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推介|以琴会友,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 第五讲要开讲啦!
  发布时间:2019-04-15 11:46   来源: 城市怎么办

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谈,而今,浙派、梅庵派古琴大师即将走进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为我们讲述古琴文化。

宋徽宗听琴图

古人云“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高贵品格,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抚琴,可与内心对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故古代贤士大夫皆善鼓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

“兴琴道以正乐,乐正而天下治”。古琴的声音“中正平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被视为雅正之音。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诗经》有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琴文化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琴家们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观点和风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体,即所谓琴派。汉朝南方有蜀山琴派,有名家司马相如、杨雄、诸葛亮、姜维等人;晋初北方有竹林派,代表者为嵇康。明末清初以后,至于现代,相继又出现了“虞山派”、“浦城派”、“川派”、“燕山派”、“梅庵派”、“岭南派”、“广陵派”、“诸城派”、“九嶷派”等著名琴派。

浙派

派 名:江浙派、浙谱、浙操

形成时期:南宋末年

创 始 人:郭沔(楚望)

主要风格:流畅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著:《琴操谱》(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谱》(金汝励)、《琴学名言》(徐梦吉)、《梅雪窝删润琴谱》(徐仲和)、《梧岗琴谱》(黄献)、《杏庄太音续谱》(萧鸾)等。

梅庵派

派 名:梅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宾鲁(燕卿)、徐立孙

主要特点: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刘景韶、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江夜泊》、《捣衣》等。

重要琴著:《龙吟馆琴谱》(毛式郇)、《梅庵琴谱》(徐立孙)等。

本期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邀请到了古琴的两个重要流派: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徐君跃教授和梅庵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刘善教教授为我们讲述和演奏古琴文化之音。

时间:2019年4月27日(周六)上午9:00-12:00

地点: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城研中心仓前大楼209报告厅)

主题:古琴流派与城市文化性格

主讲人:

徐君跃 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西湖琴社社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刘善教 江苏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镇江梦溪琴社社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梅庵派)传承人

主讲人简介:

徐君跃,古琴世家,中国音乐学院古琴硕士。古琴先后求学于祖母黄雪辉、父亲徐匡华、琴家龚一、姚丙炎、吴文光。现为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西湖琴社社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任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会长、浙江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浙江省中国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一九八九年获浙江民乐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一九九二年获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最高奖;二零零四年获全国古琴大赛成年组金奖。现常年与美国、德国及全国、台湾各艺术团体、优秀演奏家合作、交流,在国际、两岸和内地举办个人音乐会及古琴讲座。著有《浙派古琴艺术》一书,并先后出版发行《梅花三弄》《唐琴》《西泠话雨》《广陵散》等多张CD。徐氏长期致力于古琴艺术各方面的工作,已培养学生数百人,并为全国十大舞台精品剧《陆游与唐碗》《公孙子都》等戏剧、电视片配乐。

刘善教,1949年生于江苏镇江,古琴艺术“梅庵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副会长、镇江梦溪琴社社长、江苏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他幼承家学,师从父亲---梅庵派第二代传人、上海音乐学院首任专职古琴教师刘景韶学习古琴,得其真传。后又得到梅庵派第一代传人、南京艺术学院程午加教授指导。完整地掌握了古琴梅庵派的琴学理论及演奏技法,继承了梅庵派的独特风格,琴风明洁温雅、沉静自在、生动缠绵,涉足古琴演奏、教学、研究、鉴赏以及古琴制作与修复等多个领域,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和极强的感染力。在刘善教四十多年的琴艺生涯中,他坚持梅庵派传统风格的同时,注意吸收江南其他流派之长,融会贯通,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技艺。其演奏传承曲目有梅庵派的代表作《长门怨》、《平沙落雁》、《捣衣》、《搔首问天》及虞山派的《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广陵派的《山居吟》、浙派的《思贤操》、川派的《流水》、九嶷派的《洞庭秋思》,打谱曲目《江月白》、《空山忆故人》等三十余首。2013年出版了个人首套双CD古琴曲集《阵雁排空》,包含了18首经典名曲。其演奏的《长门怨》、《平沙落雁》、《归去来辞》被收录《静含太古》古琴经典珍藏DVD。二十多年来,他多次参加“中国古琴名家音乐会”和“中国古琴流派传人音乐会”和全国古琴研讨会、打谱会,走进二十多所高校举办古琴讲座及演奏会,多次担任全国比赛评委,接受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采访、录制节目,并先后到香港、德国、美国、法国、瑞士等地进行交流演出,为梅庵琴派的广为流传做出积极的贡献。

供稿:董 雷

审核:毛燕武

  作者:  编辑:陈俊男