:研究五处(事业发展处) 接栋正
供稿:研究四处(媒体宣传处)、城市规划制图室 吴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