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谈期刊:我们长厢厮守的教育学术期刊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4-22 10:33   来源:城市怎么办

杨九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编审,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原主任。

常常有朋友、同事让我给博士生或者青年教师说说论文的写作问题,我认为这可能会陷入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命题隐含着可能是不好的逻辑--论文是“写”出来的。更何况从论文写作的角度来讲,每个人从事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不一样,所以做一个讲座谈论文是怎么写作的,这甚至是比较滑稽的一个事儿。所以我更愿意从一个学术期刊人的角度来跟大家来交流这个事情。我们长厢厮守的教育学术期刊到底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或者从这个角色来跟大家进行对话,也许对大家会有一定的启发。

对教育学术期刊的提问

当我们在说“教育学术期刊”时,我们在说什么?一个基本判断是,学术期刊既是出版的子系统,更是学科的子系统。“出版”是操作性的,“学科”才是规定性的。如果是非学术的,它就更接近于出版;如果学术性强,就更接近于学科。学者张云鹏认为,作为出版物的学术期刊不仅具有产品属性、商品属性,而且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更为重要。两者相权,后者才是学术期刊的本原属性。特殊性在于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远远高于其产品和商品属性。

正是因为学术期刊的学术属性、学科属性,学术期刊参与建构与定义学科。英国皇家学会创建于1665年的《哲学汇刊》,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研究方面的专门性期刊。《哲学汇刊》创立了学术期刊的四项基本功能,有时也称学术期刊的四项基本原则。

1.注册登记功能。为相关作者(或者说特定作者)研究成果的首发权与所有权,做好注册登记工作。学术期刊特别强调署名权,禁止一稿两投,必须是原发,这个非常重要。从首发权的角度来讲,期刊跟书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论文发表以后,只要经过作者跟期刊的同意,可以收录到书中;如果倒过来,先出书再把其中的一个章节变成论文发表,这就是抄袭。

2.评估鉴定。通过同行评议、退稿来保证学术成果的质量。审稿制度有盲审、外审、双盲审,退稿机制有一审二审三审。

3.传播。通过传播这个概念,也可以看出学术期刊跟出版业的差别。传播是向其他学界同仁传递作者的观点,区别于出版业以利润为驱动的发行工作。

4.存档。永久记录作者的研究成果,所以才有撤稿的存在。

再从我们国家的早期的期刊史来看,我国的现代学术制度是从近代才开始建立起来的,这跟早期的学术期刊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新近出版的中国期刊史第一卷,有一个章节“早期学术期刊与近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其中讲到:

作为现代学术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对于现代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学术期刊标榜输入新学理,以示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内容及其分科形式。其二,学术期刊的发展,使学术论文逐渐取代传统的笔记札记,成为学术评价的新载体。

再看学者的研究所得。金诚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是一个学术社会组织,期刊是这种社会组织的核心载体。人民大学的周光礼教授对学科进行界定,学科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学术制度、学科成熟的标志,一是内在标志,即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有明确的学科主题以及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一是外在标志,即一个成熟的学科应进入大学课程,有学位授予点、全国性的学术组织以及学术期刊。因此,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生产的构成部分,参与定义学科,促进并表征学科规范与成熟的过程与程度。

对教育学(学科)的提问

那从教育学术期刊的角度来讲,什么是教育学?什么是教育学科?什么是教育研究?

1.作为“教育学”的。从一级学科的角度来讲,教育学与心理学、体育学并列,下属十个二级学科,学生培养、学科调整、学术组织建制都受到这种划分的影响。因为教育学本身至少还没有发展为一个非常严密的学科,所以这十个学科划分的维度是不一样的,有从内容的角度,有从功能的角度,有从时间的角度,有从类型的角度。

2.作为“教育研究”的。教育研究或者说教育学更加具有这样的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具有情境特征,具有历史阶段特征的基本形式,用“新格局、新世代、新未来”概括现在所要关注的教育研究。

新格局,教育决策、学科建设和教育实践服务的教育科研体系基本形成。它包含这三个词:融合,政-研-学-产日趋融合;并举:学科体系、工作体系并举;共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共生。

新世代,教育从文化教育事业走向社会事业发展。十六大之前,党的最高文献当中,关于教育的论述都是在文化事业这一栏内;十六大之后,教育进入社会治理的视域,所以才有了“教育既是国际又是民生,教育既是国际更是民生”这样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的表述。也正因为进入了社会治理的领域,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第一次出现了“教育公共治理”的概念。教育研究的边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跟社会边界差不多,研究范式、方式、视野都应扩大。

新未来,即互联网、人工智能。未来只有一个是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这对教育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学术的形态、教师的薪资结构、教师的社会组织形式、学生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作为“工程”的学术期刊建设

学术期刊建设具有工程的特征,或者说学术期刊以一种工程的方式来参与学科建设。所以什么是办好学术期刊的idea?可以用四个单词表述:imagination(imagineering), design, evaluation, action。同时还有三个特征:第一,工程性。学术期刊作为一个对象,本身就具有工程性;第二,工程化。期刊的工作就是一个工程化的过程。这是学术期刊之所为。第三,工程力。这是学术期刊的主体,包括编辑。

如果说学术研究偏向于科学,那么学术期刊偏向于技术;如果说学术研究者偏向科学家,那么学术期刊人偏向工程师;如果说顶级的学术研究者是科学院院士的话,那么顶级的学术期刊人就是工程院院士。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之间没有太严密的界限,但是我们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区分两者的差别。

事实上也可以看到两者的联系,有一句话叫“为他人做嫁衣裳”。这是传统的出版业的一句话,引用到学术期刊,可以作为一种道德要求——要有服务意识、为他人做嫁衣的基本意识,但是作为一个职业规定性、职业定义是不准确的。大概是去年,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举办了一个“嫁女儿”与“挑媳妇”的活动。这个比喻非常好,“嫁女儿”就是投稿人,“挑媳妇”就是期刊审稿。这句话可能隐含着性别歧视,那么也可以说养儿子与挑女婿的关系。总而言之,研究者与学术期刊人是亲家关系,是门当户对的关系。

战略定位

(一)目标定位

不同学术期刊是有差异的,这是由期刊的战略定位、特色追求所决定的。《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的目标定位,是成为我国教育科学优秀学术成果生产和传播的“策源地”。

1.参照系。要成为标准的提供者,或者是标准提供的一支重要力量。

2.生产力。不是一般的选稿审稿,以自己的特殊的方式参与学术的生产。

3.认证书。为我们国家优秀的教育学术研究成果做好注册登记工作。建立学术市场品牌,必须通过严格的筛稿选稿审稿机制。事实上,追加修改稿子的过程就是追加研究的过程,这也是学术期刊通过自身的特殊工作机制参与学科建设。传播激荡的就是学术传学术。

4.传播。让学术成果在学术界得到广泛持久的有效传播。

(二)功能定位

目标定位需要相应的功能、相应的任务来实现,这就是功能定位:聚焦重大关切,加强前瞻研究,支持学科发展,注重方法引领,推进国际理解。本刊注重教育实证研究,也为推动我国教育实证研究做了一定的贡献。我们为什么特别注重教育实证研究?

第一,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所以成为争论不断的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实证研究方法的严重短缺。

第二,实证研究是思想观念、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的有机统一。实证研究具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层次,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研究、考古研究、文本分析、案例研究、观察记录、经验筛选、计算机模型等等,都可以做出高水平的实证研究。

第三,实证研究只是工具,而与价值无涉吗?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他正是站在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面倡导实证精神和实证哲学的。所以袁振国教授说:“实证研究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包括怀疑、独立、公益、变革等为内涵的精神体现和思想要求”。在科学研究中,面对事实、尊重事实、承认事实,本身就是一种勇气、责任、德性。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理论研究并不矛盾。如果理论研究是“看成”,那么实证研究是“看到”,有看到才有看成,在它们持续不断对话中我们才能“看出”。

第四,教育的不确定性是贬黜实证研究的理由吗?实证研究往往是将所能“看到”的相关变量尽量包含进来综合分析。甚至可以说,实证研究比理论研究、思辨研究更注重不确定性,正因为有不确定性才有变量,才不断改进方法来把握。而思辨研究和理论研究,往往一个命题放之四海,千秋万代。

把教育的不确定性作为贬黜实证研究的理由,是犯了一个错误--将研究对象简单粗暴地等同于研究本身。教学确实是艺术,但是教学研究是科学。不确定性犹如一片黑暗,实证研究就是那束光,可以照见影响教育的关键点。

第五,区别“事实”跟“意见”。苏格拉底说,正确的意见不是知识。意见可能是对的,但是必须要经过证明、反思、推演。意见必须经由“论证”和“客观化”,才能成为知识,而不是“主张”与“立场化”。讲到最后,实证研究就是基于证据的研究,所谓“证据”就是“证”+“据”。下面这段周勋初先生谈康有为的话,可以印证这点:

严格地讲,这是致用的学术,他所用的手法是清代的文献考据,但是他的学术的目的不是纯学术,而是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康有为做出来的学术成果,只能首先作为研究康有为思想的资料,而不能作为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的依据。

教育研究方法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教育学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但不能说教育学就是艺术、教育学科就属于人文学科。连续体的另一端,是教育研究跟自然科学发生很大的交集。比如自然科学基金委为教育科学研究设置了专门的代码F0701。从一端人文科学到另一端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方法是连续的。为什么要关注实证研究,还可以从怀特海这找到启示。

1.怀特海的“因果效验”。

有人批评实证研究太注重因果性,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因果的。其实因果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存在方式,哪怕是偶然也在偶然性的思维中有因果性。怀特海认为,因果效验是比直接表象更内在的知觉模式,也就更具有原初性。现代的心理学研究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因果性内在于人。因果性不等于客观性与绝对论,也不等于线性关系。相关性是对因果性的一种操作。比如灯灭灯亮,因果是“有没有通电”,但这里相关性“有没有打开开关”形成了因果操作。开关打开灯亮了不是因果性,但是非常重要,它是“有没有电”和“灯亮不亮”之间的一个实践操作。所以相关性背后是有因果存在,只是现在研究工具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揭示所有的。所有非因果、反因果的背后逻辑正是因果性。又如几个例子:战壕里没有无神论者(西谚);夜观天象,刚才下雨。(郭德纲相声)

2.怀特海强调“价值”跟“实在”乃为一体。价值是“现实存在的内在固有”。

有人批评实证研究不注重价值,只关注实在。但价值跟实在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当我们讲理所当然、势所必然的时候,必须要对“势”、“理”进行推究,对“然”、“所以然”进行推敲。思辨不等于思辨研究,规范也不等于规范研究。换言之,强调应该怎么样也必须以研究的方式来出现。

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战略目标,既要实线也要虚线,缺一不可。实线,就是要有专门的人、专门的机构来做。虚线,是具有专业场所。期刊作为一个组织形态,是一个专业场所和平台,具有学术共同体的特征。作者、审稿专家都参与着虚线的构建,所以关门办刊是不可能的。在组织实施实线虚线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学术引领为导向,加强编委会的建设。 一个强大的编委会非常重要。

二,以能力建设为导向,加强编辑部的建设。这要求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人本身要成为学术研究者。要有两支笔,一支笔写论文,一支笔改动;要做“两广总督”,广交朋友,广集信息;要成为一个高级吃货。好的学术期刊人既是美食家,也是吃货,等于高级吃货。学术期刊人不能有太多的禁忌,要克服教育学科及其寻找选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洞穴假象”,走出学科领域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洞穴文化”。

三,以质量保障为中心,加强审稿专家库建设。为保障客观性、公正性、规范性采取双盲审、外审制度。

四,以资源聚合为导向,加强作者队伍建设。作者队伍的建设是学术期刊知识管理的核心,必须要跟不同的作者、著名的研究机构、重要的课题,形成形态多样、距离远近不一、程度深浅不一的学术共同体。

教育学术期刊的质量甄别

怎么去甄别哪些论文是好的,哪些论文是不好的,哪些论文是适合的,哪些论文是不合格的呢?

硕士生博士生可能比较熟悉这张图,尤其是快到答辩季的时候。构思阶段论文很好,到了初稿就有点不大对劲,到了deadline来临的时候,就不成样子了。这个图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也隐含着一个不对的逻辑--写论文等于写作文。对一个学术研究、对一篇论文来讲,几乎不存在构思很好,最后写不出样子。我们反复强调,写论文不等于写作文。

那么一个学术期刊会怎么去看论文的质量?

第一个核心是选题。质量好不好先看选题,题目不行就pass。题目很重要,能看出作者在研究什么,如果不清不楚就会反映在研究过程里。当然有的题目本身就没有新意。

第二个核心是学术。只要大概用十分钟就能看得出一篇论文有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是不是一个学术研究。

第三个核心是知识。看论文有没有研究,研究的体量够不够、过程完整不完整、方法运用适当不适当、理论资源丰富不丰富。

第四个核心是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学理性的,也可能是实际工作中的,也可能是实践中的,要把问题要解释清楚或者解决。

所以从作者的角度来讲,论文是由研究形成文本;从期刊的角度来讲,论文是从文本考察研究,两者是相遇相求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说论文不是写作文,审稿不是改作文。

从学术期刊的角度,论文质量有个公式:(水平×价值)+(期刊定位:追求;需求)=?

期刊定位包括长期的追求、短期的需求。每一个学术期刊都有价值定位,但也有阶段性的任务,发布的目录这就是它的需求,当然这也是长期追求的一个细分。所以好的论文不一定就会被采用,要看期刊的定位。

从学术研究、学术生涯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水平+价值”。水平很低,但是选题选得很好,某种角度就说明问题发现得很好,这在学术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和宝贵的。但是对学术期刊来讲,是“水平×价值”。水平再高、质量不行,质量很好、水平不行,都要PASS。

所以公式最后得出数字的大小决定着是退稿还是收稿、收稿后内审退稿还是外审、外审后修改还是发表、先发还是后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论文有可能是写的不好被拒了,但是也有可能是不合适被拒了。

从基于论文不是写作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说论文写得好=研究得好,但是研究得好≠写得好,写得不好≠研究得不好。当我们说一篇论文“写得不好”,包括两种可能:一种判断“写不好了”,没有研究,要退稿;还有一个是“没有写好”,这篇论文有研究的过程、研究的体量,应该能够确保得出很重要的结论,但是没有写好。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让作者去改,修改的过程就是一个弥补写作跟文本的缝隙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研究深化的过程。对诗歌、散文、小说来说,语言是它们的肉身,但是对于论文来说,语言和文本是工具,看文章主要看有没有研究。

那么论文怎么才算好?一看“知识流”,二看“问题流”,三看“合流”。

知识流,看所依据的文献是不是比较全面,是不是非常恰当,文献有没有形成综合的态势。也包括相应的统计方法、模型、工具。

问题流,看怎么样不断提问、不断回答。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没有“流”起来,“流”起来流畅不流畅。流的时候断断续续、通通吐吐,就说明这个问题没有完成。

合流,看知识和问题有没有形成很好的合流。我们把它分成三种状态:

第一:1+1=2。这是一种合格的状态。两者相互契合,彼此能够说明,但是一般达不了发表水平。

第二:1+1=4。问题流因为知识流从1变成了2,知识流因为问题流从1变成了2,1+1其实是2+2的关系,所以1+1=4。这是一个优良的状态,两者在合流的时候形成了对话,彼此之间相互证明。

第三:A+B=C。这是非常优秀的、可遇不可求的状态。经过了一个创新,彼此之间是一个发明的关系。知识流因为问题流发展了自己,问题流因为知识流问题又发展了自己。应该说A+B=C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优秀的论文在1+1=4当中,它往往多多少少、程度不一地隐含着A+B=C的因子,就是审稿人拍案叫绝的地方。

(根据杨九诠教授在太炎教育讲堂上的讲话整理。)

供稿:林玥玥、吴珍婷

审核:方志明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